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645-14
山居問答
問:《山居》的作者是誰?
答:山居的作者是李咸用
問:山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山居是唐代的作品
問:山居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草堂書一架,苔徑竹千竿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草堂書一架,苔徑竹千竿 出自 唐代李咸用的《山居》
問:草堂書一架,苔徑竹千竿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草堂書一架,苔徑竹千竿 的下一句是 難世投誰是,清貧且自安。
問:出自李咸用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咸用名句大全
- 調(diào)笑令 此首與前一首原作一首,茲從律分為山峭。彩霞照。一顆神珠常吐耀。無窮瑞氣長籠罩。更有祥煙裊裊。三清專遣青童詔。報(bào)道無為功要。
- 點(diǎn)絳唇(祐陵問:所帶葫蘆如何不開口,對御作)小小葫蘆,生來不大身材矮。子兒在內(nèi)。無口如何怪。藏得乾坤,此理誰人會。腰間帶。臣今偏愛。勝掛金魚袋。
- 赤壁懷古新破荊州得水軍,鼓行夏口氣如云。千艘已共長江崄,百勝安知赤壁焚。觜距方強(qiáng)要一斗,君臣已定勢三分。古來伐國須觀釁,意突成功所未聞。
- 洪扇饋松野叔霜筠析絲豪,雪楮翦圭琬。涼颼生其間,懷袖覺清婉。賤子西北來,持此獻(xiàn)大阮。亦知秋氣深,為表別懷遠(yuǎn)。洪鈞轉(zhuǎn)二氣,暑極寒必返。君看千古日,未可異衰盾。霜雪雖云奪,篋笥亦何損。倘朋解慍功,來歲出未晚。
- 清心鏡 贈西虢醮眾,時強(qiáng)公病噎疾建齋筵,須省可。休羅列,看食重重堆*。本來要薦福求恩,卻招殃惹禍。強(qiáng)老先生還見麼。莫不是受用,於身太過。如今縱百味珍羞,眼相
- 點(diǎn)絳唇何處春來,試煩君向盤中看。韭黃猶短。玉指呵寒翦。犀箸調(diào)勻,更為雙雙卷。情何限。怕寒須暖。先酌黃金盞。
- 柳臨水送將歸,春風(fēng)折贈時。而今三丈樹,元是手中枝。
- 天仙子 苦熱六合似爐云似火。熱氣蒸肌煙霧鎖。此時那得羽翰生,冰壑過。風(fēng)巖坐。瀑布濺衣珠萬顆。未旱先愁愁怎躲。如在顛崖惟恐墮。急須霖雨慰蒼生,名譽(yù)播。江之左。誰在東山深處臥。
- 徐仲修寄詩次韻一枕邯鄣午夢醒,好風(fēng)吹信入軒欞。溟摶六月鵬先化,胎孕千年鶴已靈。氣囿陰陽元有數(shù),道超天地妙無形。何時共作緱山隱,滴露松蘿寫易經(jīng)。
- 九成宮蒼山入百里,崖斷如杵臼。曾宮憑風(fēng)回,岌嶪土囊口。立神扶棟梁,鑿翠開戶牖。其陽產(chǎn)靈芝,其陰宿牛斗。紛披長松倒,揭山蘗怪石走。哀猿啼一聲,客淚迸林藪?;脑账寮业?,制此今頹朽。向使國不亡,焉為巨唐有。雖無新增修,尚置官居守。巡非瑤水遠(yuǎn),跡是雕墻后。我行屬時危,仰望嗟嘆久。天王守太白,駐馬更搔首。
- 但見詔除頻寵渥,是知明圣識忠良——— 趙蕃贈楊左司三首
- 千里無驚烽,三軍安食粟——— 石介密直杜公作鎮(zhèn)于魏天章李公領(lǐng)使于魏明復(fù)先生
- 兢業(yè)傳家法,盈成保慶基——— 陳宗遠(yuǎn)郊祀慶成詩
- 已悲身老大,更著病沈綿。——— 陸游病中作
- 德云閑古錐,幾下妙峰頂——— 釋重顯革轍二門
- 手經(jīng)攀桂馥,齒為嘗梅楚——— 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 見花乃識花,康節(jié)應(yīng)笑汝——— 鄧深官舍梅樹
- 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薩都剌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 不知何事在風(fēng)塵——— 張孝祥鷓鴣天
- 水聲清繞屋,山氣冷侵窗——— 王冕山中雜興 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