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正是雨后初晴的時候,花兒剛剛綻開了笑臉。珠簾尚未卷起,心中的夢境已殘。怕聽那清曉的鶯歌,好似唱不盡的幽怨。昨夜的妝粉早已零亂,眉色淺淺如小山。且對著鏡兒又梳妝,偏是清風總多情,輕輕撩起繡裙的邊。
注釋
遐方怨: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此調(diào)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單調(diào)者始于溫庭筠?!督饖Y集》入“越調(diào)”。此詞單調(diào)三十二字,七句四平韻,第二、四、五、七句押韻。
半拆:這里指花朵半開。拆,一作“坼(chè)”,又作“折”。
珠簾:用珠玉所飾的簾子。
宿妝:隔夜殘妝。眉:一作“梅”。粉山橫:指眉妝褪色,變得淺淡。古代女子修飾容顏以粉敷面,以黛畫眉。黛眉變淺,露出白色的粉底,因稱“粉山”。
約鬟(huán):即束發(fā)為鬟髻,未嫁少女多用此發(fā)型。約,纏束。鬟,古人把盤為環(huán)形的發(fā)髻稱為鬟。
繡羅:這里指繡花羅裙。
遐方怨·花半拆問答
問:《遐方怨·花半拆》的作者是誰?
答:遐方怨·花半拆的作者是溫庭筠
問:遐方怨·花半拆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遐方怨·花半拆是唐代的作品
問:遐方怨·花半拆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花半拆,雨初晴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花半拆,雨初晴 出自 唐代溫庭筠的《遐方怨·花半拆》
問:花半拆,雨初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花半拆,雨初晴 的下一句是 未卷珠簾,夢殘惆悵聞曉鶯。
問:出自溫庭筠的名句有哪些?
答:溫庭筠名句大全
遐方怨·花半拆賞析
溫庭筠詞抒寫男女情事,多是以女性口吻代言女子的相思戀情,以女性形象的華美艷麗及相思情意為其審美特征,精致地描摹女性艷麗華貴的容貌、服飾、起居、心態(tài)等。此詞即為這類作品。其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未得確證。
- 中巖十八詠慈姥巖樓嚴既下集,賓天復上征。八子似荀氏,中當有慈明。
- 以團茶洮州綠石硯贈無咎文潛晁子智囊可以括四海,張子筆端可以回萬牛。自我得二士,意氣傾九州。道山延閣委竹帛,清都太微望冕旒。貝宮胎寒弄明月,天網(wǎng)下罩一日收。此地要須無不有,紫皇訪問富春秋。晁無咎,贈君越侯所貢蒼玉璧,可烹玉塵試春色。澆君胸中過秦論,斟酌古今來活國。張文潛,贈君洮州綠石含風漪,能淬筆鋒利如錐。請書元佑開皇極,第入思齊訪落詩。
- 和錢太博見寄覓山藥文柄誰持合自持,憂民風概乍清羸。禪林草藥如為效,愿見皇家急詔詩。
-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我昔釣白龍,放龍溪水傍。道成本欲去,揮手凌蒼蒼。時來不關人,談笑游軒皇。獻納少成事,歸休辭建章。十年罷西笑,覽鏡如秋霜。閉劍琉璃匣,煉丹紫翠房。身佩豁落圖,腰垂虎鞶囊。仙人駕彩鳳,志在窮遐荒。戀子四五人,裴回未翱翔。東流送白日,驟歌蘭蕙芳。仙宮兩無從,人間久摧藏。范蠡說句踐,屈平去懷王。飄飄紫霞心,流浪憶江鄉(xiāng)。愁為萬里別,復此一銜觴。淮水帝王州,金陵繞丹陽。樓臺照海色,衣馬搖川光。及此北望君,相思淚成行。朝云落夢渚,瑤草空高堂。帝子隔洞庭,青楓滿瀟湘。懷君路綿邈,覽古情凄涼。登岳眺百川,杳然萬恨長。知戀峨眉去,弄景偶騎羊。
- 方筑西軒穿地得怪石卞氏平日本富家,庭中怪石蹲麏麚。子孫分散不復惜,排棄坑谷埋泥沙。一株躍出隨畚鍤,知我開軒方種花。頹然遠嶺垂?jié)聚?,豁然洞穴通煙霞。什夫徒置幸不遠,軒前桐柏陰交加。我家舊隱久不到,小池尺水三流槎。少年旋繞看不足,時呼野老來煎茶。老人得此且自慰,更訪余石探幽遐。
- 思婦眉春風搖蕩自東來,折盡櫻桃綻盡梅。唯余思婦愁眉結,無限春風吹不開。
- 所苦之中無以遣悶更題新竹別獻五章幸賜披覽牡丹灼灼看何厭,芍藥夭夭種已多。卻要閒紅兼閒紫,不辭侵逕復又莎。舊根今歲移才活,新筍前春出便過。猶欠小桃花兩樹,夾叢爭艷壓枝柯。
- 偈五首乾坤之內(nèi),宇宙這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 山居圖隱居深在碧山空,澗壑才堪側步通。芋栗一園秋計足,僮奴百指治生同。短墻甃石牢牽荔,薄酒盈壇共轉筒。我欲相隨卜居去,此身一脫花塵紅。
- 偈頌二十五首天童大解脫門豁開。衲僧自已透,乾坤無表里。萬里清風八面來,前樓后閣玲瓏起。
- 需求意無厭,許可舌太滑——— 五邁鄭昂叔和余問盜詩末及山東事弟侄輩又問山東
- 近報犬羊逃漠北,豈無貔虎定關中。——— 陸游閉門
- 圣賢有事業(yè),皆在經(jīng)籍中——— 梅堯臣和普公賦東園十題其七書齋
- 千點斕斒噴玉驄,青絲結尾繡纏駿。——— 韓翃雜曲歌辭·少年行
- 文昌留不住,大尹政通神——— 葉適趙尚書挽詩
- 清高已是無儔伍,更向群山頂上開——— 李龍高嶺梅
- 尋常六月江南雨,不比君王帑藏慳——— 張?zhí)N道中觀戽水戲書
- 風生玉帳千兵肅,天落金牌一札褒——— 戴復古菊坡崔參政說平叛卒不得已拜經(jīng)略之命豈敢言
- 著人濃似,粉香酥色。——— 毛滂秦樓月/憶秦娥
- 燈火黃昏漸漸收,烏薪已盡典輕裘——— 虞儔冬至后五日夜雪復作再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