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684-35
重陽日荊州作問答
問:《重陽日荊州作》的作者是誰?
答:重陽日荊州作的作者是吳融
問:重陽日荊州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重陽日荊州作是唐代的作品
問:重陽日荊州作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萬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萬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出自 唐代吳融的《重陽日荊州作》
問:萬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萬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的下一句是 濁醪任冷難辭醉,黃1~1菊因暄卻未開。
問:出自吳融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融名句大全
- 陳寔世多揚(yáng)激伯夷隘,公獨(dú)謙虛下惠和。吊死自慚知己少,逃生卻喜活人多。
- 歲在紹熙甲寅浙東西大旱帝連江淮至秋暴雨水去年數(shù)州旱,秋雨漂民廬。今年復(fù)春霖,赤子憂為魚。不見日月旋,但見霰雪俱。處者絕營為,出者困泥涂。近山不可樵,平地不得鋤。有壤莫糞田,有火莫燒畬?;镜瓚K慘,麥苗冷疏疏。張王階下苔,寒酸井邊蔬。上天胡不仁,蒼和五何辜。傳聞常潤間,流殍滿路衢。鄞江禍尤酷,越山復(fù)何如。米鄉(xiāng)已無積,山郡豈有余。小人急眼前,負(fù)販日夜趨。只知利一已,豈暇卹里閭。屈指至秋成,未可保無虞。堯湯備先具,庶冀收桑榆。
- 失調(diào)名橫斜淡月黃昏,漏泄早春消息。
- 明發(fā)五峰寺初入筠州界高岡鋪歸時路何近,去時路何遠(yuǎn)。山路無短長,人心有往返。每因赴官期,一出謁鄉(xiāng)縣。若非人事牽,無柰老身嬾。初心作此行,夜雨醒醉眼。孤愁念群騶,尺泥滑雙趼。首涂天全濕,回轍云半卷。投寺借松床,呼僧同野飯。頹然佳眠足,得此行役倦。暫勞新不堪,遐征舊所嘆。松菊豈不懷,樊籠何時免。瘦藤要覓閑,到了古道院。
- 鄉(xiāng)人呂正之教三子連中童子科盛哉前此無有也千秋萬歲圣賢話,盡掛諸郎齒頰閒。發(fā)縱指南知有自,昂霄聳壑定非艱。靈椿挺挺元未老,珠樹樅樅孰可攀。過我朝陽語中曲,且停煙櫂置家山。
- 予宰安溪日景山相訪還山之興浩不可留詩以送經(jīng)年不見意彌親,來愜相思洗吏塵。陋邑苦難留上客,好山終是戀高人。同看臘底梅筠月,便想云間筍蕨春。此去書堂能幾驛,詩筒莫憚往來頻。
- 重展西湖二首綠鴨東陂已可憐,更因云竇注西田。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河極目天。向夕舊灘都浸月,過寒新樹便留煙。使君直欲稱漁叟,愿賜閒州不計年。
- 海棠杜陵先生詩萬紙,剩欲題花無可擬。昭陽深殿睡東風(fēng),一日聲名勝妃子。
- 如夢令墻外轆轤金并。驚夢瞢騰初省。深院閉斜陽,燕入陰陰簾影。人靜。人靜?;澍B啼風(fēng)定。
- 病起二首湖天淡蕩雁參差,行樂搘筇繞所居。古壁苔荒鳴蟋蟀,水軒風(fēng)冷謝芙蕖。看云默誦空王偈,拂榻閑開孔圣書。閉戶無人慰寥索,草堂深夜照蟾蜍。
- 云燒天中赤,山當(dāng)日落秋——— 馬戴邯鄲驛樓作
- 瑟瓚以酌,效歡厥觴——— 佚名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
- 三年邑未化,官滿意彷徨——— 陳襄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 春睡起,纖條在手,厭厭宿酒殘妝——— 張先漢宮春(蠟梅)
- 雙翅一開千萬里,只應(yīng)棲隱戀喬柯——— 許渾鄭侍御廳玩鶴
- 我欲歸三徑,君方聞四馳——— 趙蕃寄李寧卿
- 愿扈登封駕,常持薦壽杯——— 趙彥昭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yīng)制
- 太原西北勁兵處,地直云中控定襄——— 楊億錢大夫赴并州
- 神仙不可見,寂寞返蓬山。——— 魏知古玄元觀尋李先生不遇
- 丹地晨趨并,黃扉夕拜聯(lián)。——— 權(quán)德輿奉和史館張閣老,以許、陳二閣長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