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676-16
石門山泉問答
問:《石門山泉》的作者是誰?
答:石門山泉的作者是鄭谷
問:石門山泉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石門山泉是唐代的作品
問:石門山泉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一脈清冷何所之,縈莎漱蘚入僧池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一脈清冷何所之,縈莎漱蘚入僧池 出自 唐代鄭谷的《石門山泉》
問:一脈清冷何所之,縈莎漱蘚入僧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脈清冷何所之,縈莎漱蘚入僧池 的下一句是 云邊野客窮來處,石上寒猿見落時。
問:出自鄭谷的名句有哪些?
答:鄭谷名句大全
- 雜言上林園中青青桂,折得一枝好夫婿。杏花如雪柳垂絲,春風(fēng)蕩飏不同枝。
- 寄公異弟池塘去后春,一夕生綠草。無由夢阿連,詩句何能好。
- 題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檜天生仙檜是長材,栽檜希逢此最低。一自舊山來砌畔,幾番凡木與云齊。迥無斜影教僧踏,免有閑枝引鶴棲。今日偶題題似著,不知題后更誰題?
- 頌證道歌證道歌六代傳衣天下聞,參禪學(xué)道□紛紛。爭似丹霞燒木佛,傍觀赤爛墮幽昏。
- 龍池二絕滿目塵埃白日陰,皇天無命且深沉。終當(dāng)力卷滄溟水,來作人間十日霖。
- 送魯有開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韻仲連雖不仕,而非綺與園。逡巡笑談間,屢解戰(zhàn)斗繁。子敬識二孫,長揖鼓鼙喧。意氣感周郎,振策起江村。二賢繼英風(fēng),千載為高門。曾孫事仁祖,風(fēng)義夙所敦。臺閣余故事,父老稱遺言。白發(fā)識公子,十載友元昆。婆娑久不試,俯仰色愈溫。五馬忽嘶鳴,朱輪夾征軒。旌旄隔河至,部曲幾人存。銅虎不可留,芻狗行當(dāng)燔。秋潦決河防,遺黎化驚魂。憂心念千里,何暇把一樽。西城叩門別,南風(fēng)吹帽翻。嗟我限出竭,未敢逾短垣。新晴水尚壯,想見民驚奔。安得萬丈堤,止此百里渾。姑爾救一境,誰當(dāng)理其源。百聞貴一見,尺書為我論。
-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好竹逾千個,數(shù)莖忽發(fā)生。月明連理影,風(fēng)細(xì)合歡聲。矯矯雙鴛舉,悠悠兩鳳鳴。只應(yīng)三昧手,彩筆畫難成。
- 妾薄命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韧俾渚盘?,隨風(fēng)生珠玉。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 臨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佳節(jié)喜逢長久日,魏文帝《與鐘繇書》曰:“九月九為陽數(shù),而日月并應(yīng)。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是月律中無射,言群木庶草無有射地而生,惟菊紛然獨(dú)榮。非夫含乾坤之淳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謹(jǐn)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shù)。翩翩鳧舃朋來。霜清天宇絕纖埃。老杜《九日》詩云:“天宇清霜凈,公堂宿霧披。”遙憐巴嶺月,嚴(yán)武有《九日巴嶺答杜二見憶》詩云:“臥向巴山落月時,兩鄉(xiāng)千里夢相思?!睌M上曲江臺。老杜有《九日曲江》詩云:“重陽獨(dú)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懷縣從容留客宴,見老杜《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詩。追歡正好傳杯。使君歸騎莫相催。更拚明日醉,未放菊花開。
- 題六二第詩卷萬卷胸中融化成,卻憐郊島太寒生。霜蹄歷塊駿無匹,赤子探珠龍失驚。警句宜為康樂弟,癡年謬作季方兄。此詩異日君牢記,后有鐘嶸不改評。
- 安年忤元載,晚節(jié)遇盧杞——— 衛(wèi)宗武顏魯公
- 灞陵老子無人識,暫借郵亭整角巾——— 陸游柯橋客亭
- 孰與關(guān)張并,功臨耿鄧親——— 杜甫謁先主廟(劉昭烈廟在奉節(jié)縣東六里)
- 登庸崇禮送,寵德耀宸章。——— 蕭嵩奉和御制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
- 可憐馬上縱橫略,只在邳橋一卷書——— 曾鞏高郵逢人約襄陽之游
- 暝宿村舍煙,朝行板橋霜——— 趙蕃與蘇運(yùn)使詡四首
- 龍種殊常,照人眉宇,似汝陽端秀——— 晁端禮醉蓬萊
- 盡日黃鸝不飛去,萬年枝上聽簫聲——— 王仲修宮詞
- 庵是何年立,其中有一僧——— 徐照游雁蕩山八首石門庵
- 望鄉(xiāng)臺上望鄉(xiāng)時,不獨(dú)落梅兼落淚——— 李群玉聞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