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問答
問:《木蘭花》的作者是誰?
答:木蘭花的作者是晏幾道
問:木蘭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木蘭花是宋代的作品
問:木蘭花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 出自 宋代晏幾道的《木蘭花》
問: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 的下一句是 臉邊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殘人欲去。
問:出自晏幾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幾道名句大全
木蘭花賞析
上片起首兩句,起筆不凡,傳神地描寫小蓮天真幼稚,還未懂得怎樣跟人細訴衷情,而她的狂放,卻像鈿箏中發(fā)出的熱烈的樂音?!翱瘛?,是作者最為欣賞的,他在詞中多次寫道 :“天將離恨惱疏狂”(《鷓鴣天》)、“盡有狂情斗春早”(《泛清波摘遍》)、“殷勤理舊狂”(《阮郎歸》),企圖借這個“狂”字來發(fā)抒自己滿腔的熱情和積忿。而小蓮也是“狂”的,她不直接地說出自己內心的情愫,而借熱烈而狂亂的箏聲去表達出來?!爸?,即弦柱,可以想象到小蓮在急弦促柱時著迷似的“狂”態(tài)?!拔唇庹撔乃亍?,這是欲進先退的手法,次句才寫出小蓮的真實形象。她的真純,她的柔情密意,她心中激烈的風暴,都憑著這“雁柱十三弦”傳送出來。
上片歇拍 ,寫小蓮臉上的暈霞漸散,宿酒初醒;眉上的翠黛消殘 ,人將歸去?!跋肌?,指紅暈、酒暈。
小蓮借著一點醉意,在彈箏時才狂態(tài)十足?!霸隆保Z意雙關,既謂眉上額間“麝月”的涂飾在卸妝睡眠時殘褪,也表示良宵將盡,明月墜西。兩句實寫歡會的情景,艷冶而優(yōu)雅,沒有一點兒庸俗低級的情調。小蓮天真爛熳,一片柔情,音容笑貌,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下片追敘小蓮的身世。章臺,街名,在漢代長安章臺之下 ?!稘h書·張敞傳》有“過走馬章臺街”之語,后世以之為歌樓妓院的代稱。小蓮舊時的家靠近“章臺”居住,這里暗示她的歌妓身分。孟棨《本事詩》載 ,唐詩人韓翃有寵姬柳氏在京中,韓寄詩曰:“章臺柳,章臺柳 ,昔日青青今在否?”后世詩人,常以“章臺”與“柳”連用。詞中寫春風吹絮,也許象征著小蓮的飄零身世。小晏《浣溪沙》詞“行云飛絮共輕狂 ”,當同此意。末兩句說,最可恨的是杏子成叢,綠陰滿樹 ,正妨礙她在粉墻后邊偷眼相窺呢!
收處回憶當日相見留情時情景,她主動地去偷眼相覷,正表現(xiàn)了小蓮不受拘束的“狂”態(tài)。
此詞詞旨風流艷麗而無褻媟之失。詞中突出地描繪小蓮的“狂”態(tài),把一位天真爛漫而又嫵媚風流的少女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人獲得美的藝術享受。
- 虞美人玉簫吹遍煙花路,小謝經(jīng)年去。更教誰畫遠山眉,又是陌頭風細、惱人時。時光不解年年好,葉上秋聲早??蓱z蝴蝶易分飛,只有杏梁雙燕、每來歸。
- 寄道友秦川蟬蛻已三回,明月清風任去來。寄語沖虛諸道友,芒鞋竹杖不須埋。
- 書鄭亦山冷澹生活九陌紅塵不肯居,攜家租屋住西湖。月香水影賡和靖,雨色晴光憶大蘇。詩比晚唐成冷淡,人如東野更清臞。晴窗盡展芳編看,一片寒冰浸玉壺。
- 病后夏初雜書近況十首今年春夏極窮忙,日檢醫(yī)書校藥方。甫得木瓜治膝腫,又須荊芥沐頭瘍。一生辛苦身多病,四至平和脈尚強。壽及龜堂老睦守,不難萬首富詩囊。
- 浙河館(一作暮春山行田家歇馬)雨濕菰蒲斜日明,茅廚煮繭掉車聲。青蛇上竹一種色,黃蝶隔溪無限情。何處樵漁將遠餉,故園田土憶春耕。千峰萬瀨水潏潏,羸馬此中愁獨行。
- 舟次彭澤飄泛經(jīng)彭澤,扁舟思莫窮。無人秋浪晚,一岸蓼花風。鄉(xiāng)里夢漸遠,交親書未通。今宵見圓月,難坐冷光中。
- 憑宣教寫真請贊山林之姿,水月之像。雷潛九地之中,春在百華之上。隨緣半合半開,分付全收全放。淵默家風,縱橫伎倆。道超情也萬法齊平,心出礙也十方通暢。
- 桂隱紀詠讀易軒大易緣何有,難逃此問中。不從橫畫會,爻象總能通。
- 送廖舍人江南安撫上天本愛民,治亂當有時。傷嗟江表人,三災迭擾之,如何遭盛明,不能免流離。王澤限遐遠,孰云天聽卑。賢哉廖夫子,盡忠不雇私。朝聞青蒲奏,暮見軺車馳。愚聞奉使者,受命不受辭。但使民瘼廖,無憂國賦虧。貞觀笑割股,文侯諭治皮。學古平生事,行行當在茲。贈言聊執(zhí)手,愿子副心期。
- 瑞巖仰老見和復酬前韻七首白足持詩懷抱開,清言秀潤喜惟梅。便知雅貺悠悠意,端為閑人特特來。
- 思公藏有塔,釣士隱無名——— 趙蕃周十三丈約同馬三丈入青原山賦詩五首以記行
- 虎皮裁鞍鵰羽箭,射殺山陰雙白狼——— 黃庭堅塞上曲
- 適喜鴻私降,旋驚羽檄攢。——— 劉長卿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
- 隨緣歷歷,得用門門——— 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門。——— 錢起初黃綬赴藍田縣作
- 送君懶問君回日,才子風流正少年——— 杜荀鶴送蜀客游維揚
- 強裁尺互答相思,兩目眵昏腕力疲——— 范成大喜收知舊書,復畏答,書二絕
- 聲名詞藻競骎骎,不負平生許與心——— 鄧忠臣漫興成章屢蒙子方寵和更辱贈句輒用奉酬
- 臣家京口東,門前大江碧——— 崔璆今日一何好
- 人間定價如金玉,入眼那能較重輕——— 史堯弼胡氏舊游臨行贈別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