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鎮(zhèn)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
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
長江萬里,難將此恨流去。
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
燕子歸來,雕梁何處,底事呢喃語。
最苦金沙,十萬戶盡,作血流漂杵。
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zhí)敗?br>
注釋
白云:元朝人以白云喻親友。
江口:蘄水在蘄州城流入長江的地方。
金沙:即金沙湖,在州東十里,又名東湖。此代指蘄州。
杜宇:傳說中的古蜀國國王,死后化作鵑鳥,每年春耕時節(jié),子鵑鳥鳴,蜀人聞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鵑鳥為杜鵑。一說因通于其相之妻,慚而亡去,其魂化作鵑鳥,后因稱杜鵑為“杜宇”。
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問答
問:《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的作者是誰?
答: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的作者是王瀾
問: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是宋代的作品
問: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憑高遠望,見家鄉(xiāng)、只在白云深處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憑高遠望,見家鄉(xiāng)、只在白云深處 出自 宋代王瀾的《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問:憑高遠望,見家鄉(xiāng)、只在白云深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憑高遠望,見家鄉(xiāng)、只在白云深處 的下一句是 鎮(zhèn)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
問:出自王瀾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瀾名句大全
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賞析
這是一篇懷鄉(xiāng)之作。
上片直抒鄉(xiāng)愁。作者家鄉(xiāng)被金兵大肆屠殺,掠奪一空,自己逃難在外,想起家鄉(xiāng)便痛心疾首,黯然神傷。起首以“憑高遠望”發(fā)端,看到的只是白云茫茫,一片縹緲,對家鄉(xiāng)刻苦的思念使他日夜思歸,但家鄉(xiāng)已為敵人所占,有家難回,白白辜負了子規(guī)殷勤地勸告“不如歸去”。當他正在新亭為思鄉(xiāng)而凄然流淚時,亭外雨聲瀟瀟,更添悲涼。他把目光轉(zhuǎn)向眼前之景:國破家亡,其恨無窮。這滾滾東流的江水,也難流盡家國之恨,語極沉重,情極悲痛,活繪出一個失去家國的流亡者悲愴的形象。
下片以“遙想”二字發(fā)端,寫自己的思緒又回到了家鄉(xiāng)。那里江口依舊,該是到了鳥啼花謝的時候吧?可現(xiàn)在卻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怎不令人傷感!“燕子”三句,他想象不懂人間之事而照常回家的燕子,找不到舊巢后,十分疑惑呢喃而語。作者選取典型事物,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蘄州被敵人破壞的情景。語雖平淡卻感人至深。“最苦”三句,作者壓抑不住痛失家國的憤怒,直接寫出蘄州城破的慘狀。富庶的蘄州,十萬戶之多的人口都被殺盡,生靈涂炭,血流成河,這里雖運用了夸張的手法,但也是寫實,揭露和控訴了金兵慘無人道的罪行。正因為如此,作者由對家鄉(xiāng)刻骨的思念,再到對敵的憤怒,最后上升為報仇雪恨的決心和壯志。結(jié)尾二句“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zhí)敗?,是力量、是誓言,也是必勝的信念,二句振起全詞,壯志凌云,鏗鏘有力,是被踐踏被蹂者奮起反抗而發(fā)出的最強音和最高音。
-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東山有謝安,枉道降鳴鑾。緹騎分初日,霓旌度曉寒。云蹕巖間下,虹橋澗底盤。幽棲俄以屆,圣矚宛馀歡。崖懸飛溜直,岸轉(zhuǎn)綠潭寬。桂華堯酒泛,松響舜琴彈。明主恩斯極,賢臣節(jié)更殫。不才叨侍從,詠德以濡翰。
- 留別東郡諸僚友空府同來賢大夫,短亭門外即長途。不辭爛醉尊前倒,明日此觀重得無。
- 頌證道歌證道歌百獸聞之皆腦裂,穿山透石魔群折。夜來依舊卓長空,飽清風,漱明月。
- 酹江月(壽漕使)漢庭用老,想君王也憶、潛郎白首。底事煌煌金玉節(jié),奔走天涯許久。江右風流,湖南清絕,更借詩翁手。明年七十,人間此事希有。固是守得堂間,魴齋亭下,要稱歸來柳。上恐夜深□賈傅,便有鋒車迎候。壽岳峰前,壽星池畔,且壽長沙酒。期頤三萬,祖風應管依舊。
- 太湖叟細槳輕船賣石歸,酒痕狼藉遍苔衣。攻車戰(zhàn)艦繁如織,不肯回頭問是非。
- 綠珠怨從來上臺榭,不敢倚闌干。零落知成血,高樓直下看。
- 秋夜宿瑞象寺寫懷秋高天宇肅,草際霜華冷。明月流清光,徘徊薜蘿影。予抱千古懷,其將為誰騁。興衰感人事,代謝悲流景。長歌紫芝篇,醉臥赤松徑。斯亦聊且娛,榮華非所競。
- 浣溪沙輕屜來時不破塵。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應得撞腮春。夜短更難留遠夢,日高何計學行云。樹深鶯過靜無人。
- 過胡駱坑二首已被山寒病老身,車徒溪涉更艱勤。霧皆成點元非雨,日出多時未脫云。猿烏一聲人不見,松杉四塞徑無痕。十分晴暖儂何福,肯借曦光三五分。
- 和陳擇之春日四絕花落花開總可憐,嶠南亦復好風煙。雨余起我故園夢,漠漠浮鷗水拍天。
- 昔與南陽太守行,車騎休時訪庭柏——— 梅堯臣己卯歲紫微謝公赴南陽過葉縣陪游興慶精舍題
- 匡床睡起渾無語,一握薰風入五弦——— 趙伯溥初夏遣悶三絕
- 玉裝庭樹三番白,花間江梅六出開——— 陳文蔚十二月十二日踏雪度崧嶺
- 綠楊垂線草鋪茵,觸處煙光舉眼新——— 丁謂公舍春日
- 往事真涂炭,寒心劇刺芒——— 祖無擇依韻和登州推官張同年之梁山
- 海風吹屋亂疏更,花結(jié)燈昏背短檠——— 鄭剛中秋夜聞雨
- 風清月白興不淺,斗轉(zhuǎn)參橫夜未央——— 李洪八月十八夜月有懷伯封
- 奸魂偃月忌吳黃,正氣難摧百煉剛——— 趙汝騰題永陽文獻錄
- 滿庭嫩碧,漸密葉迷窗,亂枝交路——— 王沂孫掃花游(前題)
- 便是鸞穿也微動。——— 蔣捷洞仙歌
- 9表面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