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一十七首問答
問:《偈頌一百一十七首》的作者是誰?
答:偈頌一百一十七首的作者是釋紹曇
問:偈頌一百一十七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偈頌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榴柄短長,鍋兒大小,家丑奪端花擘了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榴柄短長,鍋兒大小,家丑奪端花擘了 出自 宋代釋紹曇的《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問:榴柄短長,鍋兒大小,家丑奪端花擘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榴柄短長,鍋兒大小,家丑奪端花擘了 的下一句是 狼籍不小,慚惶不少。
問:出自釋紹曇的名句有哪些?
答:釋紹曇名句大全
- 頌古五十七首佛聲從他,認(rèn)我碗鳴。粗言歸第一義,自要看渠{外尸內(nèi)豕}沸。喚作一頭驢,正令生光輝。趁手打得走無路,咭嘹舌頭何處歸。
- 采桑子春風(fēng)不負(fù)年年信,長趁花期。小錦堂西。紅杏初開第一枝。碧簫度曲留人醉,昨夜歸遲。短恨憑誰。鶯語殷勤月落時。
- 會稽秋日觀山荒勝音流不,蠹葉風(fēng)颼颼。前山與幽人,亭亭共清秋。遠(yuǎn)近日明晦,隱見云去留。木末一叟歸,犬鳴茅舍幽。憶昔典午東,劍佩森名流。勝地慰遠(yuǎn)懷,茲焉久綢繆。漁磯與樵逕,今有斯人不。池石老苔發(fā),空余螺蚌游。世有古今異,郢歌聊自酬。醉眼時摩挲。此山即前修。
- 題掛劍圖當(dāng)年許與有誰知,人忽邱陵我獨(dú)悲。遜國曩時猶易耳,不應(yīng)留劍使心欺。
- 感事十詩上李侍郎鄰女德稱色,婉變白玉溫。無資嫁未售,行媒不顧門。佩是新紉蘭,庭有手值萱。君子正求匹,不聘甘難婚。芳?xì)q逝不留,苦節(jié)中彌敦。澗潦有遺采,此意與誰論。
- 水調(diào)歌頭袖籠鞭敲鐙。無語獨(dú)閑行。綠楊下、人初靜。煙澹夕陽明。窈窕佳人,獨(dú)立瑤階,擲果潘郎,瞥見紅顏橫波盻,不勝嬌軟倚銀屏。曳紅裳,頻推朱戶,半開還掩,似欲倚、咿啞聲里,細(xì)說深情。因遣林間青鳥,為言彼此心期,的的深相許,竊香解佩,綢繆相顧不勝情。
- 雜曲歌辭·薊門行五首薊門逢古老,獨(dú)立思氛氳。一身既零丁,頭鬢白紛紛。勛庸今已矣,不識霍將軍。漢家能用武,開拓窮異域。戍座厭糠核,降胡飽衣食。關(guān)亭試一望,吾欲淚沾臆。邊城十一月,雨雪亂霏霏。元戎號令嚴(yán),人馬亦輕肥。羌胡無盡日,征戰(zhàn)幾時歸。幽州多騎射,結(jié)發(fā)重橫行。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紛紛獵秋草,相向角弓鳴。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古樹滿空塞,黃云愁殺人。
- 遠(yuǎn)去親側(cè)浩然歸心再用韻指點西來海上峰,此間魑魅我能逢。果何所補(bǔ)身先老,豈不懷歸意已濃。騏驥群中憐短褐,龍蛇窟里倚長松。一堂四相經(jīng)行處,灑掃云煙覓舊蹤。
- 遇沖和先生沖和生何代,或謂游東溟。三命謁金殿,一言拜銀青。自云多方術(shù),往往通神靈。萬乘親問道,六宮無敢聽。昔去限霄漢,今來睹儀形。頭戴鹖鳥冠,手搖白鶴翎。終日飲醇酒,不醉復(fù)不醒。常憶雞鳴山,每誦西升經(jīng)。拊背念離別,依然出戶庭。莫見今如此,曾為一客星。
- 沁園春秀稟元精,靈鐘崧岳,命世大賢。自飛英任路,承流百里,郎官星彩,輝映經(jīng)躔。勁柏凌霜,香梅嬌雪,珪月彎彎新上弦。垂弧節(jié)慶,麒麟古夢,此夜初圓。羅川。父老欣然。算善政、古來誰與肩。念桃陰濃密,瓜期咫尺,雙鳧難駐,便欲朝天。爭把丹青,繪成芝宇,立作生祠千載傳。仍知道,看它時畫像,別有凌煙。
- 不須悲傷妾命薄,命薄卻令天下樂——— 陸游妾命薄
- 舊日衣冠說開林,風(fēng)流曾不減山陰——— 王洋和周仲嘉再示三篇
- 休為建隼臨淝守,轉(zhuǎn)作垂絲入洛人。——— 李紳壽陽罷郡日,有詩十首,與追懷
- 西窗小憩足力疲,夢賦池塘春草詩——— 葉紹翁登謝屐亭贈謝行之
- 一卮芳酒送清歌,樓下玉人相去近。——— 王之道玉樓春
- 一自二疏東去事,唯公千載斷芳塵——— 柴成務(wù)贈淳于公歸養(yǎng)
- 行年且半百,才為嶠南守——— 趙蕃挽宋柳州綬
- 燕坐不知增夏臘,冥心安在更云山——— 吳振題招提院靜照堂
- 七均師無聲,五和常主淡——— 黃庭堅和邢惇夫秋懷十首
- 玉佩揖空闊,碧霧翳蒼鸞——— 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鞏采若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