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上元後一日往山莊訪子仁,中涂望見莊里李花二首
上元后一日往山莊訪子仁,中涂望見莊里李花問答
問:《上元后一日往山莊訪子仁,中涂望見莊里李花》的作者是誰?
答:上元后一日往山莊訪子仁,中涂望見莊里李花的作者是楊萬里
問:上元后一日往山莊訪子仁,中涂望見莊里李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上元后一日往山莊訪子仁,中涂望見莊里李花是宋代的作品
問:莊里李花何似生,山頭轉(zhuǎn)處最分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莊里李花何似生,山頭轉(zhuǎn)處最分明 出自 宋代楊萬里的《上元后一日往山莊訪子仁,中涂望見莊里李花》
問:莊里李花何似生,山頭轉(zhuǎn)處最分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莊里李花何似生,山頭轉(zhuǎn)處最分明 的下一句是 轎中舉首聊東望,不見花枝見雪城。
問:出自楊萬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萬里名句大全
- 文帝才輸十倍德何如,竊位稱尊啟帝圖。自料孔明非可敵,終身不敢眠成都。
- 游葉丞相園有感功成三徑欲歸休,結(jié)束池亭處處幽?;境蓵r春更好,如何不作百年留。
- 曉坐夢破不成寐,茅齋坐清曉。他山已擊鐘,獨樹初啼鳥。四體既調(diào)柔,眾境亦深窈。素書未終軸,朝光射林杪。任性無外求,一靜萬緣了。何事塵中人,百年徒擾擾。
- 題吳先生山居先生此幽隱,便可謝人群。潭底見秋石,樹間飛霽云。山居心已慣,俗事耳憎聞。念我要多疾,開爐藥許分。
- 過水布袋贊深則厲,淺則揭。七十二汀,無風(fēng)浪起。
- 漁父標簽:哲理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彼烊?,不復(fù)與言。
- 菩薩蠻海棠亂發(fā)皆臨水。君知此處花何似。涼月白紛紛。香風(fēng)隔岸聞。囀枝黃鳥近。隔岸聲相應(yīng)。隨意坐莓苔。飄零酒一杯。
- 造橋道者并諸化土寫求去一得三,添六成四。有口無舌,有眼無鼻。寫得十成,以何為是。掛在大目溪頭,恰似守橋土寺。
- 長相思繡停針。淚盈盈。斷腸梁燕語聲頻。
- 金剛隨機無盡頌如理實見分第五方明實見身,見身非是身。法身無所得,非相本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