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詞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苞桑。
養(yǎng)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dú)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yuǎn)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進(jìn)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翻譯和注釋
譯文
秋天里的樹林郁郁蒼蒼,滿山的樹葉一片金黃。
棲居在山里的鳥兒,歡聚在桑林中放聲歌唱。
故鄉(xiāng)山水養(yǎng)育了豐滿的羽毛,使它的形體和容貌格外鮮亮。
天邊飄來的五彩云霞,把她帶進(jìn)天下最好的深宮閨房。
可嘆那離宮幽室實(shí)在空曠寂寞,金絲鳥般的嬌軀總也見不到陽光。
夢想和思念沉重地壓在心頭,籠中的鳥兒卻不能自由的翱翔。
雖說是美味佳肴堆放在面前,心兒徘徊茶不思來飯不香。
為什么唯獨(dú)我這么苦命,來來去去的好事總也輪不上。
翩翩起舞的紫燕,飛向那遙遠(yuǎn)的西羌。
巍巍聳立的高山橫在眼前,滔滔流淌的大河流向遠(yuǎn)方。
叫一聲家鄉(xiāng)的爹和娘啊,女兒出嫁的道路又遠(yuǎn)又長。
唉!你們可憐的女兒呀,憂愁的心兒滿懷悲痛和哀傷。
注釋
苞桑:叢生的桑樹。
形容:形體和容貌。
曲房:皇宮內(nèi)室。
頡頏(音xiéháng協(xié)杭):鳥兒上飛為頡,下飛為頏。指鳥兒上下翻飛。
委:堆。
來往:此處指皇內(nèi)夜夜將佳麗送去給帝王寵幸。
西羌:居住在西部的羌族。
泱泱:水深廣貌。
怨詞問答
問:《怨詞》的作者是誰?
答:怨詞的作者是王昭君
問:怨詞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怨詞是兩漢的作品
問: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苞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苞桑 出自 兩漢王昭君的《怨詞》
問: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苞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苞桑 的下一句是 養(yǎng)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問:出自王昭君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昭君名句大全
- 懷顧子惇托身事權(quán)門,譬如狎彫虎。餧之得其欲,弭首乃無怒。茍或咈其心,騰爪必傷汝。權(quán)門愛曲從,破殼出毛羽。一語不相酬,隨手覆塵土。禍福非不明,焦?fàn)€猶奔赴。聳動會稽山,山前有直路。鑄金不作鉤,斷木寧為矩。終歲守衡茅,藜藿甘辛苦。
- 過金牛自勞玉人鶴骨馬龜腸,白日貪晴夜趁涼。誰道飄零大荒遠(yuǎn),此間猶是蜀封疆。
- 偈頌七十二首脫然語默去離微,覿面持來付與誰。荷葉團(tuán)團(tuán)團(tuán)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
- 贊達(dá)磨大師十萬里來賣口嘴,宜乎打落當(dāng)門齒,面壁九年誰采你。深雪之中若不得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有甚面歸鄉(xiāng)里。
- 梁宗廟登歌 二殷兆玉筐。周始邠王。于赫文祖。基我大梁。肇土七十。奄有四方。帝軒百祀。人思未忘。永言圣烈。祚我無疆。
- 答楊使君登樓見憶忠萬樓中南北望,南州煙水北州云。兩州何事偏相憶?各是籠禽作使君。
- 感皇恩七十在前頭,難言未老。只是中間有些好。鬒云雖瘦,未有一根華皓。都緣心地靜,無憂惱。此際生朝,梅花獻(xiàn)笑。似向天邊得新報。孫枝秀雅,已掛恩袍春草。定從歡喜處,添年考。
- 西江月(和趙晉臣敷文賦秋水瀑泉)八萬四千偈后,更誰妙語披襟。紉蘭結(jié)佩有同心。喚取詩翁來飲。鏤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胸中不受一塵侵。卻怕靈均獨(dú)醒。
- 逍遙詠道妙懷真紀(jì)異常,人間天上若存亡。潛機(jī)物類多中覷,納取虛無定久長。碧落遨游歸洞府,黃金不買自馨香。參同契合諸經(jīng)說,精魄奪來爛紫光。
- 戊午喜罷和糴珍重蕭灘刺史賢,能令四海遍皇恩。奏篇才上旋如請,明主何嘗不可言。彼已任教書課最,苦人方稱冊臨軒。正愁舉世皆喑啞,也有朝陽鳳叫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