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百八塔
《阿育王經(jīng)》言:諸佛滅渡后,晝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數(shù)歟。然海內(nèi)郡縣所見寥寥,獨(dú)茲百八聚于一區(qū),厥義未必?zé)o謂。余生斯長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請質(zhì)高明。
百八浮圖信異哉,無今無古壯山隈。
降魔蜜頓金剛杵,說法偶成舍利堆。
只慮激湍穿峽破,故將砥柱挽波頹。
誰能識得真如意,唱佛周遭日幾回。
注釋
⑵阿育王:(?—前232),印度王,在位期間,因取半島南端殺戮過多,遇一沙門說法,遂生悔意,歸信佛教,在印度境內(nèi)廣建寺塔。對佛教發(fā)展很有影響。
⑶滅渡:佛教語,亦作“滅度”。謂僧人死亡。梵語涅槃、泥洹的意譯。
⑷厥:其。
⑸靡:不。
⑹俚句:方言俗語。此用為對自己詩作的謙稱。
⑺百八浮圖:即一百零八塔。浮圖:亦作“浮屠”,佛塔。
⑻山隈:大山彎曲的地方。
⑼蜜頓:蜜,似應(yīng)為“密”,佛教 “密教”。主要宣揚(yáng)身、口、意“三密相應(yīng)”和“即身成佛”。頓,頓悟和頓漸,是佛教禪宗的兩種修行方法。金剛杵:密宗用為護(hù)法摧魔的法器,亦稱“降魔杵”,即佛寺中金剛塑像手執(zhí)之杵。
⑽舍利:意譯“身骨”。指死者火葬后的殘余骨燼。通常指釋迦的遺骨為佛骨或佛舍利。
⑾真如:佛教名詞。佛教認(rèn)為,用語言、思維等表達(dá)事物的真相,總不免有所增減,不能恰到好處。要表示其真實(shí),只能用“照那樣子“的”“如”來作形容。中國佛教學(xué)者,大都將它作為宇宙萬有的本體之稱,與實(shí)相、法界等同義。
⑿唱佛:信佛之人口念“阿彌陀佛”。 周遭:周圍。
詠百八塔問答
問:《詠百八塔》的作者是誰?
答:詠百八塔的作者是俞益謨
問:詠百八塔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詠百八塔是清代的作品
問:《阿育王經(jīng)》言:諸佛滅渡后,晝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數(shù)歟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阿育王經(jīng)》言:諸佛滅渡后,晝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數(shù)歟 出自 清代俞益謨的《詠百八塔》
問:《阿育王經(jīng)》言:諸佛滅渡后,晝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數(shù)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阿育王經(jīng)》言:諸佛滅渡后,晝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數(shù)歟 的下一句是 然海內(nèi)郡縣所見寥寥,獨(dú)茲百八聚于一區(qū),厥義未必?zé)o謂。
- 戲詠園中春草離離幽草自成叢,過眼兒童采擷空。不知馬蘭入晨俎,何似燕麥搖春風(fēng)?
- 一葉舟大道本無一物。遍納十方充塞。無外亦無心。不容針。要見闡開清目。認(rèn)得本元虛谷。非淺亦非深。滿壺金。
- 贈丁相士相形何似且論心,眼力工夫見淺深。古怪清奇任君說,靈臺一片若為尋。
- 秋晚書感丘冢相望故舊空,放翁猶復(fù)寄漚中。少眠危坐待窗白,得酒細(xì)傾生頰紅。雖媿蛟龍起云雨,尚勝魚鳥困池籠。秋來莫道無游興,野渡村橋處處通。
- 木蘭花(唐守生日)亂花飛絮。卻是一年春好處。留住韶光。共醉蓬萊日月長。翻階紅藥。天上東風(fēng)傳近約。綠遍庭槐??慈〕龝徊怼?/div>
- 夏日雨中題諤師房
夏雨下如繩,虛廊減郁蒸。濺琴移榻避,添硯就簷承。暗喜同田父,閑聽共野僧??嘁黝}壁上,欲改更慵能。- 和胡文友冷齊口號四首
戶容學(xué)屨坐常滿,囊有詩篇家豈貧。笑我淡交寒似水,勢無可熱亦無嗔。- 荊閫宴呂馬帥樂語口號
海風(fēng)吹月近中秋,碧玉天高灝氣浮。文武對開開儉幕,主賓同上仲宣樓。棋邊正要看新著,酒畔何妨話舊游。了卻經(jīng)營宛洛事,入登樞筦贊帷籌。- 辭相府時蒙堂帖追赴闕
從漢至唐分五州,誰為將相作諸侯。閩江似鏡正堪戀,秦客如蓬難久留。匹馬忍辭藩屏去,小才寧副廟堂求。今朝拜別幡幢下,雙淚如珠滴不休。- 泊三江口
遲明離武昌,薄暮次黃岡。勿言觸熱行,一雨三日涼。北窗荻蕭蕭,南窗江茫茫。玄云一池墨,碧線半篆香。尚無車馬塵,況復(fù)爭奪場。徐行勿掛帆,此樂殊未央。 - 夏日雨中題諤師房
- 細(xì)思人世孰為別,明月相望同一天——— 趙蕃次韻伯元季奕送成父因以見寄五絕句
- 風(fēng)雨關(guān)河浩蕩愁,騷人憭栗對清秋——— 晁補(bǔ)之次韻王正甫馬陵感事
- 蘭舟尺速有輸贏,先到河灣賭何物。——— 方干采蓮
- 何為萬柯隨曲直,化此長龍被崖谷——— 鄭俠紀(jì)連守植道傍木
- 生金有氣尋還遠(yuǎn),仙藥成窠見即移——— 王建尋李山人不遇
- 片帆竿外揖清風(fēng),石立云孤萬古中——— 陸龜蒙嚴(yán)光釣臺
- 紅暗海棠枝——— 張可久風(fēng)入松 三月三西郊即事
- 仟道竟寥邈,癯身學(xué)未成——— 李新古興
- 年年自圓自缺,恨紫簫、聲斷玉人歌——— 仇遠(yuǎn)木蘭花慢
- 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園人。——— 柳宗元春懷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