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恭治中牟
袁安聞之,疑其不實,陰使人往視之。
隨恭行阡陌,俱坐桑下。
有雉過,止其旁,旁有兒童。
其人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雛,不得捕。
其人訝而起,與恭決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績也。
今蝗不犯境,此一異也;愛及鳥獸,此二異也;童有仁心,此三異也。
久留徒擾賢者耳,吾將速反,以狀白安。
”
翻譯和注釋
譯文
魯恭擔任中牟縣令,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罰的方式。朝中大官袁安聽說這件事,懷疑它不是真的,暗地里(私下)派人到中牟縣去視察。那人與魯恭走在田間小路上,一起坐在桑樹下。有一只野雞經(jīng)過,在他們旁邊停下,旁邊有一個小孩。那個人說:“你為什么不把它抓???”那個小孩說野雞還是幼雞,不能抓。那人很驚訝,對魯恭辭別說:“我此次前來,是要檢查你的政績的。蝗蟲不犯縣境,這是我看到的第一個現(xiàn)象;愛護鳥獸,這是第二個現(xiàn)象;小孩也懷有仁愛之心,這是第三個現(xiàn)象。我久留只會打擾賢者。我將快速返回,把情況報告袁安?!?/p>
注釋
為:擔任
中牟令:中牟縣的縣官
雉:俗稱野雞
德化:用道德感化
任:用
陰:暗中
使:派
阡陌:田間小路
止:停止
方:才
得:能夠
訝:驚訝
今:現(xiàn)今
犯:侵犯
境:邊境
及:關(guān)聯(lián)
徒:只,只會
耳:罷了
將:將要
反:通“返”,返回
狀:情況
白:告訴
異:過人之處
魯恭治中牟問答
問:《魯恭治中牟》的作者是誰?
答:魯恭治中牟的作者是范曄
問:魯恭治中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魯恭治中牟是南北朝的作品
問: 魯恭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罰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 魯恭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罰 出自 南北朝范曄的《魯恭治中牟》
問: 魯恭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 魯恭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罰 的下一句是 袁安聞之,疑其不實,陰使人往視之。
問:出自范曄的名句有哪些?
答:范曄名句大全
- 耿天騭許浪山千葉梅見寄聞有名花即謾栽,殷懃準擬故人來。故人歲歲相逢晚,知復(fù)同看幾度開。
- 歸崑山省親別太學(xué)同舍菽水年來屬未涯,羞騎款段出京華。漲塵面旋風(fēng)頭緊,綺照支離日腳斜。掠過短莎驚脫兔,踏翻紅葉鬧歸鴉。不堪回首孤云外,望斷淮山始是家。
- 青玉案(閑居)萬紅梅里幽深處。甚杖屨、來何暮。草帶湘香穿水樹。塵留不住。云留卻住。壺內(nèi)藏今古。獨清懶入終南去。有忙事、修花譜。騎省不須重作賦。園中成趣。琴中得趣。酒醒聽風(fēng)雨。
- 詩一首天寒霜落雁來棲,歲晚川空雁不歸。江海一身多少事,清風(fēng)明月我沾衣。
- 又次韻五首心知公及暮春歸,猶自思公腸九回。門外春流已如黛,行看飛騎過橋來。
- 南征圣皇神武志規(guī)恢,南國胡為貢未來。銅柱地荒云隔斷,珠崖天盡雁飛回。秋風(fēng)曾見秦師出,曉日今聞漢詔哀。中國有人終慕化,且看萬象樂春臺。
- 招隱亭層崖壓西城,半空矗孤峭。何人結(jié)斯宇,想見胸次妙。叢林開蒙密,江山得樞要。拂拂幽草香,嘖嘖群鳥叫。我作謝公屐,來學(xué)阮生嘯。披襟待涼吹,停杯延落照。永嗟區(qū)中人,嗜慾昏九竅。誰賦招隱辭,此病政難療。我亦裹青衫,挽首入選調(diào)。平昔志萬里,自省成大笑。才術(shù)幸無取。曷不返耕釣。雄飛或有時,一拜蒲車詔。
- 題孫廷玉藏李仲賓墨竹仲賓筆底招君子,廷玉胸中敬正人。更著紫陽虛叟句,兩公炯炯見精神。
- 愛日絕妙茅齋對竹林,少年日月直千金。殷勤好與此君約,不許空移不寸陰。
- 秋來益覺頑健時一出游意中甚適雜賦五字旬日雨頻作,一年秋又殘。光陰不少貸,懷抱若為寬?小甕聊尋醉,疏砧已戒寒。定知清夜夢,又過石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