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傾一百三十三首問答
問:《偈傾一百三十三首》的作者是誰?
答:偈傾一百三十三首的作者是釋法薰
問:偈傾一百三十三首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偈傾一百三十三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吾常於此切,密意在汝邊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吾常於此切,密意在汝邊 出自 宋代釋法薰的《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問:吾常於此切,密意在汝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吾常於此切,密意在汝邊 的下一句是 麟龍不為瑞,鶴龜自成仙。
問:出自釋法薰的名句有哪些?
答:釋法薰名句大全
- 即景青山隴麥與人齊,莓子花開謝豹啼。牛背牧兒心最樂,緩吹桐角過前溪。
- 早春持齋,答皇甫十見贈(zèng)正月晴和風(fēng)氣新,紛紛已有醉游人。帝城花笑長(zhǎng)齋客,三十年來負(fù)早春。
- 縱囚論標(biāo)簽:古文觀止信義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錄大辟囚三百余人,縱使還家,約其自歸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難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后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fù)來乎?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復(fù)來,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 然則何為而可?曰:縱而來歸,殺之無赦。而又縱之,而又來,則可知為恩德之致爾。然此必?zé)o之事也。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一為之爾。若屢為之,則殺人者皆不死。是可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yù)。
- 絕句六十四首恍惚之中尋有象,杳冥之內(nèi)覓真精。有無從此自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
- 浣溪沙慵整金釵縮指尖。曉霙猶自入疏簾。綠窗清冷臉紅添。妒粉盡饒花六六,回風(fēng)從斗玉纖纖。不成香暖也相兼。
- 雪峰空長(zhǎng)老求贊慧空抓著吾癢處,吾嘗劄著伊痛處。痛處癢,癢處痛,不與千圣同途,豈與衲僧共用。莫言掃帚竹時(shí)無錢筒,蒿枝叢林無梁棟。雖然家丑不可外揚(yáng),也要諸方眼目定動(dòng)。而今各自不得已,一任畫出這般不唧{左口右留}底老凍{左鼻右上鳥下瓜}。但將懸向壁角落頭,使來者瞻之仰之。晝夜六時(shí)燒兜樓婆力迦沈水栴檀之香,作七代祖翁之供。
- 昭潭十愛我愛昭州水,湘漓共一源。本無汙泥滓,去有棹歌喧。沃野藤溪道,浮琛玉海門。有時(shí)新雨漲,多半是君恩。
- 送劉治中之信州冰玉古溪山,治中今士元。邦人敬文簡(jiǎn),道化望曾孫。朱子書堂在,東萊講席存。十年儒道晦,此日啼登門。
- 題舊新明縣孝義驛平生職事馬蹄塵,三月鶯花世路新。廢邑尚余當(dāng)日市,旌門已忘昔年陳。長(zhǎng)江浪拍西山腳,喬木陰回太古春。惟有柳綿情不惡,解將柔遠(yuǎn)逐行人。
- 胡丈廣仲范伯崇自岳市來同絕頂舉酒極談得聞久憩珠林寺,高軒自遠(yuǎn)來。攜朋上喬岳,載酒到瓊臺(tái)。論道吟心樂,吟詩笑眼開。遙觀松柏樹,風(fēng)韻有余哀。
- 古奏三兩弦,知音不知處——— 釋斯植與子入山來
- 入徑迷馳道,分行接禁闈——— 鄭審奉使巡檢兩京路種果樹事畢入秦因詠
- 淋漓鎖冰雪,冷射狐裘穿——— 張耒視盜之南山
- 剪蠟綴寒條,標(biāo)韻自然奇絕——— 趙士暕好事近
- 樵斧不得睨,撫根憩吾躬——— 方鳳游仙華山
- 珍珠無價(jià)玉無瑕,小字貪看問妾家。——— 吳偉業(yè)題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
- 日下空庭暮,城荒古跡馀——— 李白秋日與張少府、楚城韋公藏書高齋作
- 回首山南戍,流年一紀(jì)余——— 陸游再用前韻不以次
- 照野霜凝,如河桂濕,一一冰壺相映——— 史達(dá)祖齊天樂 中秋宿真定驛
- 因拋彭澤米,偶似西山夫——— 蘇軾故周茂叔先生濂溪(溪在廬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