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七夕作問答
問:《菩薩蠻 七夕作》的作者是誰?
答:菩薩蠻 七夕作的作者是謝應(yīng)芳
問:菩薩蠻 七夕作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菩薩蠻 七夕作是元代的作品
問:菩薩蠻 七夕作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鋒棱磨盡方藏拙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鋒棱磨盡方藏拙 出自 元代謝應(yīng)芳的《菩薩蠻 七夕作》
問:鋒棱磨盡方藏拙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鋒棱磨盡方藏拙 的下一句是 老懷羞對(duì)天孫說。
問:出自謝應(yīng)芳的名句有哪些?
答:謝應(yīng)芳名句大全
- 小病兩日而愈病骨羸然山澤臞,故應(yīng)行路笑形模。記書身大似椰子,忍事癭生如瓠壼。美酒得錢猶可致,高人折簡孰能呼?不如凈掃茅齋地,臥看微香起瓦爐。
- 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歸耕無襏襫,出戰(zhàn)無兜鍪。已失西疇春,空懷北平秋。提攜一束書,蹭蹬至白頭。釜中有轑飯,一飽吾何求?
- 臨江仙江上小春來幾許,湘桃已發(fā)微妍。開云今夕降飛仙?;ㄉ窕嘏?,天女炷祥煙。見說士元方展驥,低回共應(yīng)塵緣。人間更住一千年。卻騎丹鳳去,歸到五云邊。
- 寄侄擁衾聽良夜,風(fēng)葉不馀飛。天地清霜冷,江湖旅雁歸。幽人惜短夢(mèng),游子念征衣。窮老人間世,愁城屢合圍。
- 題丹灶四首始知勾漏地,猶勝步兵營,往躅今誰繼,游人空慕名。
- 留題徐真君祠堂東西二室上得山來過石門,謁靈特地乞真言。再三許我前程事,敢不留詩荷圣恩。
- 閨思夜久香銷翡翠匳,十分春恨上眉頭。荼醾謝了櫻桃過,人影參差月半簾。
- 憶舊游故態(tài)頓消。以余之況味,又有甚于元父者,抑重余之惜,因賦此調(diào),且寄元父,當(dāng)為余愀然而悲也嘆江潭樹老,杜曲門荒,同賦飄零。乍見翻疑夢(mèng),對(duì)蕭蕭亂發(fā),都是愁根。秉燭故人歸后,花月鎖春深??v草帶堪題,爭如片葉,能寄殷勤。重尋。已無處,尚記得依稀,柳下芳鄰。佇立香風(fēng)外,抱孤愁凄惋,羞燕慚鶯。俯仰十年前事,醉后醒還驚。又曉日千峰,涓涓露濕花氣生。
- 廉公子家藏元石名武夷春雨至寶忽橫道,峰巒高復(fù)低。數(shù)尖靈壁石,一曲武夷溪。黛色春浮玉,黃流雨曳泥。遙知千載下,名與峴山齊。
- 寄周十七起居冬冬九陌鼓聲齊,百辟朝天馬亂嘶。月照濃霜寒更遠(yuǎn),風(fēng)吹紅燭舉還低。官清立在金爐北,仗下歸眠玉殿西。莫笑老人多獨(dú)出,晴山荒景覓詩題。
- 余閑校筆陣,刻燭龍蛇掃——— 范成大九月十九日衙散回,留大將及幕屬,飲清心堂
- 淚痕長向東風(fēng)滿。——— 程垓折紅英/擷芳詞
- 天上去西征,云中護(hù)北平。——— 王維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 餟醨若訪垂綸客,葦岸夷猶鼓枻聲——— 李復(fù)依韻酬蔡陽叔赴永倅留別
- 遙認(rèn)孤帆何處去,柳塘煙重不分明。——— 鄭思肖春日登城
- 水光籠草樹,練影掛樓臺(tái)。——— 無可中秋臺(tái)看月
- 拾得來禽吞不得,啄來啄去竟成休——— 楊萬里初秋行圃四首
- 彼上人,縮卻舌——— 釋心月文殊贊
- 醉渡官橋瘦馬、踏輕霜——— 仇遠(yuǎn)虞美人
- 要待千崖秋氣爽,向東籬、試探花開未——— 馮取洽賀新郎(壽張宜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