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韋侍御黃裳二首
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
天與百尺高,豈為微飆折?
桃李賣陽艷,路人行且迷。
春光掃地盡,碧葉成黃泥。
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見君乘驄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輪,全身以為寶。
我如豐年玉,棄置秋田草。
但勖冰壺心,無為嘆衰老。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華山頂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
天生的百尺長松,豈能為小的狂風所折?
而桃李卻與長松不同,它們所賣弄的是艷麗的美色,使行路之人為之著迷。
當春光已盡之時,它的碧葉就化成了黃泥。
希望君要學長松,切記不要作桃李。
受屈而忠心不改,然后才能辨別誰是真君子。
見君乘著驄馬,知道您要上太行之山道。
果然此地摧車投輪,道路十分艱險,千萬要注意安全,保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如豐年之玉,被棄置在秋田的草叢中。
您要為官清正廉潔,努力工作,不要以年老為嘆。
注釋
韋侍御黃裳:即韋黃裳。嘗為萬年縣尉,后為殿中侍御史。此為贈友之詩,勉勵友人要學長松,勿以風霜改色并勉勵老友要為官清正廉潔,不要嘆老哇卑。
太華:即西岳華山。
微飆(biāo):小風,微風。
陽艷:亮麗美艷。
驄馬:毛色青白的馬。
太行:宋本原作大山,《文苑英華》作太行,今據改。摧輪:謂山路難行。
勖(xù):勉勵。冰壺心:謂冰清玉潔。
贈韋侍御黃裳二首問答
問:《贈韋侍御黃裳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贈韋侍御黃裳二首的作者是李白
問:贈韋侍御黃裳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贈韋侍御黃裳二首是唐代的作品
問: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 出自 唐代李白的《贈韋侍御黃裳二首》
問: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 的下一句是 天與百尺高,豈為微飆折?桃李賣陽艷,路人行且迷。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贈韋侍御黃裳二首賞析
此詩中作者以高大挺拔、不畏霜雪的青松形象為喻,歌頌了在黑暗、腐朽、反動勢力強大壓力之下,不肯同流合污、傲岸不屈的君子。而以只能在春光中“賣陽艷”的桃李作比,諷刺和嘲笑了那些只會阿附權貴、隨波逐流的歷史小丑,指出他們雖能取媚炫赫于一時,但終究逃脫不了“碧葉成黃泥”的可悲下場,絕沒有好結局。
詩分三層來寫,每四句表達一層含義?!疤A生長松,亭亭凌霜雪。天與百尺高,豈為微飆折?!笔姿木湟郧嗨芍涟?,喻君子之高風亮節(jié)。太華,指西岳華山。微飆,微風。這四句表面是說:西岳華山之上,生長著高大的青松。它巍然挺立,不畏風雪嚴寒。大自然賦予它百尺高的軀干,微風豈能將它吹彎吹折?實際意義則是,真正的正直之士,都是些在權貴面前傲岸不屈的人,面對腐朽勢力的迫害毫不畏懼。他們耿介正直,與生俱來,永不更改,絕不動搖。詩人用“長”、“亭亭”、“百尺高”來描繪著青松的形象,顯示出其生長于高峻雄偉的名山之上挺拔傲岸之姿。以此象喻君子坦蕩的胸懷、正直的德行、耿介的性格、高遠的志向和堅定的意志。而“豈為微飆折”一句,以反詰作頌語,頓挫有力,表現出詩人對丑惡勢力充滿蔑視的鮮明態(tài)度。
接下來四句,寫與青松形象恰恰相反的桃李?!疤依钯u陽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掃地盡,碧葉成黃泥。”桃李之花在陽光明媚、天氣晴暖、春風和煦的日子里來賣弄自己鮮艷的姿容和美色,走路由此經過的行人莫不被其迷惑。然而,本質使然,當春光逝去之后,花兒褪色、凋零,乃至秋風起,便連碧葉也飄落得蕩然無存,全都化作塵泥了。這里,以桃李比喻那些趨炎附勢、賣身投靠、鉆營投機、取悅權貴而得逞一時的小人,他們雖然暫時占據春光,得意非凡,使人們一度為假象所迷惑,以為他們會永遠春風得意。但是一旦“春光掃地盡”,小人們所依附的權貴犯科、倒臺,他們所依仗的腐朽勢力大勢已去,那么,這些人也就會“樹倒猢猻散”,隨之徹底完蛋。最后只落得個“碧葉成黃泥”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可悲下場。
桃李和青松,詩人是以對照的方式來描繪的。以松樹的挺直,襯托出了桃李的低矮、卑瑣、彎曲;以松樹的凌霜傲雪,襯托出了桃李的畏風畏雨;以桃李的賣弄陽艷,來反襯松樹的剛正不阿;以“花、葉成泥”,來映襯青松的四季不改其容、千載仍挺立、雪壓霜摧不失其青翠本色的堅貞個性。這種對比的寫法,通過相互映照、反襯,使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從而不僅節(jié)省了許多筆墨,也言簡意賅地逐層揭示了題旨,給人以非常深刻豹印象。是非曲直異常分明,使人一望而知,馬上便會做出正確的判斷。
最后,詩人奉勸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希望他能夠學習松樹的高貴品質和精神風貌,而千萬不要象桃李那樣,靠著趨附時勢而嬌艷一時。作為監(jiān)察御使,更應堅持真理,即使受到打擊和挫折,也決不改變志向。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意志堅強、有所作為的人?!笆芮桓男摹?,這是李白在唐玄宗統(tǒng)治集團黑暗統(tǒng)治之下,堅持進步政治理想的決心,也是向打擊、迫害他的腐朽權奸的勇敢挑戰(zhàn),對黃裳之流的諷刺與規(guī)勸。
這首詩政治針對性較強,立場鮮明堅定,諷喻辛辣而刺意直切,使人讀之,對作者的觀點一目了然。但是,因為較為直白,因而思想內涵不夠豐富、渾厚、博大,認識的深度也略有欠缺。藝術上,首四句寫青松,次四句寫桃李,末四句為勸戒之語,形式整飭,結構完整,形象對比鮮明。呂居正《童蒙訓》云:“學古人文字須得其短處,如杜子美詩頗近質野處……魯直詩太尖新太巧處……”可見藝術欣賞不應??雌鋬?yōu)點,也應知其不足。李白此詩也有不足之處,這就是此詩與他的那些想象豐富、筆力勁健、情感充沛的回腸蕩氣之作風格有異,在表達正確思想的同時,藝術感染力略顯遜色。
- 樂城白鶴寺碧海開龍藏,青云起雁堂。潮聲迎法鼓,雨氣濕天香。樹接前山暗,溪承瀑水涼。無言謫居遠,清凈得空王。
- 送天目吳君實館越天目山人客鑒湖,請言近世兩鴻儒。洪平齋集親抄否,陸放翁詩背誦無。綠芡紫莼乘月采,黃精白術入云鋤。土毛未負將軍腹,萬卷撐腸定不枯。
- 偈頌一百零一首行盡迢迢路,無山不是家??玳T一句子,擬議隔天涯。
- 二月十日夜雨起書曾移忠禾譜后去年秋旱冬尤劇,一雪不能濡土瘠。立春日雨雖應時,到今闕然又幾日。游人但欣春物榮,農夫痛心田未耕。我因于役偶適野,駭見蓬勃煙埃生。我今一官非勸農,為民閔雨常颙颙。如聞春寒雨之候,病骨不憚添衣重。朝來數點初蔌蔌,勢壓黃昏成霡霂。雖云潤物要無聲,未救田疇龜背暴。眼前市糴雖云賤,復道輸租錢乏見。從來谷賤必傷農,政亦何能堪此旱。天公用意何難為,三日為霖事可知。區(qū)區(qū)折腰困日糴,苦憶村舂宿雨時。屠龍先生曾夫子,著龜斤斤良有以。往曾持獻儒林蘇,為歌秧馬附龜尾。髯孫知我此龜愛,遺我殷勤意何在。世人菽麥或未分,而翁有意除稊稗。我今一官故不堪,此龜歸田為指南。便當教兒罷群讀,讀此寧憂飯不足。
- 偈頌二百零五首生也死也,不道不道。只知憨狗怒逐塊,誰見死蛇驚出草。著眼家林里許看,不萌枝上春陽早。
- 淳熙六年春帖子詞皇后合五首清明小苑條桑地,和暖平川浴種天。圣主儉勤游樂少,只將敦樸示民先。
- 揚州慢·瓊花弄玉輕盈,飛瓊淡濘,襪塵步下迷樓。試新妝才了,炷沈水香球。記曉剪、春冰馳送,金瓶露濕,緹騎新流。甚天中月色,被風吹夢南州。 尊前相見,似羞人、蹤跡萍浮。問弄雪飄枝,無雙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纏腰騎鶴,煙霄遠、舊事悠悠。但憑闌無語,煙花三月春愁。
-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吳姬織綾雙鳳花,越女制綺五色霞。犀薰麝染脂粉氣,落落不到山人家。蜀山橦老鵠銜子,種我南國趁春雨。淺金花細亞黃葵,綠玉苞肥壓青李。吐成秋繭不用繰,回看春箔真徒勞。烏鏐笴滑脫茸核,竹弓弦緊彈云濤。挼挲玉箸光奪雪,紡絡冰絲細如發(fā)。津津貧女得野蠶,軋軋寒機緯霜月。布成奴視白氎氈,價重唾取青銅錢。何須致我爐火上,便覺挾纊春風前。衣無美惡暖則一,木棉裘敵天孫織。飲散金山弄玉簫,風流未遜揚州客。
- 定林寺六籍工夫四海名,太平底事竟沉沉。裕陵一去何年再,長使時賢淚滿襟。
- 酬裴十四(得晏字)淮海各聯(lián)翩,三年方一見。素心終不易,玄發(fā)何須變。舊國想平陵,春山滿陽羨。鄰雞莫遽唱,共惜良夜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