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雨寒,牡丹殊無消息問答
問:《春半雨寒,牡丹殊無消息》的作者是誰?
答:春半雨寒,牡丹殊無消息的作者是楊萬里
問:春半雨寒,牡丹殊無消息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春半雨寒,牡丹殊無消息是宋代的作品
問:今歲芳菲盡未忙,去年二月牡丹香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今歲芳菲盡未忙,去年二月牡丹香 出自 宋代楊萬里的《春半雨寒,牡丹殊無消息》
問:今歲芳菲盡未忙,去年二月牡丹香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今歲芳菲盡未忙,去年二月牡丹香 的下一句是 寒暄不定春光晚,榮落俱遲花命長。
問:出自楊萬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萬里名句大全
- 祝英臺近(木稚)寶熏濃,云幄重,瓊?cè)~麗金蕊。黛綠蜂黃,秋態(tài)未憔悴。繡簾深院黃昏,著香無處,人欲睡、為花重起。月如水。別有天外樓臺,玲瓏異塵世。翠袖生寒,只欠素娥倚。何如倩取西風(fēng),吹將歸去,為添在、廣寒宮里。
- 伯夷列傳夫?qū)W者載籍極博。尤考信于六藝?!对姟?、《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qū)⑦d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間,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shù)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tǒng),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shí),有卞隨、務(wù)光者?!贝撕我苑Q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薄扒笕实萌?,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彼焯尤?。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yǎng)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狈龆ブ?。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彼祓I死于首陽山。由此觀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比舨摹⑹妪R,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dú)薦顏淵為好學(xué)。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bào)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shù)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驌竦囟钢瑫r(shí)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而遇禍災(zāi)者,不可勝數(shù)也。余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币喔鲝钠渲疽?。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薄皻q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迸e世混濁,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辟Z子曰:“貪夫徇財(cái),烈士徇名,夸者死權(quán),眾庶馮生?!蓖飨嗾?,同類相求?!霸茝凝垼L(fēng)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xué),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趨舍有時(shí),若此類名湮滅而不稱,悲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惡能施于后世哉!
- 漣漪亭回環(huán)流水漾晴波,一葉扁舟逸興多。寄語游人恣觀覽,豐年相與樂中和。
- 龍游寺南屏軒和宋寵父韻平日江干過,南屏首重回。不妨圖里見,曾是夢中來。近市樓臺逼,高城鼓角催。老年知涉世,臨事卻銜枚。
- 春去吟好物足艱難,都來數(shù)日間。既為風(fēng)攪撓,又被雨摧殘。富貴醉初醒,神仙夢乍還。游人不知止,依舊倚朱欄。
- 山路木芙蓉不向橫塘泥里栽,兩株晴笑碧巖隈。枉教絕世深紅色,只向深山僻處開。萬里王孫應(yīng)有恨,三年賈傅惜無才。緣花更嘆人間事,半日江邊悵望回。
- 題放翁像二首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門中初祖,自過江后一人。
- 題自畫大樹風(fēng)號大樹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隨時(shí)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 雪后觀月風(fēng)高一闊凈無塵,萬瓦生光冷射人。不見曉來迷曉雪,但看霜月益精神。
- 不浮弟攝興國守書趣其歸自君攝富川,政聲達(dá)王畿。鄉(xiāng)邦大夫士,相率聯(lián)書馳。欲控江州督,版授俾真為。群來質(zhì)於予,予則力止之。父兄本化論,彼反疑為私。諸公悵然去,未免方輪嗤。日者召書來,自言攝承期。駑馬戀短豆,或者能無譏。累牘上尚書,愿趙新侯來。白頭分趨幕,不敢求旌麾。開書喜見面,與我同肝脾。高安別未久,德進(jìn)兄嗟咨,我今亦復(fù)然,坡潁真吾師。雖無逍遙堂,遲君同賦詩。已掃安樂窩,扁舟早來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