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藤州
泛舟依雁渚,投館聽猿鳴。
石發(fā)緣溪蔓,林衣掃地輕。
云峰刻不似,苔蘚畫難成。
露裛千花氣,泉和萬籟聲。
攀幽紅處歇,躋險綠中行。
戀切芝蘭砌,悲纏松柏塋。
丹心江北死,白發(fā)嶺南生。
魑魅天邊國,窮愁海上城。
勞歌意無限,今日為誰明。
注釋
全唐詩:卷53_24
發(fā)藤州問答
問:《發(fā)藤州》的作者是誰?
答:發(fā)藤州的作者是宋之問
問:發(fā)藤州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發(fā)藤州是唐代的作品
問:發(fā)藤州是什么體裁?
答:五排
問: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 出自 唐代宋之問的《發(fā)藤州》
問: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 的下一句是 泛舟依雁渚,投館聽猿鳴。
問:出自宋之問的名句有哪些?
答:宋之問名句大全
-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鄙接薰?,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偕咧衤勚?,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 效香奩體云幕重重雨未收,嫩寒先到玉簾鉤。一杯晚酒無人共,羞帶雙花下小樓。
- 塞上塞門關(guān)外日光微,角怨單于雁駐飛。沖水路從冰解斷,逾城人到月明歸。燕山臘雪銷金甲,秦苑秋風脆錦衣。欲吊昭君倍惆悵,漢家甥舅竟相違。
- 上元書懷老去春無味,年年覺病添。酒因脾積斷,燈為知疴嫌。勢位非其好,紛華久已厭。唯余讀書樂,暖日坐前檐。
- 李總干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昏迷曾未警,勞我個眼睛。絲毫全不漏,云月事猶新。達士知幾者,常看無字經(jīng)。打動禾山鼓,舞起道吾神。
- 秦樓月/憶秦娥花前狹。翠茵圍坐花陰合?;幒稀ie情不似,一雙狂蝶。春溝何處尋紅葉。春寒料想羅衣怯。羅衣怯。午醺醒未,翠衾重疊。
- 送韓侍御自使幕巡海北微雨空山夜洗兵,繡衣朝拂海云清。幕中運策心應苦,馬上吟詩卷已成。離亭不惜花源醉,古道猶看蔓草生。因說元戎能破敵,高歌一曲隴關(guān)情。
-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四顧山光接水光,恁欄十里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 春草軒草生西堂下,沱水含清漪。皓發(fā)在堂上,游子今已歸。大兒佩紫綬,小兒著緋衣。嚴君親受禮,慈母舊斷機。春草承雨露,惟恐朝日晞。愿持此日意,永報一春暉。
- 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quán)士繇韓幼深種田不遇歲,策名不遭時。胡塵晦落日,西望泣路岐。猛虎嘯北風,麇麚皆載馳。深泥架疲牛,踸踔余何之。詰屈白道轉(zhuǎn),繚繞清溪隨?;墓葒[山鬼,深林啼子規(guī)。長嘆指故山,三奏歸來詞。不逢眼中人,調(diào)苦車逶遲。士繇松筠操,幼深瓊樹姿。別來平安否,何階一申眉。白云失帝鄉(xiāng),遠水恨天涯。昂藏雙威鳳,曷月還西枝。努力愛華發(fā),盛年振羽儀。但令迍難康,不負滄洲期。莫作新亭泣,徒使夷吾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