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今天我的昏眼忽然明亮,是因為見到了一處臨池的好驛亭。
成片的竹林低附地面一片碧色,高大的柳樹伸向半空搖曳著青光。
眾多的幽景令人目不暇接,喧嘩的人群圍觀暫住的使臣。
我如能有此作為棲身之處,雖說住在城里也無異于鄉(xiāng)間。
注釋
驛亭:驛站所設(shè)的供行旅休息的處所。
坰(jiōng):遙遠的郊野。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九問答
問:《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九》的作者是誰?
答: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九的作者是杜甫
問: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九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九是唐代的作品
問: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九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今日明人眼,臨池好驛亭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今日明人眼,臨池好驛亭 出自 唐代杜甫的《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九》
問:今日明人眼,臨池好驛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今日明人眼,臨池好驛亭 的下一句是 叢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問: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九賞析
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九首?!肚刂蓦s詩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組詩。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拋棄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wù),開始了“因人作遠游”的艱苦歷程。他從長安出發(fā),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間,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寫了二十首歌詠當?shù)厣酱L物,抒寫傷時感亂之情和個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詩篇,統(tǒng)題為“秦州雜詩”。據(jù)末首末二語,可知這組詩是以詩歌來代替書札的,大概是寄給朝廷舊日同僚。
此時是“安史之亂”的第五年,李唐王朝雖已收復(fù),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軍的鐵蹄下呻吟,中原戰(zhàn)火正熾,西北邊境烽煙迭起,關(guān)輔又饑,確實是國不堪國民不聊生。在此時,僅以左拾遺身份任過京官的杜甫,離職攜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秦州雜詩二十首》就是其中的優(yōu)秀篇章。
- 西竺山廣果寺小橋橫絕兩峰環(huán),白日松風為掩關(guān)。天半樓臺矗金碧,直疑海上普陀山。
- 依韻和楊直講九日有感也持黃菊蕊,時望白衣人。苜蓿從來厭,茱萸卻乍親。護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貧。莫要悲搖落,秋花更勝春。
- 題黎榷院詩軸別二十三年,來呼激峽船。昨游春夢爾,故友曉星然。廉譽盈詩卷,忠謀在奏編。阿蒙頑自若,應(yīng)笑老窮邊。
- 白廬山歸城賦四首重葺芒鞋約更堅,山家意味況相便。須先折簡同游客,剝蘚題名就石鐫。
-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 行飯暮歸蹔置觀書不耐閑,飄然梅塢竹籬間。霜風盡脫千林葉,云氣平沉一面山。笑喚筇枝扶蹇步,聊憑村酒借朱顏。廟壖墻下歸來晚,宿鳥紛紛已漸還。
- 偈頌一百五十首天高地迥,海闊山遙。秋風襲衣,拄杖{脖月?lián)Q足}跳。
- 頌古四十四首打破當年山鬼窟,豁開正眼耀乾坤。三拳肋下無多子,一喝雷轟迸海門。
- 減字木蘭花喜。慶符云:嘗夢舅氏如夢囪也。予嘗占慶符當弄瓦,賭主人。慶符來督,故詞中具之渭陽佳夢。瓦變成璋真妙弄。不是勾回。湯餅冤家喚得來。不分利市。要我開尊真倒置。試問坡翁。此事如何著得儂。
- 菊花天 食此藥神功別有方。專醫(yī)五臟膏盲。一服下隨湯。即時傳透,便得安康。更便真玄推妙訣,諸公子細消詳。養(yǎng)氣全神保固。壽長壽長。永處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