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公尋幽居處
及此云山去,窅然巖徑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漢陰老。
清諧欣有得,幽閑欻盈抱。
我本玉階侍,偶訪金仙道。
茲焉求卜筑,所過皆神造。
歲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
不種緣嶺竹,豈植臨潭草。
即途可淹留,隨日成黼藻。
期為靜者說,曾是終焉保。
今為簡書畏,只令歸思浩。
注釋
全唐詩:卷47_19
與生公尋幽居處問答
問:《與生公尋幽居處》的作者是誰?
答:與生公尋幽居處的作者是張九齡
問:與生公尋幽居處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與生公尋幽居處是唐代的作品
問:與生公尋幽居處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同方久厭俗,相與事遐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同方久厭俗,相與事遐討 出自 唐代張九齡的《與生公尋幽居處》
問:同方久厭俗,相與事遐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同方久厭俗,相與事遐討 的下一句是 及此云山去,窅然巖徑好。
問:出自張九齡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九齡名句大全
- 過蜀道山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開。披林入峭蒨,攀登陟崔嵬。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峽來。誰知高深意,緬邈心幽哉。
- 陳。宣帝傷將卒前后兵師戰(zhàn)勝回,百馀城壘盡歸來。當時將卒應(yīng)知感,況得君王為舉哀。
- 種松二首壽張種漆將為器,假用終能及里閭。我植青松期偃蓋,蒼然相對雪霜余。
- 次韻李士舉丈除夕藜杖初防老,桃符又換新。驚回潼水夢,喜見義城春。浪走何為者,流光豈貸人。翻思大儺氏,闊步過天津。
- 再蒙簽判丈惠示惜花三絕句因次韻試覓圖經(jīng)看,宜章路幾多。彼謀寧去穴,吾備且橫戈。累土生平地,安流起丈波。計愚無可采,敢復(fù)問云何。
- 次韻吳伯庸竹間梅花十絕孤芳高節(jié)共亭亭,子細相看似有情。春色惱人眠不得,移床換枕到天明。
- 孫支使來借詩集,因有謝冥搜從少小,隨分得淳元。聞?wù)f吟僧口,多傳過蜀門。相尋江島上,共看夏云根。坐落遲遲日,新題互把論。
- 聞石湖海棠盛開亟攜家過之三絶家人扶上錦城頭,蜂蝶圑中爛熳遊。報答春光須小醉,紅雲(yún)洞裹按伊州。
- 春盡夜坐三首疾痛呼天天豈知,知而不管亦何為。偶拈白傅長慶集,又得驩欣片子時。
- 臨江仙(應(yīng)提刑懋生日)紅杏花邊曾共賞,天涯還是相逢。人言契分兩重重。誰知聲利外,別有一般同。炯炯奇情雙亮處,天光水色相通。磨中旋蟻渺何窮。共扶天事業(yè),此意政須公。
- 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 辛棄疾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 不見朝正祗自愁,展新弗逮兗州囚——— 洪皓元日有感
- 臺山千萬丈——— 黃庚呈曾蒲澗提刑
- 買山供杖履,引水到池塘——— 鄭克已過李老隱居
- 白塔前朝陵寢,青嶂故都營壘——— 王特起喜遷鶯 詞綜卷二十六案花草粹編卷十一,依
- 珂馬朝歸連萬石,稍門洞啟親迎客——— 張說城南亭作
- 清風(fēng)時一至,吹盡故纓塵——— 宋庠臨秋三首
- 持此非備忘,潔白貴彰德——— 胡仲弓夜夢蒙仲書監(jiān)作二象笏與余各分其一覺而有賦
- 羨入帝王門,揚名與立身——— 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仲長統(tǒng)
- 風(fēng)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李璟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