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余杭·長憶吳山問答
問:《憶余杭·長憶吳山》的作者是誰?
答:憶余杭·長憶吳山的作者是潘閬
問:憶余杭·長憶吳山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憶余杭·長憶吳山是宋代的作品
問:憶余杭·長憶吳山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長憶吳山,山上森森吳相廟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長憶吳山,山上森森吳相廟 出自 宋代潘閬的《憶余杭·長憶吳山》
問:長憶吳山,山上森森吳相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長憶吳山,山上森森吳相廟 的下一句是 廟前江水怒為濤。
問:出自潘閬的名句有哪些?
答:潘閬名句大全
憶余杭·長憶吳山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為憑吊吳相國伍子胥之作,要理解這首詞,先得了解一點(diǎn)史料,《史記·越王句踐世家·伍子胥傳》:
太宰嚭……與逢同共謀,讒之王。王始不從,乃使子胥于齊,聞其托子于鮑氏,王乃大怒,日:“伍員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賜子胥屬鏤劍以自殺。子胥大笑日:“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吳國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讒誅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獨(dú)立!”報(bào)使者日:“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人也!”乃自剄死。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吳人憐之,為立祠于江上,因命日:“胥山”。
伍子胥忠于吳國,到頭來卻被讒自刎,且被吳王夫差以牛皮袋子裝了尸體扔到江里去。作者對伍員的忠心表示崇敬,對其遭遇表示同情,作者正以這種感情寫此詞,故讀來不覺引起共鳴。
首句“長憶”兩字,是潘閬十首《憶余杭》的共同開端,可稱之為“定式”。首兩句是說想起吳山上的伍子胥廟,其中“森森”兩字含意很深?!吧毙稳輼淠镜拿?。在古木參天的叢林中建立吳相廟,顯示了伍子胥的高大形象,也表明了祠廟并不荒涼,因?yàn)榍Ч乓詠恚瑓堑厝嗣褚恢睂@位忠臣敬仰不已,故使廟中香火不絕。第三、四句揭露了吳王夫差的殘暴,他把伍子胥的尸體扔到江中,使得江水也表示憤慨而激起洶涌的怒濤,即使經(jīng)歷了千百年,至今仍然保持著對夫差無比的憎恨。這兩句用了“移情”的創(chuàng)作手法,把吳地人民的感情移給江水,讓江水替他們表達(dá),這樣,詞意就顯得含蓄委婉,如果直接說“吳人憤慨如怒濤”,就真味同嚼蠟了。
下片第一二句是與上片的“憶”字相呼應(yīng)。作者回憶起當(dāng)年來吳山憑吊時(shí)的情景。在暮色蒼茫之際,云霧籠罩著殿宇,聚在樹上的烏鴉噪叫著,其氣氛是悲涼的,也好像烏鴉在為吳相國鳴不平,云霧亦為之而悲傷。其實(shí)烏鴉與陰云,都是沒有理智之物,這種“鳴不平”、“悲傷”皆由人的感情在支配,則此二句并非單純的寫景,而是寓情于景。結(jié)合第三句看,作者認(rèn)為寒鴉和陰云能經(jīng)常在祠廟周圍“聚”“籠”,尚且知道安慰伍子胥的忠魂——這正是下句“靈”字的伏筆,而自己則自從憑吊過后再也沒有重來拜謁,心里感到內(nèi)疚(有負(fù)),這種在崇敬中帶有一點(diǎn)抱歉的心情,在末句中予以暢快地宣泄,他說:“只有在這離相國遙遠(yuǎn)的地方,敬上滿滿的一杯酒”(遙奠酒盈卮),以表達(dá)式景仰之心。
潘閬的一生是不大得意的,他雖然承蒙宋太宗的恩賜,賞了一個(gè)“進(jìn)士及第”,但不久就被追還了。后來又犯了違法之事逃亡到中條山,結(jié)果仍被逮捕坐牢,最后雖被赦免,也只當(dāng)了滁州參軍的小官。這些坎坷的遭遇,他的內(nèi)心自然會感到壓抑和苦悶,產(chǎn)生逃世的思想。潘閬十首《憶余杭》,有好幾首是所謂“語帶煙霞”,正是他內(nèi)心痛苦的反映。潘閬也有很強(qiáng)的事業(yè)心,也想轟轟烈烈地干一番,無奈不幸的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摧毀了他的雄心壯志。這種思想意識,反映在此詞中。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磊,原是詩人、詞人的慣技,此詞是借憑吊伍子胥的酒杯,來發(fā)泄自己的不平,那么,此詞之吊伍子胥是虛,吊自己是實(shí)。
- 大淵寄道冠漢鏡各答以一首已掛朝冠了,煩君寄道冠。頭蓬不梳久,發(fā)禿欲簪難。簡便烏巾贅,清羸鶴氅寬。兒童怪崖異,便作羽流看。雁足傳書至,蟾光出匣新。真從古冶子,曾照漢時(shí)人。昔作美年少,今非妙色身。明知皆夢幻,莫認(rèn)假為真。
- 水龍吟 次韻賦牡丹曉來露濕仙衣,盛開更比初開重。春風(fēng)也惜,然薄怒,不堪搖動(dòng)。天上人間,我許唯有,司花會種。想年年京洛,紅塵紫陌,都占斷、繁華夢。醉里依稀有語,只清詩、可為光寵。有香萬斛,從今準(zhǔn)備,公來迎送。風(fēng)雨難憑,彩云回首,總成無用。喚玉壺、留取一枝春在,作中庵供。
- 游善權(quán)洞二首陰陽融結(jié)此山川,便有鹽堆與石田。風(fēng)俗每來占水旱,即疑乾洞有神仙。
- 題明皇太平風(fēng)月屬三郎,羯鼓聲高思轉(zhuǎn)長。天子錦纏娛虢國,貴妃音律教寧王。人歸巫峽山容在,花落溫泉水更香。誰信蓬萊青鳥使,回來無語怨?jié)O陽。
-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今朝今撤窗前柵,決眥雙鳧沒綺塍。便是提封無限界,不憂閩陌誤東陵。
- 熙寧祀皇地祗十二首我修祀事,于何致誠。罔敢怠佚,視茲碩牲。納烹芳俎,侑以和聲。格哉休應(yīng),世濟(jì)星明。
- 老人歌白發(fā)老人垂淚行,上皇生日出京城。如今供奉多新意,錯(cuò)唱當(dāng)時(shí)一半聲。
-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過溪亭身輕步隱去忘歸,四柱亭前野約微。忽悟過溪還一笑,水禽驚落翠毛衣。
- 醉落魄(浙江送人,時(shí)子振之官越幕)江痕妥貼。日光熨動(dòng)黃金葉。闌干直下愁相接。一朵紅蓮,飛上越人楫。鯉魚波上丁寧切。詩筒如線不曾別。明年好個(gè)春風(fēng)客。五鶚交飛,身在玉皇闕。
- 秋日山居圖日長深閉草廬眠,席下猶余紙里錢。點(diǎn)檢雞棲??`草,夜來有虎飲山泉。
- 睡憑書擯相,愁賴酒枝梧——— 陸游八十四吟
- 春堤要楊柳,夏渚待芙蕖——— 孫應(yīng)時(shí)陪戎州范守閻倅飲涪翁紀(jì)事
- 晚始親荊玉,劬愉氣誼稠——— 王柏挽司直兄
- 古觀廢已久,白鶴歸何時(shí)——— 蘇軾和陶移居二首
- 退居瀟灑寄禪關(guān),高掛朝簪凈室間——— 鄭谷為戶部李郎中與令季端公寓止渠州江寺偶作寄獻(xiàn)
- 上通建德下當(dāng)涂,千里江湖繚一圩——— 楊萬里圩丁詞十解
- 挺所鐘兮,醇乎成質(zhì)——— 曾豐上廣東漕使黃郎中
- 唯有數(shù)叢菊,新開籬落間——— 白居易東園玩菊
- 日月何忙忙,出沒住不得。——— 子蘭短歌行
- 志士能輕萬戶封,野人自愛一枝筇——— 陸游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