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醇無醨,粹行瑩不皰
出自宋代王令《客杭思李常伯滿粹翁及衡父子權(quán)因寄此》: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樂。
聞吳富山水,思往頗計校。
脫身東南來,見實與聞效。
吳之山棱棱,吳水清不撓。
豈無適之徑,以可泳以棹。
而獨何為然,反門自閑罩。
念我西北州,數(shù)子吳莫較。
正心醇無醨,粹行瑩不皰。
遞言張圣賢。
賡口唱弟孝。
大非友宜當(dāng),實可師而效。
我愚不敢望,時以管覘豹。
進(jìn)如暗赴明,退必丑厭貌。
自恥以別白,疾匝天地趠。
坐思朝成癡,夢遇夜不覺。
山水雖素喜,實不如誨教。
鳴呼何時歸,作詩以自鬧。
注釋參考
正心
(1).謂使人心歸向于正。語出《禮記·大學(xué)》:“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漢 董仲舒 《士不遇賦》:“雖矯情而獲百利兮,復(fù)不如正心而歸一善?!?宋 司馬光 《交趾獻(xiàn)奇獸賦》:“吾聞古圣人之治天下也,正心以為本?!?/p>
(2).公正無私之心。《管子·任法》:“臣有所愛而為私賞之,有所惡而為私罰之,倍其公法,損其正心,專聽其大臣者,危主也?!?/p>
王令名句,客杭思李常伯滿粹翁及衡父子權(quán)因寄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