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彫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彫 通:雕)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姑且抒發(fā)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頭戴華美鮮艷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帶著浩浩蕩蕩的大部隊像疾風一樣,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我要像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兩鬢微微發(fā)白,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樣信任我呢?那時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瞄準西北,射向西夏軍隊。
注釋
江城子:詞牌名。
密州:今山東諸城。
老夫:作者自稱,時年四十。
聊:姑且,暫且。
狂:豪情。
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
黃:黃犬。
蒼:蒼鷹。
錦帽貂裘:名詞作動詞使用,頭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漢羽林軍穿的服裝。
千騎卷平岡:形容馬多塵土飛揚,把山岡像卷席子一般掠過。
千騎:形容隨從乘騎之多。
傾城:全城的人都出來了。形容隨觀者之眾。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孫郎:孫郎,孫權。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膽尚開張:極興暢飲,胸懷開闊,膽氣橫生。
尚:更。
微霜:稍白。
節(jié):兵符,傳達命令的符節(jié)。
持節(jié):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漢時郡名,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區(qū)。
會:定將。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滿月:圓月。
天狼:星名,又稱犬星,舊說指侵掠,這里隱指西夏。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江城子·密州出獵問答
問:《江城子·密州出獵》的作者是誰?
答:江城子·密州出獵的作者是蘇軾
問: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宋代的作品
問: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出自 宋代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問: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的下一句是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江城子·密州出獵賞析
蘇軾因此詞有別于“柳七郎(柳永)風味”而頗為得意。他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shù)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jié),頗壯觀也。”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xiàn)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奔馳,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為報全城士民盛意,詞人也要像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以上主要寫“出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表現(xiàn)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tài)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抒發(fā)由打獵激發(fā)起來的壯志豪情。“酒酣胸膽尚開張”,東坡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過片一句,言詞人酒酣之后,胸膽更豪,興致益濃。此句以對內(nèi)心世界的直抒,總結了上片對外觀景象的描述。接下來,作者傾訴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年事雖高,鬢發(fā)雖白,卻仍希望朝廷能像漢文帝派馮唐持節(jié)赫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那時,他將挽弓如滿月,狠狠抗擊西夏和遼的侵擾。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為詞的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嶄新的道路。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diào)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xiàn)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 送王伯逢泰興令揚子江頭路,龜池草色新。細調(diào)弦上曲,閑拂馬前塵。遠塞秋風靜,平疇夜雨勻。遙知報嘉政,笑我苦吟身。
- 嶺猿杳杳裊裊(凄凄,依依)清且切,鷓鴣飛處又斜陽。相思嶺上相思淚,不到三聲合斷腸。
- 市行徒步無車馬,頹然一禿翁。早班朝士底,還雜市人中。所向都非舊,焉能獨不窮。否臧元自在,芳穢未俱空。
- 題崇圣寺(寺,故行宮也)西林本行殿,池榭日坡阤。雨過水初漲,云開山漸多。曉街垂御柳,秋院閉宮莎。借問龍歸處,鼎湖空碧波。
- 黥面奴黥面奴,花作骨,錦作腸,行年十四善文章。君臣賦詩及妃后,黥奴代詩毫捷走。狎臣奪爵知幾籌?黥奴兼才夸八斗。桑陰既引武家郎,小崔更入中書堂。春宮節(jié)愍痛至骨,一劍肯貸臨淄王?嗚呼,巨神秤,稱天下,黥奴手,那可把?誰向朱屠借鐵錘,錘殺司衡巨神者!
- 次韻沈漕使寄和碧云亭之作衰年壓塵勞,久念作凈觀。奉祠還故山,閱歲更過半。草草結茅廬,雖無輪與奐。水作綠羅衣,山為青玉案。自足了余生,豈謂浮名絆。牽從江上來,去國同王粲。既與猿鶴疏,還驚鷗鷺散。公余坐危亭,四顧云影亂。新詩忽鼎來,累日飽吟玩。洗我胸中塵,宛如睹清盼。信知隱侯家,句法有成算。方今苦乏材,當饋屢興嘆。如公人物英,寧久從遠宦。會見御追風,起自長淮畔。
- 古意難與時流道,憂心常悄悄。古道貴平易,今人尚機巧。好古而居今,每飯不能飽。來往無嫌猜,唯知愛沙鳥。
- 偈公六十五首修造未逾兩個月,叢林便覺日荒涼。今朝重整舊洪范,鐵佛須教盡放光。
- 春日即事清齋飯罷一甌茶,靜聽山蜂報早衙。日色弄陰云去住,楮窗香潤落藤花。
- 采蓮曲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