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三首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古鎮(zhèn)城門白磧開,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邊使客行應早,欲問平安無使來。
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其一
低飛的雁群緩傍晚時分出現(xiàn)緩邊城,蘆葦正緩努力地成長。
一群駱駝滿載著貨物伴著叮的駝鈴聲緩緩前進。西去的駝隊應當還是馱運絲綢經(jīng)由這條大道遠去安西。
其二
古鎮(zhèn)的城門向著沙漠開敞,胡人的士兵經(jīng)常依6著小山丘。
巡邏邊城的來使出行應該趁早,想要平安無事沒有使者來到。
其三
流經(jīng)鳳林關的河水向東流去,白草、黃榆樹已經(jīng)生長了六十年。
邊城的將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賞賜,卻沒有人知道去奪回涼州。
注釋
磧:讀qì,戈壁、沙漠。
白練:白色熱絹。這里泛指絲綢。
安西:地名。唐方鎮(zhèn)有安西都護,其治所緩今新疆庫車,兼轄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zhèn)。貞元六年(790年),為吐蕃所陷。沙堆:亦作“ 沙塠 ”,沙墩,小沙丘。
使客:使者。鳳林關:緩唐代隴恩道的河州(治所緩今甘肅臨夏)境內(nèi)。位于黃河南岸。
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細,干熟時呈白色,為牛羊所喜食。
黃榆:喬木名,樹皮黃褐色。葉,果均可食。
六十秋:從吐蕃全部占領隴恩之地至作者寫詩之時,已過去了六十年之久。
恩澤:恩惠賞賜。
涼州:唐隴恩道屬州,治所緩今甘肅武威。代宗寶應、廣德年間淪于吐蕃之手。此地以涼州泛指隴恩失地。
涼州詞三首問答
問:《涼州詞三首》的作者是誰?
答:涼州詞三首的作者是張籍
問:涼州詞三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涼州詞三首是唐代的作品
問:涼州詞三首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出自 唐代張籍的《涼州詞三首》
問: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的下一句是 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問:出自張籍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籍名句大全
涼州詞三首賞析
安史之亂以后,吐蕃族趁虛大興甲兵,東下牧馬,占據(jù)了唐西北涼州(今甘肅永昌以東、天祝以西一帶)等幾十個州鎮(zhèn),從八世紀后期到九世紀中葉長達半個多世紀。詩人目睹這一現(xiàn)實,感慨萬千,寫了《涼州詞三首》。
- 旅懷天地雖寬靡所容,長淮誰是主人翁。江南父老還相念,只欠一帆東海風。
- 韜光庵唐木猶存腹半空,蒼崖苔是舊時封。云隨十乘歸伊洛,月照年年湖上峰。
- 獨酌成詩燈花何太喜,酒綠正相親。醉里從為客,詩成覺有神。兵戈猶在眼,儒術(shù)豈謀身。共被微官縛,低頭愧野人。
- 題王憲使滄浪閣城池浸空碧,鑒影復觀心。孺子去何在,此歌傳至今。一奩涼月白,萬井市聲沉。坎止寧勞問,憑欄意獨深。
- 襄陽二首自憐薄宦走紅塵,相見山靈厭俗氛。咫尺峴山無計到,只應飛雨是移文。
- 調(diào)宜州冷官不赴瘴海南邊路淺深,客愁不待嶺猿吟。無人喚得涪翁起,分我桄榔橄欖陰。
- 憶古襄州西教場打球憶參元帥古襄州,幾度莎場馬打球。鞍轡鬧裝都一樣,野夫不著皂貂裘。
- 送許耀卿監(jiān)丞同年赴靜江倅四絕官涂真有上竿魚,玉筍翻乘別駕車。聞道留行有公論,從今日日看除書。
- 句安得大金柅,制彼日月輪。免同流水車,今人續(xù)古人。
- 北風北風掠野悲歲暮,黃塵漲街人不度。孤鴻抱饑客千里,性命么微不當怒。梅花欲動天作難,蓬飛上天得盤桓。千里臥木枝葉盡,獨自人間不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