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故居問答
問:《東野故居》的作者是誰?
答:東野故居的作者是陳必復(fù)
問:東野故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東野故居是宋代的作品
問:先生高隱地,遺跡尚堪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先生高隱地,遺跡尚堪尋 出自 宋代陳必復(fù)的《東野故居》
問:先生高隱地,遺跡尚堪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先生高隱地,遺跡尚堪尋 的下一句是 出郭只疑近,入村還覺深。
問:出自陳必復(fù)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必復(fù)名句大全
- 唐山赤縣距修門不二百里土風(fēng)儉樸專務(wù)桑麻余深深澗谷唐昌縣,莽莽桑麻古歙風(fēng)。但得長官能阜俗,不消此外別言功。
- 呈郭峽州二首往者枉書并賜詩,藹然高義見乎詞。襄陽耆舊今余幾,海內(nèi)風(fēng)流更屬誰。早日有懷期見止,秋風(fēng)于此得來思。顧雖愿被林宗識,卻恐人非詎辱知。
- 山居詩任運(yùn)騰騰無所依,閑游長坐性怡怡。疏林不遣閑人到,密意多應(yīng)夜月知。驟雨這時苔路滑,撥云行處石橋危。塵沙劫盡清風(fēng)在,何假虛名上古碑。
- 題湖上壁寒食風(fēng)埃滿客襟,西湖煙雨送愁頻。日高未起鳥呼夢,春晚不歸花笑人。
- 山中吟疎拙本天性,束書歸舊林。世人皆失笑,泉石自知心。山柿紅猶澀,池魚靜亦沉。於中觀物意,吾道樂彌深。
-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幽蟲聒午枕,掩抑聲千萬。風(fēng)前以虛嗚,蟋蟀最多怨。我靜乃得聞,一一來自獻(xiàn)。憧憧道傍子,與爾故相遠(yuǎn)。
- 憶秦娥(初春)新春早。春前十日春歸了。春歸了。落梅如雪,野桃紅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圖爛醉花前倒?;ㄇ暗?。兒扶歸去,醒來窗曉。
- 道中逢故人蘭陵市上忽相逢,敘別殷勤興倍濃。良會若同雞黍約,暫時不放酒杯空。愁牽白發(fā)三千丈,路入青山幾萬重。行色一鞭催去馬,畫橋嘶斷落花風(fēng)。
- 亭前柳佇立東風(fēng)里,放纖手、凈試梅妝。眉暈輕輕畫,遠(yuǎn)山長。添新恨,更凄涼。嘗憶得、驛亭人別后,尋春去、盡是幽香。歸路臨清淺,在寒塘。同水月,照虛廊。
- 鄞中和張世隆總管春曉即事春欲歸時豈得留,杜鵑聲里翠陰稠。柳橋總是千絲恨,花徑真成萬點愁。東土云山供我老,西湖風(fēng)月稱公游。相逢一笑難重覓,急趁馀芳醉玉舟。
- 樓船蕩日三江涌,石馬嘶風(fēng)九域陰——— 錢謙益金陵秋興八首次草堂韻己亥七月初一作 之一
- 農(nóng)老孰追從,四鄰皆世婚——— 賀鑄田園樂
- 俗子不自悼,顧憂斯人饑。——— 蘇軾和陶貧士七首
- 眼波橫浸,照人百媚,無限叮嚀話。——— 趙長卿御街行
- 誰為語伶玄,秋風(fēng)并冷雙燕窠。——— 彭元遜憶舊游
-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懷先怯——— 許衡滿江紅 別大名親舊 元草堂詩余
- 俄及永嘉末,中原塞胡塵。——— 吳筠建業(yè)懷古
- 龍光近,行看鳳詔,促入秉鈞權(quán)。——— 方岳滿庭芳
- 莫謾拘牽雨花社,青云依舊是前途。——— 楊巨源寄江州白司馬
- 江山紛想像,云物共萎蕤。——— 高適奉酬睢陽路太守見贈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