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是誰家男兒流落在京城,無依無靠,獨對寂寞的寒秋?
干壯之年長抱著羈恨,夢中悲泣,只換得白發(fā)滿頭。
像一匹干瘦的馬,以敗草為食,冷雨蕭蕭,水沫漂浮在寒溝。
貢院的舊簾遙看黯然,透過雨幕,聽得見更聲幽幽。
家山啊,遠隔在千專之外,在那天邊,那云腳的東頭。
滿懷憂愁,枕著劍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許這夢中得酬。
注釋
崇義專:長安街坊名。宋敏求《長安志》:“朱雀街第二街,有九坊,崇義專其一?!?br />落莫:落魄潦倒。
秣(mò):飼養(yǎng)。
南宮:尚書省,此詩專指尚書省中主管官員選授的吏部。崇義專離尚書省很遠,無法目及,此乃隱喻有司昏庸。
濕景:雨影。簽籌:古代報時用的竹籌。這句意謂只聽到敲更聲從雨影中傳來。
天東頭:長吉家在洛陽福昌縣,在長安之東。
客帳:他鄉(xiāng)的住處。這專指崇義專。封侯:投筆從戎,立功以封侯,《后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p>
崇義里滯雨問答
問:《崇義里滯雨》的作者是誰?
答:崇義里滯雨的作者是李賀
問:崇義里滯雨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崇義里滯雨是唐代的作品
問:落莫誰家子,來感長安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落莫誰家子,來感長安秋 出自 唐代李賀的《崇義里滯雨》
問:落莫誰家子,來感長安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落莫誰家子,來感長安秋 的下一句是 壯年抱羈恨,夢泣生白頭。
問:出自李賀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賀名句大全
崇義里滯雨賞析
崇義里是詩人李賀在長安任奉禮郎時的居處,此詩作于元和四年(809)秋,當是詩人在長安任職時寫成的。詩人來長安應試在元和二年冬,三年春,“應試不售”后立即返回昌谷,不可能客館滯雨懷憂,來感受長安的秋意。
- 題涌月亭二首星河耿耿障云披,劍氣崢嶸徹紫微。輪輾碧空凌象緯,波翻清影射窗扉。寒光照夜?jié)擈詣?,皓色穿林宿鳥飛。草樹無煙衣有露,夜深吟賞欲忘歸。
- 酂陽行春秋書大水,災患古所評。去年積行潦,田畝魚蛙生。今歲谷翔貴,鼎飪無以烹。繼亦掇原野,草萊不得萌。剝伐及桑棗,折發(fā)連簾甍。誰家有倉囷,指此為兼并。頭會復箕斂,勸率以為名。壯強先轉(zhuǎn)徙,羸瘠何經(jīng)營。天子憂元元,四郊揚使旌。朝暮給饘粥,軍廩闕豐盈。殍亡與疫死,顛倒投官坑。坑滿棄道傍,腐肉犬豕爭。往往互食噉,欲語心驚魂?;拇宓帕?,晚日多哭聲??薨暡焕m(xù),饑病焉能哭。止哭復吞聲,清血暗雙目。隴上麥欲黃,寄命在一熟,麥熟有幾何,人稀麥應足??v得新麥嘗,悲哉舊親屬。我歌酂陽行,詩成寧忍讀。
- 貴公子行階前莎球綠不卷,銀龜噴香挽不斷。亂花織錦柳撚線,妝點池臺畫屏展。主人公業(yè)傳國初,六親聯(lián)絡(luò)馳朝車。斗雞走狗家世事,抱來皆佩黃金魚。卻笑儒生把書卷,學得顏回忍饑面。
- 兵后余不亭重送盧孟明游江西攜手曾此分,怳如隔胡越。倫侯古封邑,榮盛風雨歇。饑鼯號空亭,野草生故轍。如何此路岐,更作千年別。馮軾望遠道,春山無斷絕。朝行入郢樹,夜泊依楚月。佳士持操高,揚才日昭晰。離言何所贈,盈滿有虧缺。時節(jié)傷蟪蛄,芳菲忌氵睿菙。予思鹿門隱,心跡貴冥滅。頹顏反芝朮,昔貌成冰雪。歲晏期爾來,銷聲坐巖穴。
- 鷓鴣天壽裊裊薰風響佩環(huán)。廣寒仙子跨清鸞。誰教瑞世儀周間,自賦多才繼《小山》。鈴閣靜,畫堂閑。袞衣象服鎮(zhèn)團欒。年年此日稱觴處,留待菖薄駐玉顏。
- 平日游園常策筇杖秋來發(fā)篋復出貂褥二物皆景筇杖攜已久,貂褥展猶新。漸染岷山雪,拂除京國塵。危扶醉歸路,穩(wěn)稱病來身。賴此齋中物,時如見故人。
- 九月游龍臥山留一夕明日值雨坐超上人房偶題野興更周遭,應遲問大刀。山房逢雨好,人意與秋高。多謝烹鮮乳,還令厭濁醪。重來須累少,款款聽蕭騷。
- 上安晚先生鄭左相直上昭文便乞閑,貂蟬鬢底未全斑。靜看世事千年后,總在梅花一笑間。松菊主賓雖自得,君王休戚暗相關(guān)。更須正笏巖廓上,整頓皇家若泰山。
- 望江南·天上月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與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
- 頌古二十一首露地白牛起問端,隨緣叱叱齒牙寒。不知欽啄是何物,喫喫直教滄海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