驀山溪(亳社寄文潛舍人)
不寄一行書,過西風(fēng)、飛鴻去后。
功名心事,千載與君同,只狂飲,只狂吟,綠鬢殊非舊。
山歌村館,愁醉潯陽叟。
且借兩州春,看一曲、樽前舞袖。
古來畢竟,何處是功名,不同飲,不同吟,也勸時開口。
驀山溪(亳社寄文潛舍人)問答
問:《驀山溪(亳社寄文潛舍人)》的作者是誰?
答:驀山溪(亳社寄文潛舍人)的作者是晁補之
問:驀山溪(亳社寄文潛舍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驀山溪(亳社寄文潛舍人)是宋代的作品
問:驀山溪(亳社寄文潛舍人)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蘭臺仙史,好在多情否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蘭臺仙史,好在多情否 出自 宋代晁補之的《驀山溪(亳社寄文潛舍人)》
問:蘭臺仙史,好在多情否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蘭臺仙史,好在多情否 的下一句是 不寄一行書,過西風(fēng)、飛鴻去后。
問:出自晁補之的名句有哪些?
答:晁補之名句大全
- 視東皋歸小酌筑陂下麥晚歸來,圍火烘衣始此回。但得諸孫傳素業(yè),真無一事掛靈臺。井桐葉落垂垂盡,籬菊花殘續(xù)續(xù)開。不負初寒蟹螫手,床頭小甕撥新醅。
- 謹(jǐn)吟七言四韻惡詩一首攀送崇教大師歸天臺壽道高塵俗住應(yīng)難,攜錫東歸暑未殘。紫殿已承新雨露,白云終憶舊峰巒。孤村路僻牽吟遠,峭壁泉飛入夢寒。滿篋御時兼御札,到時松院與誰看。
- 夜泊浯溪二十年前八桂回,摩挲蒼蘚讀碑來。如今再自浯溪過,折得梅花伴酒杯。
- 題汪季路家藏吳彩鸞唐韻后舊說仙人吳彩鸞,日書切韻歸毫端。不應(yīng)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相傳此事三百載,誰知真跡儼然在。筆精墨妙信入神,間以朱丹倍晶彩。法言初為此韻時,賸裒文字覺后知。寧知遂經(jīng)謫仙手,諱字曾闕民與基。經(jīng)生矻矻盡精力,摩以歲月或可得。動翰如飛猶恐遲,一日一揮出心畫。神仙之說云渺茫,仙凡配耦尤荒唐。蕭史弄玉乘鳳去,藍田空說容裴航。文簫之遇真是否,豈此虛名傳不朽。五篇歷歷為全書,始信傳聞是真有。當(dāng)時所直才五緡,于今千金價未均。十年蓋有數(shù)百本,未知幾本傳今人。惜哉字畫太纖細,后日傳之知幾歲。只今已有字不全,欲鐫翠珉固非易。我踰七十方見之,暫借一觀聊自怡。平生愿見心便足,何必更謀身后為。
- 打球作堅圓凈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無滯礙時從撥弄,有遮欄處任鉤留。不辭宛轉(zhuǎn)長隨手,卻恐相將不到頭。畢竟入門應(yīng)始了,愿君爭取最前籌。
- 送鄭丈媚孚先改秩用廣西諸公韻間關(guān)萬里游嶺海,誰知丈夫志有在。古賢足跡滿四方,豈但青編勤摭采。胸多聞見益崔嵬,節(jié)歷險夷終不改。山川輝潤認(rèn)珠玉,草木芬芳瀼蘭茝。如何識者尚爾稀,呈露炎方越三載。西風(fēng)穩(wěn)送朝天行,高懷皎皎秋俱清。有親鶴發(fā)要榮養(yǎng),伉儷不必多為情。翱翔一鶚橫空翼,喧啾百鳥息飛鳴。
- 繙帙得菊葉何年霜后黃花葉,色蠹猶存舊卷詩。曾是往來籬下讀,一枝閑弄被風(fēng)吹。
- 死后詩忽作無期別,沈冥恨有馀。長安雖不遠,無信可傳書。
- 生查子殘春霧雨馀,小院黃昏后。說道覓新詞,把酒來相就。酴醿插髻云,歲歲長如舊。不是做詞遲,卻怕添伊瘦。
- 石竺山二十詠狼來咋吾羊,猩來竊吾酒。汝為百獸王,不聞一聲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