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馮時(shí)行《偶成》:
越羅與蜀錦,被體何其華。
豹胎與猩唇,適口良自佳。
佳美未必得,飽暖不可賒。
明通紙勝雪,樂(lè)昌墨如鴉。
更招南浦石,四友相寵加。
謾薰新寧香,時(shí)烹固陵茶。
蕭然文字間,亦足為生涯。
注釋參考
南浦
(1).南面的水邊。后常用稱(chēng)送別之地?!冻o·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唐 李賀 《黃頭郎》詩(shī):“黃頭郎,撈攏去不歸。南浦芙蓉影,愁紅獨(dú)自垂?!?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別之地?!?清 曹寅 《登署樓適培山至用東坡真州詩(shī)韻同賦》:“西風(fēng)晴十日,南浦別經(jīng)年?!?/p>
(2).詞牌名。 唐 《教坊記》有《南浦子》曲, 宋 詞則借舊曲名另制新調(diào)。雙調(diào),分一百零二字平韻及一百零五字仄韻兩體。 宋 人多填仄韻詞。參閱《詞譜·南浦》。
(3).地名。在 江西省 南昌縣 西南, 章江 至此分流。 唐 王勃 《滕王閣》詩(shī):“畫(huà)棟朝飛 南浦 云,珠簾暮捲西山雨。” 聶文郁 注:“本詩(shī) 南浦 ……應(yīng)是 江西 南昌 西南的 南浦 。” 宋 王安石 《南浦》詩(shī):“ 南浦 隨花去,迴舟路已迷?!?清 宋琬 《羅篁庵先生生日歌》序:“ 西山 南浦 ,長(zhǎng)吟帝子之高樓; 白下 長(zhǎng)干 ,重啟 謝公 之別墅?!?/p>
(4).古水名,一名 新開(kāi)港 ,在今 武漢市 南。 唐 李白 《江夏行》:“適來(lái)往 南浦 ,欲問(wèn) 西江 船。”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記》:“ 南浦 ,在 鄂州 江夏縣 南三里……以其在郭之南,故曰 南浦 ?!?/p>
四友
(1).指 周文王 四個(gè)親信大臣 南宮括 、 散宜生 、 閎夭 、 太顛 。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六:“ 文王 四友: 南宮括 、 散宜生 、 閎天 、 太顛 ?!币徽f(shuō) 太顛 作 太公望 。見(jiàn)《圣賢群輔錄》卷上?!对?shī)·大雅·文王序》 孔穎達(dá) 疏引《殷傳》云:“ 西伯 得四友獻(xiàn)寶,免於虎口而克 耆 。”
(2).指 孔子 四個(gè)學(xué)生 顏淵 、 子貢 、 子張 、 子路 。《孔叢子·論書(shū)》:“ 孔子 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 回 ( 顏淵 )也,門(mén)人加親,是非胥附乎?自吾得 賜 ( 子貢 )也,遠(yuǎn)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輳乎?自吾得 師 ( 子張 )也,前有光,后有輝,是非先后乎?自吾得 仲由 ( 子路 )也,惡言不至於門(mén),是非御侮乎?’”一說(shuō)四友中或有 子夏 。 晉 陶潛 《與子儼等疏》:“ 子夏 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友之人親受音旨,發(fā)斯談?wù)?,將非窮達(dá)不可妄求,壽夭永無(wú)外請(qǐng)故耶?”
(3).指四位相知的朋友。如《三國(guó)志·吳志·孫登傳》以 諸葛恪 、 張休 、 顧譚 、 陳表 為太子 孫登 四友;《晉書(shū)·王澄傳》以 王敦 、 謝鯤 、 庾敳 、 阮修 為 王衍 四友;《南齊書(shū)·褚炫傳》以 褚炫 、 劉俁 、 謝朏 、 江斅 為四友;《新唐書(shū)·文藝傳上·杜審言》以 崔融 、 李嶠 、 蘇味道 、 杜審言 為“文章四友”。
(4).借指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 宋 謝翱 《文房四友嘆》:“兵后四友流落,有訪(fǎng)而得之者,則頂禿足折,笏碎幅裂。”
馮時(shí)行名句,偶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