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荊溪阻雪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fēng)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翻譯和注釋
譯文
白鷗棲落水濱,默然地望著我,好似在問:夜泊溪畔是被風(fēng)雪所阻,不得以停泊;還是無所去處,情愿留下?若是愉悅心留,又為了何事眉頭緊鎖?江風(fēng)拍打著船窗的小簾,燈影兒搖曳不休。孤處江舟,只有身影為伴,對著孤影,不禁懷念起與舊友歡聚和悠游的情景。
昔日一同悠游的舊友,今日又在哪里?回想當(dāng)時,樓外一片盎然春色,相攜漫步錦簇的花叢中。湖中綠波蕩漾,系舟在堤邊的柳樹下。夢啊,夢啊,在夢中卻難尋舊游,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艙外飛雪漫天,凝望濃密的陰云,任憑飛雪落在身上,浸透了棉衣。都說沒有人似我一般愁,今夜飛雪,有梅花似我一般愁。
注釋
身留:被雪所阻,被迫不能動身而羈留下來。
心留:自己心里情愿留下。
舊游:指昔日漫游的伴友與游時的情景。
漠漠:濃密。
黃云:指昏黃的天色。高適曾有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br />木棉裘:棉衣。
梅花引·荊溪阻雪問答
問:《梅花引·荊溪阻雪》的作者是誰?
答:梅花引·荊溪阻雪的作者是蔣捷
問:梅花引·荊溪阻雪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梅花引·荊溪阻雪是宋代的作品
問: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fēng)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fēng)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出自 宋代蔣捷的《梅花引·荊溪阻雪》
問: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fēng)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fēng)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的下一句是 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
問:出自蔣捷的名句有哪些?
答:蔣捷名句大全
梅花引·荊溪阻雪賞析
荊溪(在今江蘇南部)是作者蔣捷的家鄉(xiāng),可謂詞人行蹤的一個見證。他曾多次經(jīng)此乘舟外行或歸家,而這首《梅花引》正是他在途中為雪困,孤寂無聊之際,心有所感而寫成的詞作,以表達當(dāng)時的惆悵情懷。詞中以悠揚的節(jié)奏、活潑的筆調(diào),在冷清的畫面上,織進了熱烈的回憶和灑脫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個清妍瀟灑的藝術(shù)境界。它即興抒情,旋律自由又富于幻想,吟誦起來,給人的感受,如同欣賞一支優(yōu)美的隨想曲。清代詞評家劉熙載對此詞推崇備至,曾稱之為“長短句之長城”。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樂意羈留,“身留”是出于被迫。詞的起筆就很不落俗。既沒有描繪雪景,又沒有直敘受阻,而是幻想出一只擬人化的白鷗來設(shè)問。白鷗棲息水濱,形象飄逸,出現(xiàn)在荊溪泊舟的背景中,顯得十分和諧。這里借助白鷗,構(gòu)思已屬新穎,而它的問法,尤為巧妙。它將孤舟主人的停泊究竟是被迫的還是自愿的這個問題,極其簡明地用“是身留,是心留”來概括。第一步先作一個選擇式的詢問,第二步緊接著又用“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來反問。似乎它已經(jīng)看出苗頭,但仍避免作出判斷。這種表現(xiàn)方法,較之作者在《喜遷鶯·金村阻風(fēng)》中,“風(fēng)濤如此,被閑鷗誚我,君行良苦”的寫法,雖然同樣都借助了白鷗,卻顯得更俏皮而又有迂回之趣。這樣,一起筆就用空靈的筆墨,虛筆側(cè)寫,揭示了孤舟受阻這一題旨,還為通篇的結(jié)構(gòu)──時而寫“身留”,時而寫心未留──提供了線索。
“風(fēng)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這幾句,承上文,寫身留,描繪了孤舟中的冷清。在筆法上,從前面的虛筆側(cè)寫,轉(zhuǎn)為實筆正寫。作者發(fā)揮了煉字的功夫,通過“拍”字、“舞”字,寫出了寒風(fēng)吹襲下,艙簾掀打和燈焰閃爍的動態(tài),突出了一個“冷”字;又用“對”字、“閑”字,刻劃了他對著緘默的身影孤寂地發(fā)愣的靜態(tài),突出了一個“孤”字。在這一動一靜之中,渲染了冷清寂寞的氣氛。又用“冷清清”一句,予以點破,兼指環(huán)境和心境。人們在孤寂的時候,往往會自然地懷念起舊日的朋友。正是這種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歡聚,因而逗引出“憶舊游”的思緒。
這首詞中的過片以“舊游舊游今在否”這句內(nèi)心獨白,遙承起筆中對主人公并非“心留”的提示,同上片的“憶舊游”相銜接,具體表現(xiàn)了他的心理活動。隨著懷念舊友的思緒,作者把筆墨揮灑開去,以“花外樓,柳下舟”兩句,揭出了同眼前的冷清相對照的另一番境界。句中在“花”“柳”這兩個嬌艷字眼兒的點染下;再現(xiàn)了與故友同游的美好回憶:在春意盎然的花紅柳綠之中,他們乘舟蕩漾、樓臺逗留。這個“柳下舟”的“舟”字,同起筆中的“泊孤舟”相呼應(yīng),表明主人公的這一回憶,是由于“泊孤舟”的冷清所引起的。寫到這里,作者突然調(diào)轉(zhuǎn)筆鋒,寫出了“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三句,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折,把剛剛蕩開去的境界忽地又收攏回來。原來是,美好的回憶,引來他尋夢的渴望,而一再地努力入夢卻沒有成功。句中“夢也夢也”的重疊,就表現(xiàn)了他尋夢的努力。好夢難尋,終于重新墜入冷清的現(xiàn)實──只見荊溪寒水空自流。這一跌一蕩的筆下波瀾,反映了主人公翻騰的思緒,也通過鮮明的對比,進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滯留中的惆悵心情。
“漠漠黃云,濕透木綿裘”兩句,再次回到了對“身留”的描寫。從“濕透”兩個字,讀者可以悟出,主人公尋夢不成,已經(jīng)踱到甲板上,佇立很久。他不顧漫天的飛雪,凝視著“漠漠”密布的陰云,聽任身上的木綿襖被雪水浸透。他何以這樣出神呢?
“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結(jié)尾表明,他陷入了深沉的愁思。直到終篇,才畫龍點睛地道破了“愁”和“雪”。明明是作者──主人公在愁思,他卻憑空拈出一個“都道”來,假托別人來說。表面上是先抑后揚,也就是先借他人把自己放到了最愁的,“無人愁似我”的境地,再后轉(zhuǎn)來,拉出幻想中的愁雪的梅花來作伴,似乎是自己的境地還不是唯一最可悲的。實際上是愁話淡說,聊以自慰。句中把“愁似我”的句子成分加以顛倒,再重復(fù)使用,用意也在加強上述“抑揚”的效果。最后一句“有梅花,似我愁”尤其是表現(xiàn)了作者的豐富的想象力和灑脫的胸襟的神來之筆。梅花這一高潔的形象,還使讀者聯(lián)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為之年隱居不仕的經(jīng)歷,進而從他那故作放達的語調(diào)中,感覺到他縈繞于懷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許不過是一劑觸媒吧?
全詞流動自然。以發(fā)問取頭,未待回答,卻已氣勢凌人。詞中后多用短句,使節(jié)奏感極強,音響較為清越。全詞以抒情為主,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氣宇軒昂。結(jié)尾用“雪”字才點出文眼,是作者故意使然,蓋讓人讀起來一氣貫注也。古人評論蔣捷的詞,曾說它:“語語纖巧,字字妍倩”(毛晉語),又說它“洗煉縝密,語多創(chuàng)獲”(劉熙載語)。從這首《梅花引》看來,他們確實是道出了它的清妍之美。
- 郴江百詠并序蔡倫宅竹簡韋編寫六經(jīng),不知何用搗枯藤。自從杵臼深藏后,采楮舂桑事已更。
- 酒泉子·長憶西山長憶西山,靈隱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舊曾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時見攀高樹,長嘯一聲何處去?別來幾向畫圖看,終是欠峰巒!
- 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疇昔相期補被來,飯馀歸意類擠排。蘋風(fēng)蘿月孤清夜,僅見山間結(jié)夏齋。
- 賞花昨日新園去看花,路邊郎女阿誰家??窜噷汃R相追逐,笑語歸來日未斜。
- 和高平朱(一作米)參軍思歸作髯參軍,髯參軍,身為北州吏,心寄東山云。坐見萋萋芳草綠。遙思往日晴江曲。刺船頻向剡中回,捧被曾過越人宿。花里鶯啼白日高,春樓把酒送車螯??窀韬脨厶张頋?,佳句唯稱謝法曹。平生樂事多如此,忍為浮名隔千里。一雁南飛動客心,思歸何待秋風(fēng)起。
- 送溪堂方先生五世孫觀歸馬金河南遷漢歙東鄉(xiāng),遷歙西鄉(xiāng)自有唐。溪老堂堂首科級,茅田亹亹冠文場。考亭郢鄂桑梓友,孝廟乾淳鴛鷺行。五世賢孫吾獲識,根源同是洛陽方。
- 過龍灣五王閣訪友人不遇野橋秋水落,江閣暝煙微。白日又欲午,高人猶未歸。青林依古塔,虛館靜柴扉。坐久思題字,翻憐柿葉稀。
- 復(fù)留侯從效問南漢劉巖改名龑字音義伏羲布初畫卦,布蒼氏乃制布字。點畫布有偏旁,陰陽貴協(xié)比。古者不嫌名,周公始稱諱。始諱猶未酷,后習(xí)轉(zhuǎn)多忌?;蛟?,或變文回避。濫觴久滋蔓,傷心日益熾。孫休命子名,吳國尊王意。單莔雨升僻,壹臣昷蔜稱異。梁復(fù)踵已非,時亦跡舊事。耑免杰自其一,蜀闖是其二。鄙哉化晵名,陋矣麥黃耑義。大唐有天下,武后擁神器。私制迄無取,古音實相類。歷壎乙囝星,□忠厓□埊?!鯂蠹皶住?,作史難詳備。唐祚值傾危,劉龑懷僭偽。吁嗟毒蛟輩,睥睨飛龍位。龑巖雖同音,形體殊乖致。廢學(xué)愧未弘,來問辱不棄。奇字難雄博,摛文伏韓智。因誦鄙所聞,敢布諸下吏。
- 城陽公主卜繇二火皆食,始同榮,末同戚。
- 菩薩蠻(十五夜,昌甫約賦,寄劉簿)聚星亭下書堂水。冬來欲問梅花使。圭撮是何官。人間有底難。章泉詞和去。交道元如故。轉(zhuǎn)眼歲將窮。溪頭鶴發(f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