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503-83
送宗禪師(一作送僧歸南岳)問答
問:《送宗禪師(一作送僧歸南岳)》的作者是誰?
答:送宗禪師(一作送僧歸南岳)的作者是周賀
問:送宗禪師(一作送僧歸南岳)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宗禪師(一作送僧歸南岳)是唐代的作品
問:送宗禪師(一作送僧歸南岳)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衡陽到卻十三春,行腳同來有幾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衡陽到卻十三春,行腳同來有幾人 出自 唐代周賀的《送宗禪師(一作送僧歸南岳)》
問:衡陽到卻十三春,行腳同來有幾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衡陽到卻十三春,行腳同來有幾人 的下一句是 老大又思?xì)w岳里,當(dāng)時來漆祖師身。
問:出自周賀的名句有哪些?
答:周賀名句大全
- 夏夜雨意凝云遮漢月不舒,微電時照東南隅。風(fēng)條不動柱礎(chǔ)濕,初夜深砌吟螻蛄。
- 送知府王大夫一笑行拋漢水湄,野梅殘雪照旌旗。啼鶯未與春先去,歸騎猶呼雨自隨。干祿且優(yōu)垂老姊,窮經(jīng)自有起家兒。后人覓得松巖石,先刻寒生送別詩。
- 四安縣道中望一山最尖青問轎夫云是饅頭山因眼前山忽好,他處特紛綠。四下正鋪野,一尖高入云。乾坤分外闊,江浙此閒分。我欲更村號,尊為卓秀君。
- 宴坐庵油燈已暗忽微明,石鼎將乾尚有聲。衲被蒙頭籠兩袖,藜床無地著功名。
- 寓杭久無詩長至后偶賦懷歸五首呈仁仲實(shí)天應(yīng)知我厭驅(qū)馳,故遣虺隤掩敝帷。一紀(jì)窮愁嚴(yán)瀨夢,三年長至武林詩。山深無事尚堪隱,歲暮不歸何所為。此世與身總非昔,可能杯酒答深悲。
- 寄梅枝北枝南恨未除,春風(fēng)誤到壽陽居。詩家不識梅花諱,把做好看夸道渠。
- 挽史魯公經(jīng)濟(jì)由身致,安危主意深。威名振華夏,歲月付山林。世望一老在,天胡二豎侵。蓋棺公論定,不泯是人心。
- 沁園春·靈山齋庵賦時筑偃湖未成疊嶂西馳,萬馬回旋,眾山欲東。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fēng)雨聲中。爭先見面重重。看爽氣朝來三數(shù)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雨蒙蒙。
- 葉大卿挽詞三首位列名卿重,年躋賜幾尊。臧孫宜有后,定國已高門。舊族聲華遠(yuǎn),名藩治行存。秋風(fēng)簫吹咽,隴隧起云根。
- 道上梅栗棘蓬邊父老家,不知來歷便橫斜。思量卻是無心種,逢著春風(fēng)偶自花。
- 滟滟清波瀉石門,茂林高巘夾煙昏——— 文同寄褒城宰
- 衰翁好藏密,移病此僑居——— 宋祁偶作二首
- 畫師不作春風(fēng)面,豈是玉容容易見——— 姜特立續(xù)麗人行
- 漢已歸蕭相,天難壽武侯——— 高似孫寄吳鈐干
- 芝生瑤圃三重秀,玉出藍(lán)田一尺長——— 陳輔送曾公袞赴宣幕
- 平生精履屐,尚覺小臣忠——— 曾子良挽知臨安府兼浙西制置使曾公
- 平明發(fā)始平,薄暮至何城。——— 石抱忠始平諧詩
- 三百六旬過了,明朝卻是年頭——— 王炎清平樂(嘉定壬申除夜)
- 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 權(quán)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jié)之貺以詩還答
- 歲晚橘洲上,老葉舞愁紅。——— 王以寧水調(diào)歌頭
- 7合并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