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問答
問:《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的作者是誰?
答: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的作者是馮延巳
問: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是唐代的作品
問: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春到青門柳色黃,一梢紅杏出低墻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春到青門柳色黃,一梢紅杏出低墻 出自 唐代馮延巳的《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
問:春到青門柳色黃,一梢紅杏出低墻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春到青門柳色黃,一梢紅杏出低墻 的下一句是 鶯窗人起未梳妝。
問:出自馮延巳的名句有哪些?
答:馮延巳名句大全
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賞析
這首小令寫春日少婦的寂寞。上闋前二句以瑰麗的彩筆描繪出姹紫嫣紅的滿園春色:鵝黃的新柳,嬌紅的桃杏,映著青青的芳草,織就一幅美不勝收的圖畫。“春到青門”四字極有詩意,詞人把春天來到人間的景況形象地比擬為春姑娘翩翩地來到大自然的芳草青青的門檻,這想象是多么新奇,美麗而又得體貼切,“柳色黃”三字也用得妙,在“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早春季節(jié),柳梢最初綴著的是米粒大的新芽,而新芽初茁之際,柳條上便綴滿了鵝黃的嫩葉,漸漸才變成淡綠碧綠的成葉。前人有“柳垂金線拂平橋”之句,即是描寫這一“柳色初黃”的情景。次句“一梢紅杏出低墻”一出,畫面就更為之增色,,在鵝黃淡綠的背景上加添了緋紅瑰麗的一筆——一枝紅艷艷的杏花探出低低的墻垣,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就益發(fā)感到春色的迷人。北宋詞人宋祁有“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名句,南宋詩人葉紹翁也有“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絕唱,但他們皆在馮延巳之后,從字句的安排與意境的經(jīng)營上都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淵源關(guān)系,后二者較之前者雖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但最早能吟出這樣佳句者卻有不可替代的美學(xué)價(jià)值。
前二句對于“鶯窗人起未梳妝”來說是一種反襯,即以大自然的生機(jī)勃勃與萬紫千紅來反襯人物的慵懶無緒與黯然寂寞?!苞L窗”這一意象也捕捉得十分美妙,它使我們聽到窗外鶯啼的婉囀,也使我們聯(lián)想到草長鶯飛的美麗意境,還使我們想起“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shí)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的名篇。黃鶯兒真的驚破了麗人的好夢了嗎?她悻悻地、懶懶地起了床,卻懨懨地、遲遲地不去梳妝打扮?!笆繛橹赫咚?,女為悅己者容。”悅己者遠(yuǎn)在他鄉(xiāng),是沒有心思去拭容飾貌的。
下闋緊承上闋第三句,描寫少婦起床后呆呆地出神、默默地癡想的神態(tài):方才在繡帳中縈回的別夢已成為依稀的碎影,而玉爐中裊裊香篆更增添了心境的寂寥?!坝駹t空裊寂寥香”一句,把女主人公寂寥的心境形象化:她那落寞心緒正象裊裊香篆悠悠地舒卷、輕輕地飄散著。詞人在這里找到了一個(gè)最能外化主人公心境的意象。尾句“閨中紅日奈何長”乃點(diǎn)題之筆,良辰苦短,愁日倍長,這是人的心理時(shí)間在起作用。對于一個(gè)無所事事只盼良人歸來的閨中少婦來說,她肯定感到時(shí)間是無可奈何的漫長。這也正是有閑階級的婦女不幸之所在。
- 金蓮出玉花 法門寺李生求一團(tuán)臭肉。千古迷人看不足。萬種狂心。六道奔波浮更沉。天真佛性。昧了如何重顯證。寶范仙宗。覺后憑君豁蔽蒙。
- 和彥猷在華亭賦十題依韻秦始皇馳道秦王騁奇觀,不憚阻且脩。萬里走轍跡,八荒開囿游。勞歌久已息,遺筑今尚留。千載威神盡,驪山空古丘。
- 寄題吳介夫?qū)[制咴佅⑩?/a>日出機(jī)事生,日入群動(dòng)息。吁嗟利名子,逐逐何所急。
- 水調(diào)歌頭(開慶己未秋社維舟逸老堂口占)倚舵秋江滸,明日征帆輕。從頭點(diǎn)檢身世,百事已圓成。及第曾攀龍首,仕宦曾居鴟閣,衣錦更光榮。若又不知止,天道恐虧盈。借稱呼,遮俗眼,便歸耕。但余心愿,朝暮香火告神明。一愿君王萬壽,次愿干戈永息,三愿歲豐登。四愿老安樂,疾病免相縈。
- 上巳后上巳已過旬日,西湖尚有游人。老人復(fù)歸閉戶,戶外百事日新。呼童試問筑室,春晚何日堂成。我家舊廬江上,隱居三世相因。晏子不愿改卜,我今已愧先君。始有茍合則止,已老姑欲安身。西望烝嘗有處,傳家圖史常陳。門中此外何事,世故有耳不聞。食訖趺坐日昃,此心皎皎常存。萬事汝勿告我,婚嫁自畢諸孫。
- 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誠一為專,禮三而稱。孰陪邦祠,惟我同姓。金絲屢調(diào),圭玉交映。是謂熙成,福來神聽。
- 沁園春速速修行,惜取身中,無價(jià)□珍。把金烏玉兔,爐中煉用,陰陽造化,養(yǎng)就陽神?;[龍吟丹田里,頂內(nèi)時(shí)時(shí)仙樂聲。泥丸里,烹煎水火,鉛汞成真。夜來端坐澄心神。見真人顏貌新。用河車搬載,充開牛斗,星辰潔皎,光射分明。服了刀圭功成后,自知道、仙班有姓名。諸仙請,待玉皇宣至,朝拜三清。
- 贈(zèng)韋侍御黃裳其二見君乘驄馬。知上太山道。 此地果摧輪。全身以為寶。我如豐年玉。棄置秋田草。但勖冰壺心。無為嘆衰老。
- 春晚客中雜吟四絕句怒風(fēng)轉(zhuǎn)暖和陰寒,春盡如何衣怯單。最憶就林煨苦筍,六年輕失此清歡。
- 送靈江住金華講院功成身退只留侯,多少英雄隱白頭。為報(bào)襄陽今日事,未應(yīng)先向赤松游。
- 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 冢中人續(xù)鄭郊吟
- 南云乘慶歸,北云與誰群。——— 孟郊舟中喜遇從叔簡別后寄上,時(shí)從叔初
- 疇昔嘗窺循吏傳,只今誰是富民侯——— 虞儔書懷
- 禹食傳中使,堯樽遍下臣。——— 杜審言扈從出長安應(yīng)制
- 昨聞戰(zhàn)城南,王師奮鈇鉞——— 蔡郁奉寄文丞相
- 海棠花下秋千畔,背人撩鬢道匆匆——— 韓偓后魏時(shí)相州人作李波小妹歌疑其未備因補(bǔ)之
- 人間俯仰成今古,吳公臺下雷塘路——— 蘇軾虢國夫人夜游圖
- 生長山水縣,慣見青巑岏——— 樓鑰石時(shí)亨飽山閣
- 一脈之分派發(fā)崑崙之源,百川之吞潮落珊瑚之根——— 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昨日將軍亭館,今朝陶令壺觴。——— 戴復(fù)古西江月
- 10我狙擊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