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94_35
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問答
問:《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的作者是誰?
答: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的作者是崔峒
問: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是唐代的作品
問: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數(shù)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性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數(shù)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性情 出自 唐代崔峒的《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
問:數(shù)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性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數(shù)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性情 的下一句是 云外有時逢寺宿,日西無事傍江行。
問:出自崔峒的名句有哪些?
答:崔峒名句大全
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賞析
“數(shù)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稱情?!睋?jù)《唐詩紀事》及崔峒朋友們的詩文記載,崔曾登進士第,大歷中任拾遺、補闕等職,后因事貶為潞府(治所在今山西襄垣縣北)功曹,終被貶于州刺史,卒于貞元中期。從詩的作年和詩中語氣來考察,這首詩可能即作于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屬于閑官,且詩人所居之地又遠離朝廷,因而詩的上句說數(shù)年來漂泊江湖,摒棄做官的虛名,下句“竹杖紗巾”,是隱者裝束,意思說自己逍遙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金圣嘆批曰:“‘遂’字妙!妙!言亦既寬然有余,更無欠缺也。不知何一日何一故又要獻書,遂又生出無數(shù)不稱情”(《金圣嘆選批唐詩》卷之四上)以“遂”字為中心解這兩句詩,一語中地。下一聯(lián)具體描寫瀟灑的生活:“云外有時逢寺宿,日西無事傍江行?!霸仆狻保粗甘浪字?,宦海之外,此指詩人現(xiàn)居的閑散之地,此聯(lián)詩人自述一切率意而為,有時逢寺即宿,有時日落西山,無事時沿江漫行。這兩句頗似司空曙《江村即事》中“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一聯(lián)的意趣。
頸聯(lián)歸結到寄韋李本意?!疤諠摽h里看花發(fā),庾亮樓中對月明?!鄙暇涮諠撝咐蠲鞲?,陶曾為彭澤令,故以陶比李,下句庾亮指韋應物。陶淵明既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李又是崔峒友人,從那首《贈同官李明府》中“流水聲中視公事,寒山影里見人家”的句子,可以看出李明府也是一位胸懷磊落的人物;庾亮為晉朝太尉,《晉書》卷七十三載:亮都督江荊六州軍事,鎮(zhèn)武昌?!爸T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共登南樓,亮至,將起避,亮徐曰:‘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興復不淺’。便據(jù)胡床嘯詠,其坦率多類此?!薄皹侵袑υ隆币蓪懘耸隆mf應物為大歷、貞元間著名山水詩人,性格清雅閑靜,詩風恬淡,亦非追求功名利祿者。崔峒以兩位清雅疏放的古人,比喻兩位同樣雅潔的今人,說他們做官,不說政績怎樣,而說看花、對月,這樣寫主要是對他們“吏隱”生活的向往,同時稍露自傷不遇之情。
“誰念獻書來萬里,君王深在九重城?!蔽猜?lián)轉入滿腹牢騷不平,詩人向兩位朋友訴苦:我不遠萬里,到京城獻書,誰知“君之門兮九重”,一片赤誠,難以上達天聽,不為君知。這兩句并不是“悔獻書”,他對獻書毫不悔恨,只是怨自己運氣不好,怨君王深居禁中,不能賞識自己的才干,使得他不能象韋蘇州和李明府那樣,既能當官,又過著“瀟灑送日月”的生活。“十才子”詩中常交織著“仕”與“隱”的矛盾。他們都是中下層知識分子,對他們來說,最愜意的莫過于“陶潛縣里看花發(fā),庾亮樓中對月明”這樣吏、隱兩全的生活,崔峒因未得到這種“待遇”而產(chǎn)生怨恨,不過,他的“怨”,是“怨而不怒”,合乎中庸之道的。崔峒的友人王烈有一首《酬崔峒》詩,對他的矛盾心理寫得很形象具體:“狥旬世甘長往,逢時忝一官。欲朝青瑣去,羞向白云看。榮寵無心易,艱??构?jié)難”。
崔峒的詩全國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興間氣集》被選錄了崔詩九首,并評價云:“崔拾遺,文彩炳然,意思方雅?!边@首詩,意象高華,投贈之意,怨憤之情,出以雅正之筆,為崔詩中的佳作。
- 贈漁者(在湖南)個儂居處近誅茅,枳棘籬兼用荻梢。盡日風扉從自掩,無人筒釣是誰拋?城方四百墻陰直,江闊中心水脈坳。我亦好閑求老伴,莫嫌遷客且論交。
- 過鄂州柳拂蘭橈花滿枝,石城城下暮帆遲。折牌峰上三閭墓,遠火山頭五馬旗。白雪調(diào)高題舊寺,陽春歌在換新詞。莫愁魂逐清江去,空使行人萬首詩。
- 寄匡山大愿和尚一聽玄音下竹亭,卻思窗雪與囊螢。只將清凈酬恩德,敢信文章有性靈。夢歷山床聞鶴語,吟思海月上沙汀。不堪回首滄江上,萬仞廬峰在杳冥。
- 村酒亂山落日漁歌長,平疇遠風粳稻香。酒旗搖搖截官道,歸家未遲君試嘗。
- 鷓鴣天蜀錦吳綾剪染成。東皇花令一番新。風簾不礙尋巢燕,雨葉偏禁斗草人。非病酒,不關春。恨如芳草思連云。西樓角畔雙桃樹,幾許濃苞等露勻。
- 寄方干處士格外綴清詩,詩名獨得知。閑居公道日,醉臥牡丹時。海鳥和濤望,山僧帶雪期。仍聞稱處士,圣主肯相違。
- 定西番捍撥紫槽金襯,雙秀萼,兩回鸞。齊學漢宮妝樣,競嬋娟。三十六弦蟬鬧,小弦蜂作團。聽盡昭君幽怨,莫重彈。
- 和柳郎中舒州潛庵二首蒼顏華發(fā)未能甘,欲覺長年先創(chuàng)庵。坐久煙嵐開翠壁,夢回云雨起寒潭。松風夜掃鳴琴榻,溪溜晴分種藥巖。不是仙翁有仙骨,幽奇爭許世人貪。
- 題霍山秦尊師(一作鄭遨詩)老鶴玄猿伴采芝,有時長嘆獨移時。翠娥紅粉嬋娟劍,殺盡世人人不知。
- 初食車螯累累盤中蛤,來自海之涯。坐客初未識,食之先嘆嗟。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東南限淮海,邈不通夷華。於時北州人,食食陋莫加。雞豚為異味,貴賤無等差。自從圣人出,天下為一家。南產(chǎn)錯交廣,西珍富◇巴。水載每連舳,陸輸動盈車。溪潛細毛發(fā),海怪雄須牙。豈惟貴公侯,閭巷飽魚蝦。此蛤今始至,其來何晚邪。螯蛾聞二名,久見南人夸。瑞璨殼如玉,斑斕點生花。含漿不肯吐,得火遽已呀。共食惟恐后,爭先屢成嘩。但喜美無厭,豈思來甚遐。多◇海上翁,辛苦斲泥沙。
- 2搞怪鎖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