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孟浩然詩集校注全唐詩:卷160_54
送王大校書問答
問:《送王大校書》的作者是誰?
答:送王大校書的作者是孟浩然
問:送王大校書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送王大校書是唐代的作品
問:送王大校書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導(dǎo)漾自嶓冢,東流為漢川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導(dǎo)漾自嶓冢,東流為漢川 出自 唐代孟浩然的《送王大校書》
問:導(dǎo)漾自嶓冢,東流為漢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導(dǎo)漾自嶓冢,東流為漢川 的下一句是 維桑君有意,解纜我開筵。
問:出自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
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 偈頌一百五十首溪山送別出門日,云水相迎得路時(shí)。七佛軌儀持缽去,又得西來一信通。
- 寒食日過翠峰塔院示法海道人云煙七級(jí)赤旃檀,龍護(hù)金函佛骨寒。問訊道人春到否,瑞香花謝倚欄干。
- 綺寮怨漫道十年前事,悶懷天又陰。何須恨、典了西湖,更笑君、宴罷瓊林。閑時(shí)數(shù)聲啼鳥,凄然似、上陽宮女心。記斷橋、急管危弦,歌聲遠(yuǎn),玉樹金縷沈??慈f年枝上禽?;册迓湓?,斷腸理絕弦琴?;陦糇穼?。揮淚賦白頭吟。當(dāng)年未知行樂,無日夜、望鄉(xiāng)音。何期至今。綠楊外、芳草庭院深。
- 罷攝官后將還舊居,留辭李侍御江海今為客,風(fēng)波失所依。白云心已負(fù),黃綬計(jì)仍非。累辱群公薦,頻沾一尉微。去緣焚玉石,來為采葑菲。州縣名何在,漁樵事亦違。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蘿衣。熊軾分朝寄,龍韜解賊圍。風(fēng)謠傳吏體,云物助兵威。白雪飄辭律,青春發(fā)禮闈。引軍橫吹動(dòng),援翰捷書揮。草映翻營綠,花臨檄羽飛。全吳爭轉(zhuǎn)戰(zhàn),狂虜怯知機(jī)。憶昨趨金節(jié),臨時(shí)廢玉徽。俗流應(yīng)不厭,靜者或相譏。世難慵干謁,時(shí)閑喜放歸。潘郎悲白發(fā),謝客愛清輝。樗散材因棄,交親跡已稀。獨(dú)愁看五柳,無事掩雙扉。世累多行路,生涯向釣磯。榜連溪水碧,家羨渚田肥。旅食傷飄梗,巖棲憶采薇。悠然獨(dú)歸去,回首望旌旗。
- 過銅梁縣有感為住半日攝職臨茲邑,于今五十年。吏胥都往矣,井邑尚依然。指目身曾見,談?wù)摽诘珎鳌H饲楠q可喜,能不為留連。
- 宿蔣庵松色聳寒青,云庵夜未扃。行吟滿林葉,坐聽一僧經(jīng)。江獺鳴如鬼,山燈遠(yuǎn)似星。自能消冷漠,不用酒盈瓶。
- 五月二十八日四絕鳥獨(dú)沉啼意,螢低照去蹤。艱危吾輩老,寂寞此心同。
- 小重山梧竹因依山盡頭。瀟瀟疏雨后,幾分秋。輕涼無數(shù)入西樓。憑欄久,滿眼動(dòng)離愁。飛鷺下汀洲。怕知鴻雁到,帶書否。詩鬮酒戲一齊休。人如削,身在水邊洲。
- 貨丹吟尋仙何必三山上,但使神存九竅清。煉得綿綿元?dú)舛?,自然不食亦長生。
- 阮郎歸良辰佳景列華筵。笙歌奏筦弦。位居榮顯子孫賢。功名事雙全。慶祝壽,拜尊前。重重福祿堅(jiān)。愿如彭祖壽齊年。金杯勸壽仙。
- 上水厭灘多,下水惜灘少。——— 查慎行青溪口號(hào)
- 橫塘塔近依前遠(yuǎn)。——— 范成大蝶戀花
- 翰林秉筆回英眄,麟閣崢嶸誰可見。——— 李白贈(zèng)從弟南平太守之遙其一
- 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釋祖欽偈頌七十二首
- 今復(fù)涇山好事人,別識(shí)偶得從糞礫——— 梅堯臣涇尉徐絳於其廨得魯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
- 何言一時(shí)事,可戒千年后——— 白居易青冢
- 跨馬難酬四方志,耽書空盡百年身——— 陸游病臥
- 客舍暗窺吟筆健,宴堂時(shí)見酒杯乾——— 蔡襄和新燕
- 縈回約略三十里,踏遍萬疊高巃嵸——— 樓鑰游白石巖
- 秦王龍鳳姿,魚鳥不足摧——— 張耒昭陵六馬唐文皇戰(zhàn)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