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挽了一個松松的云髻,敷上了淡淡的脂粉。青煙翠霧般的羅衣,籠罩著她輕盈的身體。她的舞姿就像那飛絮、游絲,飄忽不定。
此番相見后相思更甚,不如不見,多情不如無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只見深深庭院中斜月高掛,寂靜無聲。
注釋
西江月:詞牌名。
寶髻:婦女頭上帶有珍貴飾品的發(fā)髻。
鉛華:鉛粉、脂粉。
輕盈:形容女子的儀態(tài)美。
爭如:怎如、倒不如。
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問答
問:《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的作者是誰?
答: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的作者是司馬光
問: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是宋代的作品
問: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出自 宋代司馬光的《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問: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的下一句是 青煙翠霧罩輕盈。
問:出自司馬光的名句有哪些?
答:司馬光名句大全
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賞析
司馬光不以詞作著名。然而,北宋詞風(fēng)甚盛之時,一些名臣如韓縝、韓琦、范仲淹都能事業(yè)之余寫出很好的詞,司馬光也不例外。他的詞作不多,遺留下來的只有三首,多系風(fēng)情之作。其詞不加虛飾,直抒胸臆,繼承了“國風(fēng)好色”、“《小雅》怨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此詞中的“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即是寫情的佳句。這說明,司馬光并非假道學(xué),而能表達(dá)真率的感情。
上片寫宴會所遇舞妓的美姿,下片寫對她的戀情,開頭兩句,寫出這個姑娘不同尋常:她并不濃妝艷抹,刻意修飾,只是松松地?fù)Q成了一個云髻,薄薄地搽了點鉛粉。次兩句寫出她的舞姿:青煙翠霧般的羅衣,籠罩著她的輕盈的體態(tài),象柳絮游絲那樣和柔纖麗而飄忽無定。下闋的頭兩句陡然轉(zhuǎn)到對這個姑娘的情上來:“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上句謂見后反惹相思,不如當(dāng)時不見;下句謂人還是無情的好,無情即不會為情而痛苦。以理語反襯出這位姑娘色藝之可愛,惹人情思。最后兩句寫席散酒醒之后的追思與悵惘。
這首小令只幅之內(nèi)把驚艷、鐘情到追念的全過程都反映出來,而又能含蓄不盡,給人們留下想象的余地,寫法別致。它不從正面描寫那個姑娘長得多么美,只是從發(fā)髻上、臉粉上,略加點染就勾勒出一個淡雅絕俗的美人形象;然后又體態(tài)上、舞姿上加以渲染:“飛絮游絲無定”,連用兩個比喻把她的輕歌曼舞的神態(tài)表現(xiàn)出來。而這首詞寫得最精彩的還是歇拍兩句。當(dāng)他即席動情之后,從醉中醒了過來,又月斜人靜的時候,種種復(fù)雜的感受都盡括“深院月斜人靜”這一景語中,達(dá)到了“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的境界。
從結(jié)構(gòu)上說,詞的上片寫其人其境,營造出惝恍飄忽,撲朔迷離的意境,下片寫自己的感受,性靈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長。全詞造句自然,意不晦澀,語不雕琢,隨手寫來,妥貼停勻,足見司馬光作詞雖為余技,卻也顯示出學(xué)識之厚與感情之富。
- 沁園春運在東南,溫厚氣鐘,吾葺芷翁。羨檠窗學(xué)問,迂齋正印,玉堂詞翰,玫瑰流風(fēng)。制勝樞庭,參謀政府,一片平心扶大中。黃扉近,卻翻然東顧,歸宴方蓬。潘輿日奉從容。全勝□貂蟬趨漢宮。如名山鎮(zhèn)靜,出云相望,大川渟蓄,有水皆宗。吾道胚月軍,諸賢命脈,陰受春風(fēng)和氣濃。宜多壽,與瑤圓同慶,綠竹歌公。
- 和庭誨苦雨不出端居廣文舍,暑服似純綿。綠竹塵蒙合,紅榴日炙蔫。披襟風(fēng)入幌,灑面雨連天。莫借角巾墊,勤來坐馬韉。
- 臨江仙(曉晴)海日輕紅通似臉,小窗明麗新晴。滿懷著甚是真情。不知春睡美,為愛曉寒輕。說似吳山樓萬疊,雪銷未盡宮城。湖邊柳色漸啼鶯。才聽朝馬動,一巷賣花聲。
- 登四明山會稽東南秀,四明名更佳。蜿蜒三百里,慘淡青蓮花。伊昔天地初,山川始萌芽。六丁揮神斧,斲削如人家。四牖遺古制,玲瓏吐云霞。側(cè)聞劉樊徒,於此鍊丹砂。耕煙種青欞,結(jié)實大如瓜。揮手謝眾士,身登鳳凰車。至今石窗底,青天守龍蛇。玉女四五人,綠鬢垂鬖髿。時來聽潺湲,意態(tài)靜不嘩。我夜闖其勞,月黑星如麻。顧慚無靈氣,悵望空咨嗟。
- 題束季博山園二十首薝蔔林都將千石危,化作一林雪。盡日無別香,五月何曾熱。
- 春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殿學(xué)士探得風(fēng)字乾道運無窮,恒將人代工。陰陽調(diào)歷象,禮樂報玄穹。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言談延國輔,詞賦引文雄。野霽伊川綠,郊明鞏樹紅。冕旒多暇景,詩酒會春風(fēng)。
- 秋日野步和王覺民十六首桑林閒覺疏黃減,菜隴貧憐嫩綠添。秋水接潮還瀲滟,晚風(fēng)吹雨乍廉纖。
- 偈頌二十五首天童大解脫門豁開。衲僧自已透,乾坤無表里。萬里清風(fēng)八面來,前樓后閣玲瓏起。
- 告春亭詩為江寧令荀晉仲作淵明晉高士,從官非所好。當(dāng)時令彭澤,為米聊寄傲。公田三百畝,一稔足炊{瀑氵換酉}。明年春二月,農(nóng)以仲春告。為言當(dāng)舉趾,西疇雨如膏。雨后春日遲,不寒亦不暴。欣欣木爭榮,民析肯居隩。感此萬物時,吾年迫衰眊。余生復(fù)幾許,遑遑近顛倒。翩然賦歸去,豈為折腰躁。兄也今淵明,強(qiáng)盛當(dāng)遠(yuǎn)到。學(xué)問窮古始,文章配盤誥。十年宰兩邑,五月政三報。去冬得兄書,憐我加慰勞。仁言暖於帛,失喜至舞蹈。其間何所云,作亭縣之奧。為農(nóng)榜告春,引意在勸導(dǎo)。我欲求子詩,并以示倪耄。春作茍盡力,秋成杏我禱。先當(dāng)起疲瘵,次用振凋耗。別來忽九載,觸緒增戀嫪。塞命敢不勉,一笑一杯犒。
- 送萬俟持正三首高歌聞白雪,美味熟醍醐。解印懸虛橐,鳴鞭指上都。倚樓懷舊德,目遠(yuǎn)認(rèn)平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