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天風吹我
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
屠狗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鄉(xiāng)親蘇小,定應笑我非計。
才見一抹斜陽,半堤香草,頓惹清愁起。
羅襪音塵何處覓,渺渺予懷孤寄。
怨去吹1|1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
兩般春夢,櫓聲蕩入云水。
翻譯和注釋
原序: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懷有賦,時予別杭州蓋十年矣。
譯文
天風浩蕩,將我吹落到這湖山之間,西湖的風景果然秀麗無匹。曾在北京渡過少年時代,此時回憶起在京華的生活,只覺得茫茫無際,感慨萬端。那點微末的功名職位,豈是我平生志向所在?要是我的老鄉(xiāng)蘇小小知道了,一定會笑話我生計安排失當。
在西湖游賞,只見斜陽半墜,湖堤上春草如茵,這般景色頓時惹起了我的愁思。我的理想何處可以覓得呢?徒然對著渺茫湖水寄托我的幽思。心中涌起愁思時以簫聲寄托愁怨,心中涌起狂俠之氣時則以談淪兵法來寄托豪情,這兩種情感都令人消魂。這兩種思緒都如春天的幻夢,隨著咿呀的搖櫓聲,在云水之間消散。
注釋
①湘月:詞牌名,即“念奴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雙調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韻,一韻到底,不甚拘平仄。
②壬申:指嘉慶十七年(1812年)。
③天風:即風,風行天空,故稱。
④果然清麗:真的是美麗極了。
⑤“曾是”句:謂作者從小隨父居北京。東華:京中有東華門。這里代指京城。生?。簭男?,自幼。
⑥屠狗功名:卑賤的人取得了極大的功名富貴。指漢初的樊噲?!妒酚洝しB滕灌列傳》載樊噲屠狗為業(yè),《后漢書》亦載中興二十八將中有屠狗者。功名:指這一年年初,作者由副榜貢生考充武英殿校錄。
⑦雕龍文卷:比喻善于修飾文辭,或刻意雕琢文字?!妒酚洝っ献榆髑淞袀鳌份d騶奭“頗采騶衍之術以紀文”,“齊人曰:談天衍,雕龍奭?!?br/>⑧鄉(xiāng)親蘇?。河庙n翃《送王少府歸杭州》“錢塘蘇小是鄉(xiāng)親”句。蘇?。杭刺K小小,南齊時錢塘名妓,才貌絕世,傾動一時。錢塘即杭州,作者稱其為鄉(xiāng)親。
⑨堤:指西湖白堤
⑩頓惹:一下子勾起了我的清愁。
?羅襪音塵:美人的音容、腳步。用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句意,指美人步履輕逸。
?“渺渺”句:《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蘇軾《前赤壁賦》:“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泵烀欤簶O目遠視。
?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吹簫可解怨憤,說劍可寄托狂氣,兩種做法都可以使人神思飛揚。
?兩般春夢:功名與文名都如春夢。
?櫓(lǔ):撥水使船前進之具。
參考資料:
1、孫文光,彭國忠.明清詞舉要: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第206頁 2、周建忠.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下冊: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第922頁 3、龔自珍著;侯榮榮解評.龔自珍集:三晉出版社,2008:第152頁
湘月·天風吹我問答
問:《湘月·天風吹我》的作者是誰?
答:湘月·天風吹我的作者是龔自珍
問:湘月·天風吹我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湘月·天風吹我是清代的作品
問:湘月·天風吹我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 出自 清代龔自珍的《湘月·天風吹我》
問: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 的下一句是 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
問:出自龔自珍的名句有哪些?
答:龔自珍名句大全
湘月·天風吹我賞析
該詞作于嘉慶十七年(1812),龔自珍由副榜貢生考充武英殿校錄,在此之前他屢試科舉而不中。三月,侍其父龔麗正離京出任徽州知府。四月,陪其母到蘇州探望外祖父,并與表妹結成伉儷。其后攜新婚之妻返回故鄉(xiāng)杭州。
開篇就點明了上述背景,但不說重游西湖,而是富有詩意地說成是“天風吹我”,墮落到“湖山一角”,構思新穎獨特,氣魄不同凡響。一個“吹”字也暗含了作者從遙遠的北國重歸故園的艱辛與喜悅。龔自珍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出生在浙江省仁和縣(今杭州),后隨家長期生活在京城?!霸菛|華生小客”即點出了從小旅居北京的情景,“東華”,以北京紫禁城東華門指代京城。“生小”,猶言小時,“客”指旅寄客居。自珍返回故里,已是21歲,雖說少年的時光不可追尋,但新婚燕爾、又值意氣奮發(fā)之時,本應是喜悅滿懷、春風得意,卻為何發(fā)出“回首蒼茫無際”的慨嘆?此正道出了作者長期蓄積的愁苦。龔自珍出身于官宦之家,外祖父段玉裁是著名的文字學家,自小鼓勵其“努力為名儒,為名臣”,并教其“以經說字,以字說經”,然而自珍所處的嘉慶、道光時期,政治極端腐朽,專制的封建制度使得中國出現“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的消沉面貌。自珍縱抱有李白一般的“相與濟蒼生”的遠大志向,但生不逢時,又不被重用,只做了一個??眻D書的小官吏,因而新婚的喜悅與重歸故園的激情都不能沖淡內心的苦悶。泛舟浩渺的西湖,茫茫天水間,更感自身的渺小與無為,一腔憂思只能融進“蒼茫無際”的湖光山色里。
下文接著寫出作者的憤懣?!巴拦饭γ?,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屠狗”,典出《史記·樊噲傳》:“舞陽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庇髦腹γ摗!暗颀埼木怼保侵笇ξ恼碌牡褡?。唐李賀《南園》詩即有“尋章摘句老雕蟲”之句。此句表達了作者雖然為官為文但同時又極其蔑視功名文名的矛盾心態(tài)。自珍自小就有遠大抱負,研究“天地東西南北之學”,“慨然有經世之志”,張祖廉在《定庵先生年譜外紀》中也談到他平素與人“縱談天下事,風發(fā)泉涌,有不可一世之意”。他不僅詩文崇尚李白,更以其“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的政治理想為人生目的。因而,做一個皓首窮經的書生,抑或是一個追逐世俗名利的庸碌之臣,皆非其平生所愿。然而他現在只能做尋章摘句的校錄官,因此他羞對故園,設想“鄉(xiāng)親蘇小”這位南齊錢塘名妓蘇小小也會嘲笑他無能無為。以紅粉佳人反襯心中的豪情與愁悶,使得詞作在雄奇中又生出幾分婉麗。
下片首句“才見一抹斜陽,半堤春草”承接上片而來,將抒情的筆墨又融入到對景致的刻畫上。“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龔自珍不寫西湖盛夏“十里荷花”的熱鬧與繁華,但偏偏寫斜陽、春草,正是由于其主體心理活動的衍射與觀照所造成的。景物自身是無悲喜的,其哀樂皆由人所致。時代的黑暗,心靈的苦悶,反映在作者的眼中西湖也是一片日薄西山、慘淡蕭條的景象。但作者接下來又岔開筆墨,寫了“羅襪音塵何處覓?渺渺予懷孤寄”一句?!傲_襪音塵”典出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指美人步履優(yōu)美輕盈,“渺渺予懷”語出屈原《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蘇軾《前赤壁賦》也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句子,描繪了一位渺無蹤影、遠在天際的美人形象。在這里,作者表面上寫思慕心中的戀人,實質卻是在抒寫自己的人生理想。以香草美人喻政治抱負的手法,自屈原開始已不鮮見,不過自珍借用得比較巧妙,不露痕跡,因而此句也并非岔開筆墨,實際上也是緊扣題旨的。“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消魂味”一句,是全詞的主題句,也是龔詞中的名句。
“蕭”、“劍”是龔自珍詩詞中出現頻率極高的兩個意象?!昂崱?、“劍”對舉的詩句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俯拾皆是。如《又懺心一首》:“來何洶涌須揮劍,去尚纏綿可付簫。”《秋心》:“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紀夢七首》:“按劍因誰怒?尋簫思不堪?!倍冻笈珒毫睢吩~中“沉思十五年事,才也縱橫,淚也縱橫,雙負簫心與劍名”的句子更是集中地道出了作者性格特征中極為矛盾然而又是和諧統(tǒng)一的兩面。“簫”是古典詩歌中極富脂粉味的意象,充滿兒女之間的相思柔情,寄寓著綿綿的幽思與哀怨,而“劍”又是極具陽剛之氣的兵器,象征七尺男兒的豪情壯志。一柔一剛,一張一弛,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龔自珍的思想是出入于儒俠之間的,他期盼積極入世,胸懷改革變法的宏圖遠志,但更多的時候卻又是孤獨悒郁的,常在佛學、音樂中尋找人生的寄托?!笆捫摹迸c“劍名”正是作者人生境遇的真實寫照,詩人曾在《漫感》一詩中訴說了這樣的心聲:“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卑竦摹昂嵚暋迸c狂放的“劍骨”也同時構成了龔詞綿麗而不消沉、豪放而不悲切的藝術風格,譚獻在《復堂日記》中因而說其詞“綿麗飛揚,意欲合周(邦彥)辛(棄疾)而一之”,可謂十分的切中肯契。
結句在激情的跌宕后,又復歸為平靜?!皟砂愦簤?,木虜聲蕩入云水”,“兩般春夢”當指的是“屠狗功名”與“雕龍文卷”兩種人生追求,在龔自珍的眼中,它們只是過眼的煙云,隨著槳櫓的搖曳聲搖蕩進蒼茫的湖水中,作者的夢幻與愁緒也在這樣的尾聲中飄向天水之間。該詞在揮之不去的悒郁與憂傷中結束,也暗示了作者在當時是無法尋找到符合人生理想的政治出路的。(梁慧)
- 宿包山楊明府宅今日到桐廬,登堂拜壽母?!酢酢酢酢?,□□□□□。人間富豪兒,吾事弗如汝。汝縱□□□,□□□□□。□□□□□,□□□□□。
- 贈吳門造箋剡藤光澤凈無瑕,搗杵工夫自一家。安得張顛醉狂筆,此中飛走活龍蛇。
- 羅漢樹稽首如來種,悲生末世中。枝枝成小果,葉葉現神能。海月分清影,天香逐曉風。愿惟迷已者,睹此出樊籠。
-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太里阿瘞豐城劍,才遇張華例發(fā)光。積世冤讎都掃卻,蟄龍銀匣襲珍藏。
- 范雎說秦王范雎至秦,王庭迎,謂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義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請?zhí)?。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竊閔然不敏?!本磮?zhí)賓主之禮,范雎辭讓?! ∈侨找姺饿?,見者無不變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宮中虛無人,秦王跪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庇虚g,秦王復請,范雎曰:“唯唯?!比羰钦呷! ∏赝貂赵唬骸跋壬恍医坦讶撕??” 范雎謝曰:“非敢然也。臣聞始時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于渭陽之濱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說而立為太師,載與俱歸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呂尚,卒擅天下而身立為帝王。即使文王疏呂望而弗與深言,是周無天子之德,而文、武無與成其王也。今臣,羇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陳者,皆匡君臣之事,處人骨肉之間。愿以陳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問而不對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誅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為臣患,亡不足以為臣憂,漆身而為厲,被發(fā)而為狂,不足以為臣恥。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賢而死,烏獲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處必然之勢,可以少有補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而晝伏,至于蔆水,無以餌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吳市,卒興吳國,闔廬為霸。使臣得進謀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終身不復見,是臣說之行也,臣何憂乎?箕子、接輿,漆身而為厲,被發(fā)而為狂,無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輿,漆身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后,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奸臣之態(tài),居深宮之中,不離保傅之手,終身闇惑,無與照奸,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賢于生也?!薄 ∏赝貂赵唬骸跋壬呛窝砸?!夫秦國僻遠,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廟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棄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無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無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 游三岳山疑是乘風到九天,不知身在此山巔。萬家攢簇炊煙底,一水縈紆去鳥邊。便學塵緣輕似羽,何妨詩意涌如泉。停杯更待林梢月,歸去家僮相未眼。
- 門里出身無位真人赤肉團,大千沙界著毛端。明明不借他家事,用處全功只個般。
- 小舟自紅橋之南過吉澤歸三山六月芙蕖正盛時,畫船長記醉題詩。世間好景元無盡,霜落荷枯又一奇。
- 樂府四首瑟瑟涼風來,妾身似秋扇。安得復炎熱,相攜不相厭。
- 郎宮湖亭郎官遺愛鑿成湖,李白題詩在昔初。春水浪翻驚野鷺,夏荷盤側戲游魚。冬風結凍凝青漢,秋月分光落碧虛。我愛四時風景好,買山來此創(chuàng)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