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
追歡成杳靄,寄詠苦逡巡。
湖水與濠接,岸亭將寺鄰。
艷花簪舞髻,弱藻罥垂緡。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惲蘋。
何嘗煩幾案,自得去埃塵。
縱語曾忘倦,從游未覺頻。
賦詩高壓古,下筆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終知夢是因。
廣騷常慕屈,感遇亦希陳。
借問摛詞者,當時別乘人。
喜公移幕府,連常二州春。
注釋
【原題】:
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且將有宛丘之命
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問答
問:《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的作者是誰?
答: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的作者是梅堯臣
問: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是宋代的作品
問:物景有先后,春工無舊新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物景有先后,春工無舊新 出自 宋代梅堯臣的《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
問:物景有先后,春工無舊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物景有先后,春工無舊新 的下一句是 追歡成杳靄,寄詠苦逡巡。
問:出自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
答:梅堯臣名句大全
- 送伊闕鄭著作君年已艾服,沿牒困風塵。硎新始發(fā)刃,鳴晚逾驚人。毋辭滯下邑,姑欲慰斯民。此路塵車往,明年郊雉馴。恨乏雙鳧舄,從子伊水濱。
- 詠梅嶺南十月春漸回,妍暖先到前村梅。問君何處識此妙,一枝冷艷隨霜開。長江凜凜欲崩岸,乃見好事多墻隈。初疑滲漉入瘴霧,更恐寂寞埋煙煤。微風不動暗香遠,淡月入戶空徘徊。坐看粉黛化膻惡,豈但桃李成輿臺。我行萬里厭窮獨,疾病未已心先灰。對此不覺三嘆息,恐是轉(zhuǎn)側(cè)同南來。異鄉(xiāng)久處少意緒,破壁相對無根荄。古來寒士每如此,一世埋沒隨蒿萊。遁光藏德老不耀,肯與世俗相追陪。輪囷離奇多見用,犧尊青黃木為災(zāi)。含毫吮墨去顏色,況自不必須穿裁。歲窮路遠莫惆悵,此去保無蜂蝶猜。
-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聞鶯,與大兒議秋涼暑氣朝來掃地空,南風畢竟讓西風。秋生楚尾吳頭外,涼殺天涯地角中。萬疊山連千澗水,雙行纏伴一郫筒。初程道是窮忙著,且宿東山東復(fù)東。
- 項似道眉子硯新安硯石舊多奇,硯入黃扉得所歸。呵水浮云尤物視,傳衣半夜偉人知。坡仙為欠十眉詠,李及何妨一硯持。堪笑泉田老居士,無端渾沌盡新眉。
- 論語十二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稙檎纷釉唬骸皽毓识拢梢詾閹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稙檎纷釉唬骸百t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队阂病纷釉唬骸帮埵枋筹嬎?,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妒龆纷釉唬骸叭诵校赜形?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蹲雍薄纷釉唬骸叭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蹲雍薄纷酉脑唬骸安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薄蹲訌垺?/div>
- 方推官寄新茶
采摘東溪最上春,壑源諸葉品尤新。龍團貢罷爭先得,肯寄天涯主諾人。- 關(guān)山月
霜下月色白,沙飛月色黃。征人此暴露,未有不辛傷。滿野髑髏骨,依山魚雁行。祁連與瀚海,慘淡更蒼茫。- 呈林子方運使四首
憶自梧州別,懷茲下榻勤。寸心長炯炯,尺素每云云。遠地必迂報,高情真薄云。百年公幾見,五十我無聞。- 答楊奉禮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賓。不見三四日,曠若十馀旬。臨觴獨無味,對榻已生塵。一詠舟中作,灑雪忽驚新。煙波見棲旅,景物具昭陳。秋塘唯落葉,野寺不逢人。白事廷吏簡,閑居文墨親。高天池閣靜,寒菊霜露頻。應(yīng)當整孤棹,歸來展殷勤。- 戲書客舍
已去光陰挽不回,漸驚老態(tài)逼人來。決河猶有方堪塞,脫發(fā)應(yīng)無術(shù)可栽。圯戌寶藏惟檄草,南游稛載是詩材。客愁何物禁當?shù)?,聊向旗亭買一杯。 - 方推官寄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