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問答
問:《蓼花》的作者是誰?
答:蓼花的作者是宋伯仁
問:蓼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蓼花是宋代的作品
問:秋到梧桐我未宜,蓼花何事已先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秋到梧桐我未宜,蓼花何事已先知 出自 宋代宋伯仁的《蓼花》
問:秋到梧桐我未宜,蓼花何事已先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秋到梧桐我未宜,蓼花何事已先知 的下一句是 朝來數(shù)點西風(fēng)雨,喜見深紅四五枝。
問:出自宋伯仁的名句有哪些?
答:宋伯仁名句大全
-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陶令生涯漉酒巾,門前種柳萬條新?;ń翊底髋钊R雪,曲舊得於關(guān)塞人。應(yīng)與殘紅閑是伴,不隨舞蝶去爭春。可憐輕質(zhì)都無定,一落銀河莫問津。
- 與時敘、現(xiàn)老納涼池上,時敘誦新詞甚工會心不在遠(yuǎn),頃步便得之。長風(fēng)吹月來,清影落半池。屋頭見木葉,玲瓏剪琉璃。紅塵絆兩足,大笑兒輩癡。老禪挽我游,高論方軒眉。潘郎忽鼎來,談詩解人頤。晚誦云髻篇,濯濯余春姿。想見篇中人,清潤如君詩。笑我兩枯木,獨與三冬期。
- 前漢門平津侯儒素逢時得自媒,忽從徒步列公臺。北辰如不延吾輩,東閣何由逐汝開。
- 歸剡五首天地寬閑鼓角疎,江南煙景憶當(dāng)初。乍歸故里仍如客,偏愛滄洲不為魚。草木有心知雨露,樓臺回首作丘墟。夕陽詠罷餐秋菊,又放青山入弊廬。
-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群…以寄之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云。離居盈寒暑,對此長思君。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夢魂雖飛來,會面不可得。疇昔在嵩陽,同衾臥羲皇。綠蘿笑簪紱,丹壑賤巖廊。晚途各分析,乘興任所適。仆在雁門關(guān),君為峨眉客。心懸萬里外,影滯兩鄉(xiāng)隔。長劍復(fù)歸來,相逢洛陽陌。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煩。迷津覺路失,托勢隨風(fēng)翻。以茲謝朝列,長嘯歸故園。故園恣閑逸,求古散縹帙。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畢。人生信多故,世事豈惟一。念此憂如焚,悵然若有失。聞君臥石門,宿昔契彌敦。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高風(fēng)起遐曠,幽人跡復(fù)存。松風(fēng)清瑤瑟,溪月湛芳樽。安居偶佳賞,丹心期此論。
- 大酺正夕陽間,秋光淡,鴛瓦參差華屋。高低簾幕迥,但風(fēng)搖環(huán)珮,細(xì)聲頻觸。瘦怯單衣,涼生兩袖,零亂庭梧窗竹。相思誰能會,是歸程客夢,路諳心熟。況時節(jié)黃昏,閑門人靜,憑欄身獨。歡情何太速。歲華似、飛馬馳輕轂。謾自嘆、河陽青鬢,苒苒如霜,把菱花、悵然凝目。老去疏狂減,思墮策、小坊幽曲。趁游樂、繁華國?;厥谉o緒,清淚粉于紅菽。話愁更堪剪燭。
- 以梅饋晁深道戲贈二首渴夢吞江起解顏,詩成有味齒牙間。前身鄴下劉公干,今日江南庾子山。
- 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雨過桃花盡處源,庭前新綠長芳蓀。目前點檢燕支篆,手汲清泉洗著樽。
- 深靜堂渡水穿云特地來,虛堂深靜絕塵埃。泉流舍下蒲萄色,山作人間翡翠堆。解籜娟娟新竹長,弄香細(xì)細(xì)雜花開。重惟勝餞難為詠,況我初無錦繡才。
- 寶應(yīng)二三進(jìn)士見送乞詩少喜功名盡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嶇。草廬有客歌梁甫,狗監(jiān)無人薦子虛。解玩山川消積憤,靜忘歲月賴群書。慚君枉蓋如平昔,不笑謀生萬事疏。
- 榮柯堪歡蟻,飽露可憐螓——— 王洋寄題韓勉夫枝巢
- 月篩窗幌好風(fēng)生,病眼傷風(fēng)淚欲傾——— 朱淑真春日雜書十首 其七
- 一事卻須常自勉,勿容凡子得同游。——— 陸游表侄江坰種竹名筠坡來求詩
- 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王安石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
- 手持新歲酒,空繞落梅行——— 趙崇嶓立春日舟次藕池阻雪有懷
- 雁足不來,馬蹄難駐,門掩一庭芳景——— 徐伸轉(zhuǎn)調(diào)二郎神·悶來彈鵲
-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蘇軾水調(diào)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 曉夢初回,余酲未解,月明猶掛疏桐。——— 許有壬金菊對芙蓉
- 別后莫裁馳戀意,寄梅須帶雪枝苔——— 董嗣杲陳石泉送詩走筆次韻
- 洞天真?zhèn)H昔曾逢,西岳今居第幾峰。——— 司空圖送道者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