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鼠賦
蘇子夜坐,有鼠方嚙。拊床而止之,既止復(fù)作。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聲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fā)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嚙也,而遽死也?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于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于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于一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于處女,烏在其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為多學(xué)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嚙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蠆,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覺。使童子執(zhí)筆,記余之作。
翻譯和注釋
蘇子在夜里坐著,有只老鼠在咬(東西)。蘇子拍擊床板,聲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響起一次。(蘇子)命令童子拿蠟燭照床下,有一個空的袋子,老鼠咬東西的聲音從里面發(fā)出。童子說“啊,這只老鼠被關(guān)住就不能離開了。”(童子)打開袋子來看里面,里面靜悄悄的什么聲音也沒有。(童子)舉起蠟燭來搜索,發(fā)現(xiàn)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驚訝地說:“老鼠剛才是在叫的,怎么會突然死了呢?那剛才是什么聲音,難道是鬼嗎?”(童子)把袋子翻過來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蘇子嘆了口氣說:“真是奇怪啊,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關(guān)在袋子里,袋子很堅固、老鼠不能夠咬破的。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夠咬的時候咬破袋子,用假裝咬袋子聲音來招致人來;在沒有死的時候裝死,憑借裝死的外表求得逃脫。我聽說生物中沒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馴服神龍、刺殺蛟龍、捉取神龜、狩獵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然后主宰他們,最終卻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這只老鼠的計謀中,吃驚于老鼠從極靜到極動的變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
?。ㄎ遥┳聛?,閉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對我說“你只是多學(xué)而記住一點知識,但還是離‘道’很遠。你自己心里不專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擾、左右,所以一只老鼠發(fā)出叫聲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幫它改變困境。人能夠在打破價值千金的碧玉時不動聲色,而在打破一口鍋時失聲尖叫;人能夠搏取猛虎,可見到蜂蝎時不免變色,這是不專一的結(jié)果。這是你早說過的話,忘記了嗎?”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于是命令童子拿著筆,記下了我的文章。
注釋
黠:狡猾。
嚙:咬。
拊:拍。
止:使……停止
橐(tuó):袋子。
嘐(jiāo)嘐聱(áo)聱: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聲音。
見閉:被關(guān)閉。見:被 。
發(fā):打開。
索:搜索。
穴:咬洞,這里作動詞用。
致:招引。
擾龍伐蛟:擾,馴服。伐,擊,刺殺。此處指“擒”。
登龜狩麟:登,捉取。狩,狩獵。
君:統(tǒng)治,這里作動詞用。
見使:被役使。
墮:陷入。
脫兔于處女:起初像處女一樣沉靜(使敵方不做防備)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樣突然行動,使對方來不及出擊,這里指老鼠從靜到動的突變。
烏:何,哪里。
蠆(chài):蝎子。
俛(fǔ):俯下身子。
黠鼠賦問答
問:《黠鼠賦》的作者是誰?
答:黠鼠賦的作者是蘇軾
問:黠鼠賦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黠鼠賦是宋代的作品
問:蘇子夜坐,有鼠方嚙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蘇子夜坐,有鼠方嚙 出自 宋代蘇軾的《黠鼠賦》
問:蘇子夜坐,有鼠方嚙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蘇子夜坐,有鼠方嚙 的下一句是 拊床而止之,既止復(fù)作。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黠鼠賦賞析
本文是蘇軾少年時代寫的一篇詠物賦。它寓哲理于趣味之中,可以使讀者于詼諧的敘述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它就一只老鼠在人面前施展詭計逃脫的事,說明一個道理:人做事心要專一,才不至于被突然事變所左右?!恩锸筚x》,看其表面題旨當(dāng)是通過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機狡猾脫逃的日常小事,來說明人即使聰明,也須將自身與自然萬物合一,否則將“見使于一鼠”的道理。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應(yīng)該將自身與自然萬物合一,避免將兩者區(qū)分開來,而游於萬物之外。
第一段敘黠鼠橐中嚙咬及墜地逃走的始末。在這一段里,作者賦鼠之黠是虛實相因,老鼠出場不多,直賦其形的只是裝死、逃跑,但是老鼠之黠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正是通過它的對立面——人來完成的。作者賦鼠之黠,穿插寫人,不僅使文章生氣勃勃,跌宕起伏,意趣橫生,無呆板之跡,更重要的是為詠物寓理做了開拓。
第二段通過分析老鼠騙人逃脫的伎倆,寫作者悟出鼠的狡滑,感慨身為萬物之靈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騙。這一段于全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說該文是蓄理于敘事之中,這一段則是由敘事轉(zhuǎn)入說理的橋梁,它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先是由老鼠的行動推想它的動機,足以說明老鼠之“黠”;接著又從人能降四物,可見人比老鼠要高明,但卻遭到老鼠的暗算。這就不得不叫作者步水溯源,于是就自然地過渡到下面推原一段,而且顯得天衣無縫。
第三段寫人為物所用的原因,在于志不凝,心不專。揭示中心:自己不能與自然萬物合一,反而受外物左右,這是人被老鼠欺騙的真正原因。這一段是全篇重點之所在。也就是說,作者賦鼠的真正目的在于此。前人談古文的寫作時,談到“小題大作法”。就以此篇為例,也正是因為一只老鼠引起了一番哲理的闡發(fā)。最后兩句交待了 《黠鼠賦》的寫作由來,是有感而發(fā),即事成篇。在收筆之處,作者以平淡之語寫來,雖語樸而情真,綰合敘事之始末。從文章布局來看,于人物也有必要的交代,顯得特別嚴(yán)謹(jǐn)。結(jié)穴處,我們看到蘇子、童子為黠鼠而忙碌,與題目 《黠鼠賦》 又息息相關(guān)。
此賦文字簡短,僅有二百八十余字。但卻洋溢著濃厚的情趣,又滲透著深永的哲理。讀之若身臨其境,看到了老鼠的一次精彩表演,又好象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哲學(xué)課,真可謂“趣幽旨深”,蓄理在中,耐人尋味。就其思想內(nèi)容來講,已遠遠超出賦鼠本身。它借一只黠鼠利用人的疏忽,狡猾地逃脫的日常小事,引出了一番議論。從而 說明一個道理:最有智慧的人類,倘能精神集中,發(fā)揮智力,便能搏猛虎,役萬物;如果精力分故,懈怠疏忽,就難免不”見使一鼠“,變色于蜂蠆。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最為突出的特點是:趣幽旨深。讀此賦,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很有情趣。既有如讀寓言的一覽欲盡的吸引力,又能啟發(fā)一個人的推理動機。文章的布局結(jié)構(gòu)也很有特色,首先是敘事與說理的密切結(jié)合,敘事為說理張本;其次是人、鼠活動穿插其間,使文情錯落,不直不板。
- 有感呢喃燕賀廈,嘹嚦鴻漸磐。戀主江南暖,來賓塞北寒。炎涼有變易,去就無留難。勿嫌烏鵲噪,朝朝止屋端。
- 寄禪月大師龍華咫尺斷來音,日夕空馳詠德心。禪月字清師號別,壽春詩古帝恩深。畫成羅漢驚三界,書似張顛直萬金。莫倚名高忘故舊,曉晴閑步一相尋。
- 郊廟歌辭。周郊祀樂章。福順樂昊天成命,邦國盛儀。多士齊列,六龍載馳。壇升泰一,樂奏咸池。高明祚德,永致昌期。
- 元宵薇山內(nèi)弟酒邊五首日星明概朝廷福,煙火安和田里豐。此是古今真樂事,夜鐙何用扇淫風(fēng)。
- 對雨贈李主簿、高秀才邐迤曙云薄,散漫東風(fēng)來。青山滿春野,微雨灑輕埃。吏局勞佳士,賓筵得上才。終朝狎文墨,高興共徘徊。
- 再和病起韻答曹仲明愛我空城美疢休,未蒙鍼砭若為瘳。齒疏發(fā)脫真無用,語澀行遲見寡尤。稍善知醫(yī)似高子,敢云稱病學(xué)留侯。徑煩曹植波瀾句,一為元微破隱尤。
- 哭孫明復(fù)殿丞三首舊業(yè)居?xùn)|岱,中年謁紫庭。要涂無往跡,至死守殘經(jīng)。詔許求遺稿,朋鄰與葬銘。世人無怪我,涕淚為之零。
- 贈談命嚴(yán)叔寓平時已秉班揚筆,暇處不妨甘石經(jīng)。吾里忻傳日邊信,君言頻中斗杓星。會稽夫子馀詩禮,巴蜀君平舊典型。歷歷周天三百度,更參璿玉到虞廷。
- 題樂平寺名藍占幽寂,花木深禪房。開軒俯芳流,竹風(fēng)終日涼。謂此已勝絕,坐可雄諸方。誰知槿籬外,古木郁蒼蒼。下有湍激漳,珠玉鳴瑯珰。何當(dāng)開松門,兩岸安石床。盡發(fā)溪山奇,枕流挈其芳。他年我重來,君子留徜徉。
- 海棠花放簡馮元咨二首游絲無賴小庭空,夢想君家合樹紅。曾向西川親畫得,舉家終日看屏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