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出游湖上十首問答
問:《人日出游湖上十首》的作者是誰?
答:人日出游湖上十首的作者是楊萬里
問:人日出游湖上十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人日出游湖上十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去時數(shù)點雨,歸時數(shù)片雪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去時數(shù)點雨,歸時數(shù)片雪 出自 宋代楊萬里的《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問:去時數(shù)點雨,歸時數(shù)片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去時數(shù)點雨,歸時數(shù)片雪 的下一句是 雨雪兩不多,山路雙清絕。
問:出自楊萬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萬里名句大全
- 繼老堂冷酒十分無客送,輕國一雨有民攀。將老未聞金作印,師寒猶用鐵為衣。
- 詠懷湛湛長江水,上有楓樹林。皋蘭被徑路,青驪逝骎骎。遠望令人悲,春氣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云進荒淫。朱華振芬芳,高蔡相追尋。一為黃雀哀,淚下誰能禁。
- 萬年春 玉瑣金關互換封閉玉瑣金關,陰陽擊拆牢封閉。相凝制。變通無系。滿腹清風細。九氣天中,云步無纖翳。真根蒂。道情潛契。湛湛通三際。
- 夏日漫書枕上初殘柏子香,鳥聲簾外已斜陽。碧山過雨晴逾好,綠樹無風晚自涼。芳歲背人成荏苒,好詩和夢落蒼茫。羊求何不來三徑,門掩殘書滿石床。
- 擬青青河邊草轉韻體為人作其人識節(jié)工歌詩春蘭日應妤。折花望遠道。秋夜苦復長。抱枕向空床。吹臺下促節(jié)。不言于此別。歌筵掩團扇。何時一相見。弦絕猶依軫。葉落纔下枝。即此雖云別。方我未成離。
- 華陽吟三十首怪事教人笑幾回,男兒今也會懷胎。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
- 親政篇標簽:古文觀止《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逼洹斗瘛吩唬骸吧舷虏唤欢煜聼o邦?!鄙w上之情達于下,下之情達于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交則泰,不交則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見,止于視朝數(shù)刻;上下之間,章奏批答相關接,刑名法度相維持而已。非獨沿襲故事,亦其地勢使然。何也?國家常朝于奉天門,未嘗一日廢,可謂勤矣。然堂陛懸絕,威儀赫奕,御史糾儀,鴻臚舉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視之,謝恩見辭,湍湍而退,上何嘗治一事,下何嘗進一言哉?此無他,地勢懸絕,所謂堂上遠于萬里,雖欲言無由言也。 愚以為欲上下之交,莫若復古內朝之法。蓋周之時有三朝:庫門之外為正朝,詢謀大臣在焉;路門之外為治朝,日視朝在焉;路門之內為內朝,亦曰燕朝?!队裨濉吩疲骸熬粘龆暢?,退視路寢聽政。” 蓋視朝而見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聽政而視路寢,所以通遠近之情。漢制:大司馬、左右前后將軍、侍中、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門曰承天,元正、冬至受萬國之朝貢,則御焉,蓋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極門,其西曰太極殿,朔、望則坐而視朝,蓋古之正朝也。又北曰兩儀殿,常日聽朝而視事,蓋古之內朝也。宋時常朝則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則垂拱殿,正旦、冬至、圣節(jié)稱賀則大慶殿,賜宴則紫宸殿或集英殿,試進士則崇政殿。侍從以下,五日一員上殿,謂之輪對,則必入陳時政利害。內殿引見,亦或賜坐,或免穿靴,蓋亦有三朝之遺意焉。蓋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極也;外朝,象天市也;內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ス?jié)、冬至、正旦大朝則會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則奉天門,即古之外朝也。而內朝獨缺。然非缺也,華蓋、謹身、武英等殿,豈非內朝之遺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劉基,永樂以來如楊士奇、楊榮等,日侍左右,大臣蹇義、夏元吉等,常奏對便殿。于斯時也,豈有壅隔之患哉?今內朝未復,臨御常朝之后,人臣無復進見,三殿高閟,鮮或窺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積。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屢召大臣于便殿,講論天下事。方將有為,而民之無祿,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為恨矣。 惟陛下遠法圣祖,近法孝宗,盡鏟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華、武英二殿,仿古內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從、臺諫各一員上殿輪對;諸司有事咨決,上據(jù)所見決之,有難決者,與大臣面議之;不時引見群臣,凡謝恩辭見之類,皆得上殿陳奏。虛心而問之,和顏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盡。陛下雖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燦然畢陳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內朝所以通遠近之情。如此,豈有近時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時,明目達聰,嘉言罔伏,野無遺賢,亦不過是而已。
- 送從律之關中西游無舊識,何處寄吟身。客路秦關暮,鄉(xiāng)心海樹春。河濤行不盡,岳翠望空新。早晚回孤錫,東浮結近鄰。
- 柳梢青(壬子莆陽壺山閣)暑懷煩郁。危欄徙倚,凝情獨立。榕葉連陰,橫罔接秀,壺峰凝碧。海山云樹微茫,更無數(shù)、歸帆暮集。卻憶瀟湘,孤村煙渚,晚風斜日。
- 璋監(jiān)寺寫師像求贊杳杳冥冥,寒雁影沒而秋遠煙青;寂寂惺惺,老蠶繭就而風高葉零。天機靜時活,道環(huán)虛處靈。瀛之涵,崧之鎮(zhèn)。乾之健,坤之寧。海運鵬摶,氣宇揚揚而吞舟魚蛻;霧披豹變,文章炳炳而嘯風虎猛。少林之燈未續(xù)兮,洛陽人腰齊雪庭;黃梅之衣欲傳兮,狤獠祖步移碓程。物不當情而冰凌腳快,鱗或燒尾兮電炎氣腥。諸塵崝嶸乎影響,三昧游戲於眺聆。跛跛挈挈也其行自信,哆哆和和也其言不輕。家法冷淡,子孫寧馨。心歲寒而松柏試雪,色清白兮河漢含星。鳴陰之鶴癯而壽,巢蓮之龜小而齡。棋局未散,柯爛樵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