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樣,人生貴賤窮達(dá)是不一致的。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點酒來寬慰自己,歌唱《行路難》,歌唱聲因舉杯飲酒而中斷。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會沒有感情?欲說還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說什么。
注釋
“瀉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貴賤窮達(dá)是不一致的。 瀉,傾,倒。
“舉杯”句:這句是說《行路難》的歌唱因飲酒而中斷。
吞聲:聲將發(fā)又止。從“吞聲”、“躑躅”、“不敢”見出所憂不是細(xì)致的事。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舉杯斷絕歌路難:因要飲酒而中斷了《行路難》的歌唱。斷絕:停止。
斷絕:停止
擬行路難·其四問答
問:《擬行路難·其四》的作者是誰?
答:擬行路難·其四的作者是鮑照
問:擬行路難·其四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擬行路難·其四是南北朝的作品
問: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出自 南北朝鮑照的《擬行路難·其四》
問: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的下一句是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fù)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問:出自鮑照的名句有哪些?
答:鮑照名句大全
擬行路難·其四賞析
這首“瀉水置平地”是鮑照《擬行路難》中的第四篇,抒寫詩人在門閥制度重壓下,深感世路艱難激發(fā)起的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內(nèi)容與原題妙合無垠。
詩歌起筆陡然,入手便寫水瀉地面,四方流淌的現(xiàn)象。既沒有波濤萬頃的壯闊場面,也不見澄靜如練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現(xiàn)象里,詩人卻頓悟出了與之相似相通的某種人生哲理。作者運(yùn)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興手法,那流向“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會生活中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人?!八钡牧飨颍堑貏菰斐傻?;人的處境,是門第決定的。因此說,起首兩句,通過對瀉水的尋?,F(xiàn)象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了現(xiàn)實社會里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性。詩人借水“瀉”和“流”的動態(tài)描繪,造成了一種令讀者驚疑的氣勢。正如清代沈德潛所說:“起手萬端下,如黃河落天走東海也?!边@種筆法,正好曲折地表達(dá)了詩人由于激憤不平而一瀉無余的悲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詩人轉(zhuǎn)向自己的心態(tài)剖白。他并沒有直面人間的不平去歌呼吶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論觀點,來解釋社會與人生的錯位現(xiàn)象,并渴望借此從“行嘆復(fù)坐愁”的苦悶之中求得解脫。繼而又以“酌酒以自寬”來慰藉心態(tài)失去的平衡。然而,舉杯消愁愁更愁,就連借以傾吐心中悲憤的《行路難》歌聲,也因“舉杯”如鯁在喉而“斷絕”了。這里詩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訴說自己的悲哀和苦悶,胸中郁積的塊壘,已無法借酒澆除,他便著筆于如何從悵惘中求得解脫,在煩憂中獲得寬慰。這種口吻和這筆調(diào),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濃重的愁苦悲憤的情感,造成了一種含蓄不露,蘊(yùn)藉深厚的藝術(shù)效果。
詩的結(jié)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豈無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沒有感情,詩人面對社會的黑暗,遭遇人間的不平,不可能無動于衷,無所感慨。寫到這里,詩人心中的憤懣,已郁積到最大的密度,達(dá)到了隨時都可能噴涌的程度。不盡情宣泄,不放聲歌唱,已不足以傾吐滿懷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現(xiàn)的卻是一聲低沉的哀嘆:“吞聲躑躅不敢言!”到了嘴邊的呼喊,卻突然“吞聲”強(qiáng)忍,“躑躅”克制住了。社會政治的黑暗,殘酷無情的統(tǒng)治,窒息著人們的靈魂。社會現(xiàn)實對于寒微士人的壓抑,已經(jīng)到了讓詩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難進(jìn)的地步了。有許許多多像詩人一樣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樣忍氣吞聲,默默地把憤怒和痛苦強(qiáng)咽到肚里,這正是人間極大的不幸。而這種不幸的根源,已經(jīng)是盡在言外,表現(xiàn)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話題,也只是詩人在忍氣吞聲和無可奈何之下所傾吐的憤激之詞。
這首詩托物寓意,比興遙深,而又明白曉暢,達(dá)到了啟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藝術(shù)境界。從作者的表達(dá)情感方式來說,全篇構(gòu)思迂曲婉轉(zhuǎn),蘊(yùn)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評論此詩說:“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無限?!鼻宕虻聺撛u價說:“妙在不曾說破?!睖?zhǔn)確地指明了這首詩的藝術(shù)特點。伴隨感情曲折婉轉(zhuǎn)的流露,五言、七言詩句錯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韻腳由“流”、“愁”到“難”、“言”的靈活變換,這一切,便自然形成了全詩起伏跌宕的氣勢格調(diào)。
沈得潛說,此詩“妙在不曾說破,讀之自然生愁?!?/p>
- 送楊倅致政還鄉(xiāng)交說紛紛不憚煩,要公小駐北歸轅。三休恐負(fù)名亭意,二去吾寧雇子言??熘覆裆_€我里,遙瞻伸虎到君門。畫圖史筆俱張大,又得楊家一巨源。
- 和弟景盧月臺詩筑臺結(jié)閣兩爭華,便覺流涎過麴車。戶小難禁竹葉酒,睡多須藉菊苗茶。
- 之官五羊,過太和縣登快閣,觀山谷石刻,賦閣中陳跡故依然,欲問風(fēng)流已百年。南岸一峰東一塔,自言曾試?yán)显娤伞?/div>
- 尹洛日作
昔作儒生謁貢闈,今提相印出黃扉。九重鵷鷺醉中別,萬里煙霄達(dá)了歸。鄰叟盡垂新鶴發(fā),故人猶著舊麻衣。洛陽謾道多才子,自嘆遭逢似我稀。- 菩薩蠻·題梅扇
標(biāo)簽:詠物梅花韻似才人面。為伊寫在春風(fēng)扇。人面似花妍。花應(yīng)不解言。在手微風(fēng)動。勾引相思夢。莫用插酴醿。酴醿羞見伊。-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
芳樹已寥落,孤英尤可嘉。可憐團(tuán)團(tuán)葉,蓋覆深深花。游蜂競攢刺,斗雀亦紛拏。天生細(xì)碎物,不愛好光華。非無殲殄法,念爾有生涯。春雷一聲發(fā),驚燕亦驚蛇。清池養(yǎng)神蔡,已復(fù)長蝦蟆。雨露貴平施,吾其春草芽。- 贈從弟弘元
寢處燕說。指辰忌薄。仳離未幾。節(jié)至采獲。靜念霜繁。長懷景落。人道分慮。前期靡托。- 別襄陽帥
淮海棠陰已著行,卻移小隊入襄陽。江山尚帶戎馬氣,齋合遽聞編簡香。自昔聲名滿梁楚,向來為政壓龔黃。風(fēng)流高出山翁上,不用擎鞭問葛強(qiáng)。- 題泖居
國破不共天,軍行卻掃地。一言活萬人,三泖終吾志。- 春晚招石門陳居士游麥斜巖破新茶因讀南華齊
叫破殘花深處眠,麥斜巖下畢逋前。更須汲井開茶共,讀盡南華齊物篇。 - 尹洛日作
- 百年來歐陸,幸福日恢張——— 柳亞子放歌
- 恨滿韓張離合處。——— 張孝忠玉樓春
- 文章感慨須和平,能泣鬼神風(fēng)雨驚——— 許月卿次韻胡溫升玉甫西野
- 遍行欣老健,熟睡領(lǐng)新涼。——— 陸游書適
- 只見低垂影,那聞?chuàng)粲|聲。——— 姚鵠風(fēng)不鳴條
- 雨點萬珠落,水聲群馬奔——— 陸游雨中別同朝諸公
- 劉郎為花情重,約柳邊、娃館醉吳姬——— 王惲木蘭花慢 谷雨日,王君德昂約牡丹之會,某
- 新詩為我開愁容,退避豈敢爭詞鋒——— 蔡戡家父約端約飯端約以疾辭乃作古風(fēng)并送臘梅
- 初遭赳赳子,鼎飪飫毛血——— 晁補(bǔ)之次韻閻秀才漢臣食兔
- 懸弧偏喜民生壽,報國還期道體康——— 趙友直壽黃有司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