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夕涼風(fēng)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尚書
裊裊檐樹動,好風(fēng)西南來。紅缸霏微滅,碧幌飄飖開。
披襟有馀涼,拂簟無纖埃。但喜煩暑退,不惜光陰催。
河秋稍清淺,月午方裴回?;蛐谢蜃P,體適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繞樓臺。雖非滄溟阻,難見如蓬萊。
蟬迎節(jié)又換,雁送書未回。君位日寵重,我年日摧頹。
無因風(fēng)月下,一舉平生杯。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檐邊樹木微微擺動,原是怡人涼風(fēng)自西南而來。
燈盞隨之輕晃,青煙騰起,火光微滅。碧色帷幔亦緩緩飄搖而開。
我敞開衣襟,涼氣充盈周身,心覺舒暢無比。輕拂竹席,未見有一絲纖塵沾染。
只愿惱人的酷暑褪去,不惜任由光陰漸催人老。
河水入秋便逐漸顯得清淺起來,月亮要等到午夜才會徘徊于水天之間。
這時不論是起身行走或是坐臥,身體和心都倍感舒適。
我心有所懷的(你)啊,身處在浚都那旌旗圍繞的樓臺上呢。
雖并未隔著大海那般遙遠(yuǎn),可要相見卻太難。
蟬鳴迎來了節(jié)氣的變更,替我送信給你的飛雁卻還遲遲未歸。
你日漸位高權(quán)重,我卻日漸衰老頹唐。
再無法趁秋風(fēng)起時,月色之下你我共同舉杯暢談人生了。
注釋
裊裊:形容細(xì)長柔軟的東西隨風(fēng)擺動。
紅缸:亦作“紅釭”。燈盞的別稱。
碧幌;綠色的幃幔。
披襟:敝開衣襟。
?。褐裣?。
裴回:亦作“裵回”。彷徨。徘徊不進貌。
立秋夕涼風(fēng)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尚書問答
問:《立秋夕涼風(fēng)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尚書》的作者是誰?
答:立秋夕涼風(fēng)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尚書的作者是白居易
問:立秋夕涼風(fēng)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尚書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立秋夕涼風(fēng)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尚書是唐代的作品
問:裊裊檐樹動,好風(fēng)西南來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裊裊檐樹動,好風(fēng)西南來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立秋夕涼風(fēng)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尚書》
問:裊裊檐樹動,好風(fēng)西南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裊裊檐樹動,好風(fēng)西南來 的下一句是 紅缸霏微滅,碧幌飄飖開。
問: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 沁園春(子壽母)月地云階,碧山丹水,春滿北園。正慈闈初度,酡顏綠發(fā),黃堂稱壽,畫戟朱幡。戲彩斕斑,安輿游衍,未數(shù)當(dāng)時萊與潘。今朝好,把一家和氣,散在千門。潛藩。誤玷君恩。人尚說、淳熙前狀元。幸物情如舊,親年未老,且開玉帳,共祝金樽。羅綺飄香,管弦度曲,晚歲歡娛誰與論。亭峰宴,似仙家大姥,盡見曾孫。
- 阮郎歸來時紅日弄窗紗,春紅入睡霞。去時庭樹欲棲鴉。香屏掩月斜。收翠羽,整妝華,青驪信又差。玉笙猶戀碧桃花,今宵未憶家。
- 吟貽宣義大師英上人金僊子便是師師,高道寧容世網(wǎng)羈。浩浩心田龍可擾,飄飄行止鶴應(yīng)知。塵機擺落超三界,古篆沉研冠一時。莫怪伊余苦珍重,白蓮花社有心期。
- 四月八日今朝浴佛舊風(fēng)流,身落山前第一州。贛上瑤桃俄五稔,海中玉果已三周。人生聚散真成夢,世事悲歡一轉(zhuǎn)頭。坐對薰風(fēng)開口笑,滿懷耿耿復(fù)何求。
- 劉氏郊壇一德由來可享天,東鄰扣祭亦徒然?;臎龅教幱西缏梗l識郊壇八面圓。
- 贈楊仲開畫圖引楊君綽有隱者風(fēng),須長骨瘦兩耳聾。作詩作畫不作意,造化不與常人同。前年眼健腕有力,捉得老龍歸雪壁。墨雨淋漓天地黑,茅山十日飛霹靂。去年神固氣宇壯,長驅(qū)猛虎來堂上。威雄哮吼萬夫栗,滿屋生風(fēng)洗蠻障。今年忽爾寫雁魚,氣韻又與曩日殊。平湖大澤無界限,黃蘆白水秋煙孤。魚游不失倫,雁來不失序。飛鳴泳躍千萬狀,立意俱由是為主。嗇夫一見大義明,無聲詩是無文經(jīng)。今人幾許浪得名,豈研古人之畫情?楊君楊君一笑起,無奈賤目而貴耳。宋人固以燕石奇,夫差酷愛西施美。燕支牡丹荔子圖,豪家割舍千金沽。云林雪□盡埋沒,王吳荊李為何如?安得我有絹萬丈?聯(lián)成一片青天障。請君畫作風(fēng)調(diào)雨順圖,共樂太平歌擊壤。
- 古別長道何年祖軷休,風(fēng)帆不斷岳陽樓。佳人挾瑟漳河曉,壯士悲歌易水秋。九帳青油徒自負(fù),百壺芳醑豈消憂。至今長樂坡前水,不啻秦人怨隴頭。
- 送呂興元身離梁苑初蠶月,腳蹈秦云已麥秋。要見使君恩惠久,滔滔長伴漢江流。
- 石壁道中云山疊疊石齒齒,山色溪聲三十里。霜余木葉半丹青,道上松風(fēng)雜宮徵。舍車而徒度險艱,邇來研足愁躋攀。官閑無祿與王事,不妨拄杖對潺湲。
- 希年初度老友王希宣扁舟遠(yuǎn)訪夙誼甚厚貺以十行年似啟期,顏發(fā)日夜改。此身尚我累,橡栗時自采。
- 10戀愛換裝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