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5_30全唐詩:卷12_10
郊廟歌辭。武后大享拜洛樂章。顯和(拜洛)問答
問:《郊廟歌辭。武后大享拜洛樂章。顯和(拜洛)》的作者是誰?
答:郊廟歌辭。武后大享拜洛樂章。顯和(拜洛)的作者是武則天
問:郊廟歌辭。武后大享拜洛樂章。顯和(拜洛)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郊廟歌辭。武后大享拜洛樂章。顯和(拜洛)是唐代的作品
問:菲躬承睿顧,薄德忝坤儀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菲躬承睿顧,薄德忝坤儀 出自 唐代武則天的《郊廟歌辭。武后大享拜洛樂章。顯和(拜洛)》
問:菲躬承睿顧,薄德忝坤儀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菲躬承睿顧,薄德忝坤儀 的下一句是 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規(guī)。
問:出自武則天的名句有哪些?
答:武則天名句大全
- 僧檐前獨(dú)竹詠亂石田中寄孤本,亭亭不住凌虛引。欲以袈裟拂著來,一邊碧玉無輕粉。
- 桐廬方正父家藏唐翰林畫白芍藥予來領(lǐng)郡事因治亂興衰甚可嗟,徒憐水調(diào)訴榮華。開元盛事今何在,尚有霓裳寄此花。
- 諒公洞庭孤橘歌不種自生一株橘,誰教渠向階前出,不羨江陵千木奴。下生白蟻?zhàn)樱仙嗳鸽r。飛花檐卜旃檀香,結(jié)實(shí)如綴摩尼珠。洞庭橘樹籠煙碧,洞庭波月連沙白。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 鶯啼序秋風(fēng)又吹華發(fā),怪流光暗度。最可恨、木落山空,故國芳草何處??辞肮?、興亡墮淚,誰知?dú)v歷今如古。聽吳兒唱徹,庭花又翻新譜。腸斷江南,庾信最苦,有何人共賦。天又遠(yuǎn),云海茫茫,鱗鴻似夢(mèng)無據(jù)。怨東風(fēng)、不如人意,珠履散、寶釵何許。想故人、月下沈吟,此時(shí)難訴。吾生已矣,如此江山,又何懷故宇。不恨賦歸遲,歸計(jì)大誤。當(dāng)時(shí)只合云龍,飄飄平楚。男兒死耳,嚶嚶昵昵,丁寧賣履分香事,又何如、化作胥潮去。東君豈是無能,成敗歸來,手種瓜圃。膏殘夜久,月落山寒,相對(duì)耿無語。恨前此、燕丹計(jì)早,荊慶才疏,易水衣冠,總成塵土。斗雞走狗,呼盧蹴鞠,平生把臂江湖舊,約何時(shí)、共話連床雨。王孫招不歸來,自采黃花,醉扶山路。
- 紀(jì)道德道,德。清虛,玄默。生帝先,為圣則。聽之不聞,摶之不得。至德本無為,人中多自惑。在洗心而息慮,亦知白而守黑。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既鼓鑄于乾坤品物,信充仞乎東西南北。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以心體之者為四海之主,以身彎之者為萬夫之特。有皓齒青娥者為伐命之斧,蘊(yùn)奇謀廣智者為盜國之賊。曾未若軒后順風(fēng)兮清靜自化,曾未若皋陶邁種兮溫恭允塞。故可以越圓清方濁兮不始不終,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國。豈不聞乎天地于道德也無以清寧,豈不聞乎道德于天地也有逾繩墨。語不云乎仲尼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所以垂萬古歷百王不敢離之于頃刻。
- 木蘭花(杏花·三之一·林鐘商)翦裁用盡春工意,淺蘸朝霞千萬蕊。天然淡濘好精神,洗盡嚴(yán)妝方見媚。風(fēng)亭月榭閑相倚。紫玉枝梢紅蠟蒂。假饒花落未消愁,煮酒懷盤催結(jié)子。
- 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明明天子,宅此四國。寤寐幽人,旌旄幣帛。
- 水龍吟·聽兮清佩瓊瑤標(biāo)簽:寫水用“些語”再題瓢泉,歌以飲客,聲韻甚諧,客皆為之釂。聽兮清佩瓊瑤些。明兮鏡秋毫些。君無去此,流昏漲膩,生蓬蒿些?;⒈嗜?,渴而飲汝,寧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無助、狂濤些。路險(xiǎn)兮山高些。塊予獨(dú)處無聊些。冬槽春盎,歸來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團(tuán)龍片鳳,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予之樂,樂簞瓢些。
- 劉禹端公問云居雨從何來東平問官人風(fēng)作何色風(fēng)作何色,雨從何來。不用彈指,樓閣門開。波波棱棱,南方未回。
- 詠史下蜀先主如流歲月幾沾襟,侍立霜嚴(yán)劇苦心。說與劉璋無怨怒,有人驅(qū)虎入山林。
- 連騎長楸下,浮觴曲水湄。——— 徐晶贈(zèng)溫駙馬汝陽王
- 晨星斷雁幾文人,錯(cuò)落江河湖海濱——— 鄭燮贈(zèng)袁枚
- 忽逢乘馬客,恍若驚麏顧——— 劉禹錫蠻子歌
- 家書三萬卷,獨(dú)取服食訣——— 蘇軾和陶郭主簿二首
- 數(shù)行妙墨留壁間,九頂三峨屹相對(duì)——— 度正和黃侍郎韻
- 颯然何處起,水國不成眠——— 林景英秋風(fēng)
- 操縱掌握間,殆似不容測(cè)——— 李流謙贈(zèng)聽聲上官術(shù)士
- 它日玉堂夸勝踐——— 黃同乘暇率僚友訪澹山只閱御書清談久之偶成以豁
- 雨氣西簾入,月華東檻生——— 徐照題陳待制湖樓
- 其家不從政,禮經(jīng)有深戒——— 樓鑰送元衛(wèi)弟赴長亭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