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悄悄地倚欄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著秋色消逝于天邊。秋天的傍晚,景色蕭瑟凄涼,真讓人興發(fā)宋玉悲秋之嘆。輕風拂過水面,白蘋花漸漸衰殘,涼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樹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襲,葉子已片片枯黃。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傷。我的故朋舊友,不知你們都在何方?眼前所見只有一望無際的秋水,煙霧迷茫。
文人的雅集,縱情的歡宴,如今仍歷歷在目,令人難忘。離別后辜負了多少風月時光,斗轉星移,都只為你我相距遙遠,天各一方。海是如此之遙,山是如此之遙,相逢相會不知何處何年?讓人感到凄苦彷徨。想那雙雙飛去的燕子,難以靠它給故友傳音送信;企盼故友歸來,遙指天際蒼茫,辨識歸來航船,誰知過盡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佇立,黯然相望,只見斜陽已盡,孤雁哀鳴聲仍在天際飄蕩。
注釋
玉蝴蝶,詞牌名。此調有小令及長調兩體,小令為唐溫庭筠所創(chuàng),雙調,上片四句,押三平韻,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韻,二十字,共四十一字。長調始于宋人柳永,又稱為“玉蝴蝶慢”,雙調,九十九字,平韻。亦有九十八字體。
雨收云斷:雨停云散。
蕭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埃嚎梢?。
宋玉悲涼:指宋玉《九辯》,引申為悲秋。宋玉《九辯》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蘋花:一種夏秋間開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傷:令人傷感。遣:使得。
文期酒會:文人們相約飲酒賦詩的聚會。期:約。
幾孤風月:辜負了多少美好的風光景色。幾:多少回。孤:通“辜”,辜負。風月:美好的風光景色。
屢變星霜:經過了好幾年。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稱一年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
瀟湘:湘江的別稱。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暮天:傍晚時分。
空:白白地。歸航:返航的船。
立盡斜陽:在傍晚西斜的太陽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陽落山。
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問答
問:《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的作者是誰?
答: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的作者是柳永
問: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是宋代的作品
問: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出自 宋代柳永的《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問: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的下一句是 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問:出自柳永的名句有哪些?
答:柳永名句大全
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賞析
這首詞以抒情為主,把寫景和敘事、憶舊和懷人、羈旅和離別、時間和空間,融匯為一個渾然的藝術整體,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望處雨收云斷”,是寫即目所見之景,可以看出遠處天邊風云變幻的痕跡,使清秋之景,顯得更加疏朗。“憑闌悄悄”四字,寫出了獨自倚闌遠望時的憂思。這種情懷,又落腳到“目送秋光”上。“悄悄”,憂愁的樣子。面對向晚黃昏的蕭疏秋景,很自然地會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詩人宋玉來?!巴砭笆捠瑁皠铀斡癖瘺觥?,緊接上文,概括了這種感受。宋玉的悲秋情懷和身世感慨,這時都涌向柳永的心頭,引起他的共鳴。他將萬千的思緒按捺住,將視線由遠及近,選取了最能表現(xiàn)秋天景物特征的東西,作精細的描寫?!八L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兩句,似乎是用特寫鏡頭攝下的一幅很有詩意的畫面:只見秋風輕輕地吹拂著水面,白蘋花漸漸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時節(jié),梧桐葉變黃了,正一葉葉地輕輕飄下。蕭疏衰颯的秋夜,自然使人產生凄清沉寂之感?!拜p”、“冷”二字,正寫出了清秋季節(jié)的這種感受?!疤O花漸老”,既是寫眼前所見景物,也寄寓著詞人寄跡江湖、華發(fā)漸增的感慨?!拔嗳~飄黃”的“黃”字用得好,突出了梧葉飄落的形象?!帮h”者有聲,“黃”者有色,“飄黃”二字,寫得有聲有色,“黃”字渲染了氣氛,點綴了秋景。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風、蘋花、月露、梧葉等秋日景物,用“輕”、“老”、“冷”、“黃”四字烘托,交織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圖,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鋪墊?!扒睬閭币痪?,由上文的景物描寫中來,由景及情,詞中是一轉折。景物描寫之后,詞人引出“故人何在,煙水茫?!眱删洌瘸猩蠁⑾?,又統(tǒng)攝全篇,為全詞的主旨?!盁熕C!笔敲悦啥豢杀M見的景色,闊大而渾厚,同時也是因思念故人而產生的茫茫然的感情,這里情與景是交織一起的。這幾句短促凝重,大筆濡染,聲情跌宕,蒼莽橫絕,為全篇之精華。
換頭“難忘”二字喚起回憶,寫懷念故人之情,波瀾起伏,錯落有致。詞人回憶起與朋友一起時的“文期酒會”,那賞心樂事,至今難忘。分離之后,已經物換星移、秋光幾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無心觀賞而白白地過去了?!皫坠隆保皩易儭?,言離別之久,旨加強別后的悵惘?!昂i熒竭b”句,又從回憶轉到眼前的思念?!盀t湘”這里指友人所之地,因不知故人何,故云“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寫不能與思念中人相見而產生的無可奈何的心情。眼前雙雙飛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傳遞消息的,以寓與友人欲通音訊,無人可托。盼友人歸來,卻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識歸航”。這句詞思念友人的深沉、誠摯的感情表現(xiàn)得娓娓入情??吹教祀H的歸舟,疑是故人歸來,但到頭來卻是一場誤會,歸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癡情。一個“空”字,把急盼友人歸來的心情寫活了。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頂點。詞人這里替對方著想,從對方著筆,從而折射出自己長年羈旅、悵惘不堪的留滯之情。
“黯相望”以下,筆鋒轉回自身。詞人用斷鴻的哀鳴,來襯托自己的孤獨悵惘,可謂妙合無垠,聲情凄婉?!傲⒈M斜陽”四字,畫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佇立夕陽殘照之中,如呆如癡,感情完全沉浸回憶與思念之中?!傲⒈M”二字言憑欄佇立之久,念遠懷人之深,從而使羈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現(xiàn)。
柳永這首詞層次分明,結構完整,脈絡井然,有效地傳達了詩人感情的律動。同時修辭上既不雕琢,又不輕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見奇,雋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賞。
- 洛下寓居秋館清涼日,書因解悶看。夜窗幽獨處,琴不為人彈。游宴慵多廢,趨朝老漸難。禪僧教斷酒,道士勸休官。渭曲莊猶在,錢唐俸尚殘。如能便歸去,亦不至饑寒。
- 題長慶四年歷日尾殘歷半張馀十四,灰心雪鬢兩凄然。定知新歲御樓后,從此不名長慶年。
- 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山城樹葉紅,下有碧溪水。溪橋向吳路,酒旗夸酒美。下馬此送君,高歌為君醉。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壘。空山三十年,鹿裘掛窗睡。自言隴西公,飄然我知己。舉酒屬吳門,今朝為君起。懸弓三百斤,囊書數(shù)萬紙。戰(zhàn)賊即戰(zhàn)賊,為吏即為吏。盡我所有無,惟公之指使。予曰隴西公,滔滔大君子。常思掄群材,一為國家治。譬如匠見木,礙眼皆不棄。大者粗十圍,小者細一指。楔橛與棟梁,施之皆有位。忽然豎明堂,一揮立能致。予亦何為者,亦受公恩紀。處士常有言,殘?zhí)敒槿?。常恨兩手空,不得一馬棰。今依隴西公,如虎傅兩翅。公非刺史材,當坐巖廊地。處士魁奇姿,必展平生志。東吳饒風光,翠巘多名寺。疏煙亹亹秋,獨酌平生思。因書問故人,能忘批紙尾?公或憶姓名,為說都憔悴。
- 是日自磻溪將往陽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不到峰前寺,空來渭上村。此亭聊可喜,修徑豈辭捫。谷映朱欄秀,山含古木尊。路窮驚石斷,林缺見河奔。馬困嘶青草,僧留薦晚飧。我來秋日午,旱久石床溫。安得云如蓋,能令雨瀉盆。共看山下稻,涼葉晚翻翻。
- 和吳龍圖韻五首洗竹斤斧從來到此稀,為撩疏密繞藩籬。已繁不用饒新筍,縱礙何妨惜舊枝。風外清音聞曲閣,月中寒影下方池。想公日在瑯玕徑,正是棠陰訟少時。
- 和立齋歲寒歌五章圣人體物兮萬世之訓,究厥后凋兮基於不競。使與春爭妍兮曷保常真,歲寒之知兮寧不謂性。
- 題崇福寺青山閣禪余無一事,冷面看青山。明月幾時有,白云終日閒。地虛塵不到,天遠手難攀。直下看人境,紛紛醉夢間。
- 震山巖鮮日媚晴靄,泉石閩融融。酒未醴於春,揖翠迎春風。坐映珪璧秀,六合開情悰。昔人袖全璞,傲睨追冥鴻。里閭味前塵,慨慕滋無窮。蓄蘊非一身,出處固異同。
- 郊外城市壓壓土,高原聊振衣。晚云多淺碧,秋樹半深緋。江氣雜輕靄,山光明落暉。因成求好景,更就野橋歸。
- 梅雪堂玄冬雪霰零,寒梅吐花白。皎皎冰玉姿,六出同一色。佳士開幽軒,於此心境悅。味澹志愈堅,冰霜勵高節(jié)。永言貞素心,千載共孤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