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老狼前行踩頸肉,后退又要絆尾跌。公孫挺著大肚囊,腳穿紅鞋穩(wěn)步踏。
老狼后退絆尾跌,前行又踩肥下巴。公孫挺著大肚囊,品德聲望美無瑕。
注釋
跋(bá):踐,踩。
胡:老狼頸項(xiàng)下的垂肉。
載(zài):則,且。疐(zhì):同“躓”,跌倒。一說腳踩。
公孫:國君的子孫。碩膚:大腹便便貌。
赤舄(xì):赤色鞋,貴族所穿。
幾幾:鮮明。
德音:好名聲。
不瑕:無瑕疵,無過錯。
瑕:疵病,過失?;蛑^瑕借為“嘉”,不瑕即“不嘉”。
狼跋問答
問:《狼跋》的作者是誰?
答:狼跋的作者是佚名
問:狼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狼跋是先秦的作品
問:狼跋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國風(fēng)·豳風(fēng)
問: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出自 先秦佚名的《狼跋》
問: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的下一句是 公孫碩膚,赤舄幾幾。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狼跋賞析
關(guān)于這首詩的主旨,長期以來即有美刺兩種觀點(diǎn)相對立。舊說是“贊美”,現(xiàn)代研究者則多判為是對貴族“丑態(tài)”的“諷刺”。持美詩說者或徑取前人成說,不予發(fā)揮;持刺詩說者大都以“狼固非喻圣人之物”為據(jù);或言狼喻管蔡小人之流,曲意彌縫,二者均未對《豳風(fēng)·狼跋》一詩之比興特點(diǎn)作深入體察。主贊美者,著眼在“赤舄幾幾”“德音不瑕”,這只能是頌贊;但“狼跋其胡,載疐其尾”的比喻,卻分明帶著揶揄的口吻,與“贊美”并不協(xié)調(diào)。主諷刺者,著眼在喻比公孫的“狼”,既兇殘、又狼狽,若非諷刺,不會以此為喻。此詩以狼之進(jìn)退形容公孫之態(tài),亦非必含有憎惡、挖苦之意。聞一多指出,《豳風(fēng)·狼跋》“對于公孫,是取著一種善意的調(diào)弄的態(tài)度”。還有一種觀點(diǎn),把“狼跋其胡”解釋為天狼星停滯在尾宿,認(rèn)為這是一首諷刺的山歌,諷刺公孫貴族不懂、不關(guān)心天象的變化而只關(guān)心自己的鞋子。
此詩二章,入筆均從老狼進(jìn)退的可笑之態(tài)寫起。但體味詩意,卻須先得注意那位“公孫”的體態(tài)。詩中一再點(diǎn)示“公孫碩膚”。“膚”即“臚”,腹前肥者之謂;“碩臚”,則更胖大累贅了。一位肥碩的公孫,而穿著色彩鮮明的彎翹“赤舄”走路,那樣子一定是非??尚Φ?。“舄”是一種皮質(zhì)、絲飾、底中襯有木頭的屨,形狀與翹首的草鞋相仿。據(jù)聞一多考證,周人的衣、冠、裳(下衣)、履,在顏色搭配上有一定規(guī)矩。公孫既蹬“赤舄”,則其帶以上的衣、冠必為玄青,帶以下的韠、裳則為橙紅,還有耳旁的“瑱”、腰間的“佩”,多為玉白。正如聞一多所描摹的,給公孫“想像上一套強(qiáng)烈的顏色……再加上些光怪陸離的副件(按:即瑱、佩之類)的裝飾物,然后想像裹著這套‘行頭’的一具豐腴的軀體,搬著過重的累贅的肚子,一步一步搖過來了”(《匡齋尺牘》)——這便是詩中那位貴族“公孫”的雅態(tài),令人見了會忍俊不禁,而生發(fā)一種調(diào)侃、揶揄的喻比欲望。
然后再體味“狼跋其胡,載疐其尾”的比喻,便會忽如搔著癢處,而為此喻之維妙維肖絕倒了。古人大抵常與校獵、御射中的獵物打交道,對于肥壯老狼的奔突之態(tài)早就熟稔。所以《易林·震之恒》即有對此形態(tài)的絕妙描?。骸袄侠前撰G(即“臚”),長尾大胡,前顛從躓,岐人悅喜”。此詩對公孫的體態(tài),即取了這樣一只腹白肥大、“前顛從躓”的老狼作喻比物。聞一多對此二句亦有精彩的闡發(fā):“一只肥大的狼,走起路來,身子作跳板(seesaw)狀,前后更迭的一起一伏,往前傾時,前腳差點(diǎn)踩著頸下垂著的胡,往后坐時,后腳又像要踏上拖地的尾巴——這樣形容一個胖子走路時,笨重,艱難,身體搖動得厲害,而進(jìn)展并未為之加速的一副模樣,可謂得其神似了。”(《匡齋尺牘》)
本來,這樣的調(diào)笑,對于公孫來說,也確有頗為不恭之嫌的。但此詩的分寸把握得也好,一邊大笑著比劃老狼前顛后躓的體態(tài)為喻,一邊即又收起笑容補(bǔ)上一句:“您那德性倒也沒什么不好!”“德音不瑕”句的跳出,由此化解了老狼之喻的揶揄份量,使之向著“開玩笑”的一端傾斜,而不至于被誤解為譏刺。所以其所造成的整首詩的氛圍,便帶上了一種特有的幽默感。
- 登第報(bào)家人御筆封題墨未乾,君恩重許拜金鑾。故鄉(xiāng)若問登科事,便是當(dāng)初老榜官。
- 滿江紅蓬島仙翁,元來是、神鍾岳瀆。喜遇生申時節(jié),一陽來復(fù)。蓂莢合朝曾舞翠,月華昨夜圓如玉。展紅箋、泚筆染新章,從頭錄。渭川叟,非鉤綠。魯公子,非徼福。況家傳、胡氏長生箓。點(diǎn)額嬰兒騰好語,殷勤捧獻(xiàn)杯中綠。更九番、屈指篯鏗年,為君祝。
- 乞雨題四方院年年乞雨問山神,羞見耕耘隴上人。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蒼何事罪斯民。
- 暮秋雜興七首自鄰今老大,空憶舊歡娛。翻覆看時事,艱危涉世途??蜕硐嫫盅悖瑲w夢越鄉(xiāng)鱸。安得神仙術(shù),行藏寄一壺。
- 導(dǎo)引 大定二十七年三月皇太孫受冊謝廟 以上*源*發(fā),衍慶自靈長。圣運(yùn)日隆昌。震闈顯冊遵彝典,基緒煥重光。揀時廟見嚴(yán)昭報(bào),禮樂粲成章。精誠潛格神明助,福祿永無疆。一首鼓吹導(dǎo)引曲,據(jù)大金國志,乃翰林邢具瞻作。
- 鷓鴣天(西湖)天近祅知雨露濃。湖山無日不春風(fēng)。閑花野草皆掀舞,曾在君王愿盼中。時易得,會難逢。朝為逆旅暮三公。蛟龍得雨飛無便,雞犬騰云夙有功。
- 趙和宗挽詩三首三桂先猷遠(yuǎn),公來應(yīng)瑞芝。子能傳世業(yè),令欲偏孫枝。笏盛床應(yīng)滿,端闿橐已持。掛冠猶進(jìn)秩,天意卜深知。
- 春晚客中雜吟四絕句憶伴梅花醉短亭,驚心紅藥餞余春。不知九十日晃景,辦得晴窗幾欠伸。
- 馬病羸病何其久,仁心到棧頻。須憐苜蓿歉,當(dāng)認(rèn)主人貧??蜕嵬捤?,山程共苦辛。未能逢伯樂,且可自相親。
- 無題三首滿天飛絮罥游絲,釦砌苔錢晦履綦。北渚自應(yīng)流怨淚,東鄰誰敢效顰眉。嫦娥桂獨(dú)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幾夕空機(jī)愁促織,銀河休問報(bào)章遲。
- 神境偕靈休,乃欲搜碎瑣——— 周文璞游洞霄
- 叢薄鳴幽禽,凄抑怨女吭——— 洪咨夔秋山即事
- 卻喜寥寥千古后,只今共付與詩人——— 楊公遠(yuǎn)次江草塘
- 臥聽肅肅搖清風(fēng),一洗滿懷塵土空——— 程介竹溪為旌城汪伯溱賦
- 議論還諸老,文章自一科——— 戴復(fù)古廣東漕李實(shí)夫四首
- 相見桐陰下,一鉤月、恰在鳳凰棲處——— 佚名五彩結(jié)同心
- 爭言千葉根難認(rèn),忽發(fā)雙葩眼自明——— 蘇轍移陳州牡丹偶得千葉二本喜作
- 誤從快處生,理向靜中現(xiàn)——— 真德秀送王子文宰昭武
- 騰騰兀兀,隨緣且過——— 譚處端恣逍遙
- 車馬◇然人已去,荷鋤卻向野田中——— 歐陽修擬剝啄行寄趙少師
- 7芒果電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