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劉永年桂堂
四時之月秋月明,桂之掬之木中英。
沆瀣蒸開黃爛熳,分似群仙清鼻觀。
君家誰會術之幻,乘夜入月移此粲。
微風透簾日透窗,老葉弄縹花弄緗。
翁在中央季在旁,讀萬卷書字字香。
顫閼四開香入髓,薰融人欲發(fā)天理。
鯉伋點參賢父子,傳芳后葉殊未已。
一枝五枝聊自詭,郄家竇家勿相侈,劉家正恐不免耳。
寄題劉永年桂堂問答
問:《寄題劉永年桂堂》的作者是誰?
答:寄題劉永年桂堂的作者是曾豐
問:寄題劉永年桂堂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寄題劉永年桂堂是宋代的作品
問:四時之氣秋氣清,月之掬之水中精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四時之氣秋氣清,月之掬之水中精 出自 宋代曾豐的《寄題劉永年桂堂》
問:四時之氣秋氣清,月之掬之水中精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四時之氣秋氣清,月之掬之水中精 的下一句是 四時之月秋月明,桂之掬之木中英。
問:出自曾豐的名句有哪些?
答:曾豐名句大全
- 再送陳沅江三年食茆厭冰廳,一日栽桃繞帶城。水入洞庭天正闊,山連黔徼地偏清。醉歌屈子醒時賦,琴和湘娥瑟外聲。若到江濱逢九肋,為言稀有是輕生。
- 西齋秋感二十首少年妄有意,與世扶危顛。神游渺八極,詎嘗□□□?!酢醺蔡斓?,鼎沸同熬煎。勺水空自揚,偶茲微命完。貪夫遂□欲,得所恬以安。君子抱古見,十事十不然。觀人眼難開,不如返自觀。此心既已了,口亦何必言。
- 蝶戀花千古銅臺今莫問。流水浮云,歌舞西陵近。煙柳有情開不盡。東風約定年年信。天與麟符行樂分。帶緩球紋,雅宴催云鬢。翠霧縈紆銷篆印。箏聲恰度秋鴻陣。
- 次韻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見寄四首氈毳年來亦甚都,時時鴃舌問三蘇。那知老病渾無用,欲向君王乞鏡湖。
- 般涉調(diào)·哨遍·半世逢場作戲半世逢場作戲,險些兒誤了終焉計。白發(fā)勸東籬,西村最好幽棲,老正宜。茅廬竹徑,藥井蔬畦,自減風云氣。嚼蠟光陰無味,旁觀世態(tài),靜掩柴扉。雖無諸葛臥龍岡,原有嚴陵釣魚磯,成趣南園,對榻青山,繞門綠水。【耍孩兒】窮則窮落覺囫圇睡,消甚奴耕婢織?荷花二畝養(yǎng)魚池,百泉通一道青溪。安排老子留風月,準備閑人洗是非,樂亦在其中矣。僧來筍蕨,客至琴棋?!径壳嚅T幸有栽瓜地,誰羨封侯百里?桔槔一水韭苗肥,快活煞學圃樊遲。梨花樹底三杯酒,楊柳陰中一片席,倒大來無拘系。先生家淡粥,措大家黃虀?!救坑幸黄瑑霾凰酪?,有一口餓不死食。貧無煩惱知閑貴,譬如風浪乘舟去,爭似田園拂袖歸?本不愛爭名利。嫌貧污耳,與鳥忘機。【尾】喜天陰喚錦鳩,愛花香哨畫眉。伴露荷中煙柳外風蒲內(nèi),綠頭鴨黃鶯兒啅七七。
-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五祖鵓鳩啼,當機直下提。隔山尋蟻跡,能有幾人知。
- 西江月(壽友人)試數(shù)階蓂有幾,昨朝看到今朝。南薰早動舜琴謠。端為熊羆夢兆。學粹昔人經(jīng)制,文高古樂簫韶。天風從此上扶搖。回首不勞耕釣。
- 頌古三十三首牛過窗欞,錯為安名。大唐國里,不見一人。
- 晉公破賊回重拜臺司,以詩示幕中賓客,愈奉和南伐旋師太華東,天書夜到冊元功。將軍舊壓三司貴,相國新兼五等崇。鹓鷺欲歸仙仗里,熊羆還入禁營中。長慚典午非材職,得就閑官即至公。
- 送深州吳司馬歸使幕東門送遠客,車馬正紛紛。舊識張京兆,新隨劉領軍。行驄看暮雨,歸雁踏青云。一去叢臺北,佳聲幾日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