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平常的花草都隨時令的變遷而凋謝,唯有這美麗的牡丹仍開放在今晨。
溢滿露珠的鮮紅的花朵,象喝醉了甘醇微微傾斜,美好的姿態(tài)留給了將逝的暮春。
獨自欣賞一直到西陽下沉,溫暖的春風把枝葉搖動頻頻。
濃郁芳香自窗外透入,好似與靜臥的人來相親。
真想像《溱洧》詩中的少男少女一樣,摘一朵牡丹贈給悠悠的南國美人。
注釋
芍藥:這里指牡丹?!堕_元天寶花木記》:“禁中呼木芍藥為牡丹?!薄端纱颁洝罚骸伴_元(713-741)中,禁中初重木芍藥,即今牡丹也?!?br />與時謝:指隨著時令的變化而凋落。
妍(yán焉)華:美麗的花。
欹(qī妻)紅:傾斜的意思,欹紅,傾斜的紅花。
窈(yǎo腰)窕(tiǎo朓):(女子)文靜而美好。這里形容芍藥花姿態(tài)的美好。
暄(xuān宣)風:暄,(太陽)溫暖,暄風即暖風。
溱(zhén診)洧(wěi尾)贈:《詩經·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S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溱洧”,鄭國的兩條水名,在今河南境內。古之芍藥為香草名,青年男女以芍藥相贈表示愿結情好。
南國:江南。
戲題階前芍藥問答
問:《戲題階前芍藥》的作者是誰?
答:戲題階前芍藥的作者是柳宗元
問:戲題階前芍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戲題階前芍藥是唐代的作品
問:戲題階前芍藥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 出自 唐代柳宗元的《戲題階前芍藥》
問: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 的下一句是 欹紅醉濃露,窈窕留馀春。
問:出自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
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戲題階前芍藥賞析
姚范《授鶉堂筆記》卷四十四說:“花卉九首(自注:指柳宗元《戲題階前芍藥》和蘇東坡、黨懷英等人的八首描寫花卉的詩)…….元裕之嘗請趙閑閑秉文共作一軸,自題其后云:‘柳州(柳宗元)怨之愈深,其辭愈緩,得古詩之正,其清新婉麗,六朝辭人少有及者……”元裕之認為“怨之愈深,其辭愈緩”是《戲題階前芍藥》高出其他幾首花卉詩之處,而“清新婉麗”是六朝辭人所缺乏的。這樣的評價毫不夸飾,恰如其分。柳宗元在這首詩中用戲謔的語氣,輕松的筆調,清新的詞句刻畫牡丹不同凡花的美好形象,極委婉曲折地抒發(fā)了詩人的“復起為人”的愿望。
詩一開頭就用對比的手法描寫,以突出牡丹不同于普通花卉?!胺不芘c時謝,妍華麗茲晨。欹紅醉濃露,竊窕留余春?!北娀ù蠖嚯S著春天的到來開放,也隨著春天的逝去凋零,而牡丹卻把花兒開放在暮春時節(jié)。那鮮艷的花朵,露珠滾動,把枝條壓得有些傾斜了,極像多飲了一杯佳釀而有點微醺的佳人,那美麗的姿態(tài),把春天匆匆的腳步也換留住了。作者的刻畫表現了牡丹超凡脫俗、卓然獨立的品性?;ㄈ缙淙?,牡丹的形象實則詩人自我品性的物化。
接著,作者繼續(xù)狀寫牡丹自我欣賞的倩影和醉人的芳香?!肮沦p白日暮,暄風動搖頻。”和煦的春風輕輕地搖曳著牡丹的枝葉,那婀娜的身影是那樣的柔美。在沒有百花爭姘斗艷的春未,它并不感到孤獨,它在欣賞自我,看重并保持自己的高潔?!耙勾疤@芳氣,幽臥知相親。”夜晚,牡丹沁人的芳香飄進窗內,好似來與靜臥的人親近。這四句詩用擬人的手法,把牡丹人格化,極富情趣。寫花的“孤賞”也是寫人的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柳宗元雖然在政治上慘遭失敗,但他仍然執(zhí)著理想,堅持既定的人生目標,“雖萬受擯棄,不更乎其內?!保ā洞鹬芫拆D藥久壽書》)
“愿致溱洧贈,悠悠南國人。”何焯《義門讀書記》說:“愿致溱洧贈”二句,陳思玉詩‘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結句雖戲,亦《楚辭》以美人為君子之旨也?!蹦档っ利惙曳迹哔F典雅,象征人的美好品德,也是作者自喻。好花贈美人,美人有喻君子之意。柳宗元少有大志,才華橫溢,用世之心極切,可是流貶永州,一棄十年,雖然是“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實際上是“拘囚”身份,是一個“閑員”,抱負不能實現,才華得不到施展,就象一朵被拋棄在荒野的牡丹。為此他痛苦,憤懣,然而又始終沒有放棄,孜孜以求,希圖進用。詩的結句極其巧妙而委婉地表達了急于用世,希求援引的愿望,因此是全詩的主旨所在。
《戲題階前芍藥》在藝術手法上主要是一個“戲”字,全詩用戲謔的口吻,加上擬人手法的運用,文辭清新,意味蘊藉,難怪近人藤元粹稱這首詩“可為后人詠物軌范也”。
- 題都慶觀三仙一一駕紅鸞,仙去云閑繞古壇。煉藥舊臺空處所,掛衣喬木兩摧殘。清風嶺接猿聲近,白石溪涵水影寒。二十四峰皆古隱,振纓長往亦何難。
- 題崔秀才里居自知名出休呈卷,愛去人家遠處居。時復打門無別事,鋪頭來索買殘書。
- 念奴嬌(獻再一兄成室大任)輕衫短旆,幾年來、游遍江南江北。擾擾浮生爭富貴,金碧樓臺滿目。廈屋千間,夜床八尺,此理誰能燭。翩然歸去,家山是事都足。笑指舊隱逍遙,分猿鶴地,云頂栽花竹。乘興生涯隨處好,卜市心□新筑。山色窺簾,杏陰依戶,門外從塵俗。朱顏雪鬢,清閑十二分福。
- 偈頌六十七首其六十六五參禪一著莫遲疑,念念如同救火時。烈焰亙天渾不顧,翻身直造萬重圍。一朝火滅煙消后,鼻孔依前向下垂。
- 奉和隨王殿下詩 十四分悲玉瑟斷。別緒金樽傾。風入芳帷散。缸華蘭殿明。想折中園草。共知千里情。行云故鄉(xiāng)色。贈此一離聲。
- 棲霞宮山齋山棲極造理,其北恰嵐壁。下吞泉數斗,中有蒲數脊。巖留未化雪,竹迸將崩石。不為世所薰,直入玄之寂。道人無一吝,近我如相識。忽然問周易,再三說太極。言清嚼冰雪,事奧通金碧。吐納少滯咽,導引多精色。陰火養(yǎng)陽鼎,黃云生寶鬲。定是西母池,佳桃已中食。
- 夏州道中隴雁南飛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頭。征行渾與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
- 雨中花慢宴闕花倚欄郊外花,乍別芳姿,醉登長陌。漸覺聯(lián)綿離緒,淡薄秋色。寶馬頻嘶,寒蟬晚、正傷行客。念少年蹤跡。風流聲價,淚珠偷滴。從前與、花朋花侶,鎮(zhèn)賞畫樓瑤花。今夜里、清風明月,水村山驛。往事悠悠似夢,新愁苒苒如織。斷腸望極。重逢何處,暮云凝碧。
- 石蒼舒醉墨堂石君得書法,弄筆歲月久。經營妙在心,舒卷功隨手。惟茲逸群氣,扶駕須斗酒。作堂名醉墨,揮灑動墻牖。安得濁酒池,淋漓看濡首。但取繼張君,莫顧顛名丑。
- 午枕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鉤。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