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同樣的蛾眉月,但下弦之月就不如上弦月好。就像那愁苦之時下垂的眉毛不如歡樂時上彎的眉毛好一樣。被滯留在北國的庾信年紀未老,為何過早地開始傷心呢?
白色墻壁上落下月亮的余暉,竹影在窗欞間輕輕搖曳。相思的人獨守空閨,直到烏鴉聲起、清曉將至,月亮也落下來了,徒留一人對影憑吊。
注釋
一種:猶言一樣、同是。蛾眉:蠶蛾的觸須彎曲細長,故用以比喻女子的眉毛。此借指月亮。
下弦:指農歷每月二十三日前后的月亮。初弦:即上弦,指農歷每月初八前后的月亮,其時月如弓弦,故稱。古人以蛾眉代指女人的眉毛,又以上弦、下弦之月代指女人的眉毛下垂或上彎。
庾(yǔ)郎:即庾信,南北朝后周人,駢文寫得尤好,著有《傷心賦》,傷其女兒與外孫相繼而去時的悲傷。詞人二十三歲喪妻,故以庾信自況。
素壁:白色的墻壁、山壁、石壁。斜暉:指月光。
烏啼:烏鴉鳴叫。又下西樓:指月落。
點絳唇·一種蛾眉問答
問:《點絳唇·一種蛾眉》的作者是誰?
答:點絳唇·一種蛾眉的作者是納蘭性德
問:點絳唇·一種蛾眉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點絳唇·一種蛾眉是清代的作品
問:點絳唇·一種蛾眉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出自 清代納蘭性德的《點絳唇·一種蛾眉》
問: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的下一句是 庚郎未老,何事傷心早?素壁斜輝,竹影橫窗掃。
問:出自納蘭性德的名句有哪些?
答:納蘭性德名句大全
點絳唇·一種蛾眉賞析
這首詞汪刻本有副題《對月》。從詞中所抒寫之情景看確是一首對月傷懷、凄涼幽怨之作。
詞的上闋從“一種蛾眉”寫起,一語雙關,既是言月,也是言人。從月解,蛾眉,自然指蛾眉月。“下弦不似初弦好”說的是下弦月不若上弦月出現在滿月之前,它出現在滿月之后,故而殘缺,雖同是蛾眉,卻是寄了無限的哀傷;另下弦夜半后現,自是詞人傷心難寐,輾轉反側思念舊人的時分,從人解,此處便是說那下垂的眉毛不如上彎的眉毛好,即愁苦之時的眉毛不如歡樂時的好,意思是說此時的離懷愁緒不如歡聚之快樂。而此處下弦也所暗指詞人續(xù)娶的妻子官氏,初弦則暗指死去的盧氏,體現詞人對官氏的不滿和對盧氏的痛惜與懷念。詞人如此作法,可謂婉曲而哀怨?!扳桌晌蠢?,何事傷心早。”庾信因《傷心賦》而著名,而詞人二十三喪妻,此處以庾信自比,感慨自己雖未老去,卻過早的傷心了。故自問“何事傷心早?!?/p>
詞的下闋轉以景語出之,化情思為景句,又含蘊要眇之至?!八乇谛陛x,竹影橫窗掃”這一句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物象并沒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卻帶出了深長而清淡的意境:冷冷清輝,清清素壁,窗前竹影橫斜,深淺搖曳,似人有無盡心事。納蘭性德似乎一輩子都為心愛之人委婉繾綣,“空房悄”便是詞人對死去的妻子盧氏的追思了。“烏啼欲曉,又下西樓了?!庇质且粋€不眠之夜,聽烏啼,看殘月西沉,空對素壁,孑然影吊。想蛾眉何在,下弦月殘獨憑吊,自然不如上弦月時,共剪窗燭罷。然而房空人去,只有獨自嘆息了。此句應為通篇詞眼,流露出詞人的滿懷愁緒。
這首詞先是采用了聯想和比喻兩種藝術手法,用“蛾眉”、“下弦”、“初弦”等形象隱喻所思之人的情貌,清新而婉曲地表達了詞人對所思之人的愛慕和憐惜。又自比古人,用庾信點出自己的哀痛和思念。而后以景語出之,化情思為景句,又含蘊要眇之至。結尾處又用“空房”、‘烏啼“、”又下西樓“等凄婉意象,表達了詞人內心的寂寥與幽怨。
同時該詞的特點是短小而精致深長,言辭清淡而意蘊深遠,這表現為詞人所用的意象都是冷色調意象,帶出的意境清素而凄婉,渲染的氛圍凄清冷寂,處處點化出詞人的思鄉(xiāng)懷人之愁。
- 嘆平泉(一作傷平泉莊)生前幾到此亭臺,尋嘆投荒去不回。若遣春風會人意,花枝盡合向南開。
- 漫歌八曲。故城東漫惜故城東,良田野草生。說向縣大夫,大夫勸我耕。耕者我為先,耕者相次焉。誰愛故城東,今為近郭田。
- 于飛樂(鴛鴦怨曲)綺翼兼羽兼羽,問誰常借春陂。生愁近渚風微。紫山深,金殿暖,日暮同歸。白頭相守,情雖定、事卻難期。帶恨飛來,煙埋秦草,年年枉夢紅衣。舊沙間,香頸冷,合是單棲。將終怨魂,何年化、連理芳枝。
- 瑞鷓鴣慢/瑞鷓鴣北暴東頑,納款慕義爭來。日新君德更明哉。歌詠載衢街。清寧海宇無馀事,樂與民同燕春臺。一年一度上元回。愿醉萬年杯。
- 和張希復詠宣律和尚袈裟南山披時寒夜中,一角不動毗嵐風。何人見此生慚愧,斷續(xù)猶應護得龍。
- 佳友氣清色正品尤高,好事幽人善與交。開徑何須望三益,相陪雅尚在香苞。
- 舜江樓舜江樓上一徘徊,四面云山錦障開。于古豈徒賢二相,只今睍可致三臺。月明鼓角空中起,風靜波濤地底回。別駕清名動鄉(xiāng)國,金鞍五馬望重來。
- 鴛鴦湖棹歌 之十六城北城南盡水鄉(xiāng),紅薇徑外是回塘。千家曉閣紗窗拓,二月東風蕙草香。
- 再題南澗樓北山云漠漠,南澗水悠悠。去此非吾愿,臨分更上樓。
- 送長沙陳太守二首長沙陳太守,逸氣凌青松。英主賜五馬,本是天池龍。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榮君按節(jié)去,不及遠相從。七郡長沙國,南連湘水濱。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洞庭鄉(xiāng)路遠,遙羨錦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