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國夫人夜游圖
金鞭爭道寶釵落,何人先入明光宮。
宮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貴人,走馬來看不動塵。
明眸皓齒誰復見,只有丹青余淚痕。
人間俯仰成今古,吳公臺下雷塘路。
當時亦笑張麗華,不知門外韓擒虎。
翻譯和注釋
譯文
這位佳人駕馭玉花驄馬,淡妝多態(tài)。她騎在駿馬上,身段輕盈,恍如驚飛的春燕。飛龍駿馬驕馳在進宮的大道上,宛若游龍。
為了搶先進入明光宮,楊家豪奴,揮動金鞭與公主爭道,致使公主驚下馬來,寶釵墮地。
此時宮中正在演奏曾被附會為能催發(fā)杏柳開花的樂曲,貴妃親自彈撥琵琶,汝陽王李璉在敲擊羯鼓。在羯鼓爭催的情況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寵花嬌。
秦國夫人已經先期艷妝就座,打扮得非常嬌貴。虢國夫人素妝淡雅,乘車緩緩而行,入宮以后馬的步子放慢,驚塵不動。
這絕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處呢?她那明眸皓齒,除了畫圖之外,誰又曾見到過呢?當年的歡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點點慘痛的淚痕了。
人在世上,繁花如夢,俯仰之間,重滔覆轍者比比皆是。隋煬帝與陳叔寶一樣國破家亡,身死人手,埋葬于吳公臺下、雷塘路邊。
可是當年他卻曾嘲笑過陳叔寶、張麗華一味享樂,不恤國事,不知道韓擒虎已經帶領隋兵迫近宮門。
注釋
虢(guó)國夫人夜游圖:唐代畫作。此畫在北宋末期已成為稀世珍品,曾藏于宋徽宗畫院,據說上面有徽宗的題字。此畫原圖已佚,今遼寧博物館有宋仿者一幀。絹本,橫卷,題《臨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虢國夫人:唐朝楊貴妃三姐的封號。據《舊唐書·楊貴妃傳》,楊貴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長曰大姨,封韓國夫人;三姨封虢國夫人;八姨封秦國夫人。并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天下”。
鞚(kòng):勒馬的繩。玉花驄(cōng):唐玄宗的名馬。
蹋(tà):踏。飛龍:特指唐代御廄中右膊印飛字、左項印龍形的馬。
金鞭爭道:指楊家與廣平公主爭道西市門,楊家豪奴竟然揮鞭驚嚇公主落馬。
明光宮:漢代有明光殿,此處借指唐代宮殿。
羯(jié)鼓催花柳:唐代南卓《羯鼓錄》:“唐明皇好羯鼓,嘗于庭內臨軒擊鼓,庭下柳杏時正發(fā)坼,明皇指而笑謂宮人曰:‘此一事,不喚我作天公可乎?’”后來傳為羯鼓催花的故事。羯鼓,唐代由羯族傳來的一種鼓,形如漆筒,音響急促高昂,故名羯鼓。
玉奴:楊貴妃的小名。弦索:原指樂器上的弦,此指弦樂器?;ㄅ喝觋柾趵瞽I的小名。李璉擅長演奏羯鼓,楊貴妃工弦索。
八姨:即楊貴妃的八姐秦國夫人。
明眸(móu)皓(hào)齒誰復見:此用杜甫《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在”詩意?!懊黜X”連同上句的“走馬”與下句的“丹青”,都指虢國夫人。
丹青:丹和青是中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顏色,借指繪畫、圖畫。
吳公臺、雷塘:都在揚州。吳公臺因陳將吳明徹得名。隋煬帝死后,初葬吳公臺下,后來遷葬雷塘。
張麗華:南朝陳后主(陳叔寶)的寵妃,隋滅陳時,張麗華藏于胭脂井中,被隋將韓擒虎俘獲,隨后被殺。
門外韓擒虎:韓擒虎是隋初開國功臣,滅陳時領軍為先鋒。這里用杜牧《臺城曲二首》“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詩意。
虢國夫人夜游圖問答
問:《虢國夫人夜游圖》的作者是誰?
答:虢國夫人夜游圖的作者是蘇軾
問:虢國夫人夜游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虢國夫人夜游圖是宋代的作品
問: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驚燕蹋飛龍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驚燕蹋飛龍 出自 宋代蘇軾的《虢國夫人夜游圖》
問: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驚燕蹋飛龍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驚燕蹋飛龍 的下一句是 金鞭爭道寶釵落,何人先入明光宮。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虢國夫人夜游圖賞析
蘇軾這首《虢國夫人夜游圖》和杜甫的《麗人行》在題材和主旨上一脈相承,含有一定的諷諭意義。
詩的起四句為第一段,渲染虢國夫人恃寵驕肆。前兩句所描繪的形象,正是圖中虢國夫人形象的再現。作者寫這位佳人,駕馭玉花驄馬,淡妝多態(tài)。她騎在駿馬上,身段輕盈,恍如驚飛的春燕。駿馬驕馳在進宮的大道上,宛若游龍。美人名馬,相互輝映;神采飛動,容光艷麗?!睹骰孰s錄》記載:虢國夫人出入宮廷,常乘紫驄,使小黃門為御者。畫和詩所繪寫的都有所據?!敖鸨逘幍馈眱删?,寫虢國夫人的驕縱,和楊家炙手可熱的氣焰。作者用“金鞭爭道寶釵落”這句,再現了圖中的情景。為了搶先進入明光宮,楊家豪奴,揮動金鞭與公主爭道,致使公主驚下馬來,寶釵墮地。據史載,某年正月十五日,楊家五宅夜游,與廣平公主爭道西市門,結果公主受驚落馬。詩所寫的,正是畫意所在。
詩的第二段是“宮中羯鼓催花柳”以下六句,寫虢國夫人入宮和宮中的情事。此時宮中正作“羯鼓催花”之戲,貴妃親自彈撥琵琶,汝陽王李璉在敲擊羯鼓。在羯鼓爭催的情況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寵花嬌。秦國夫人已經先期艷妝就座,打扮得非常嬌貴。虢國夫人乘車緩緩而行,驚塵不動,素妝淡雅。入宮以后馬的步子是放慢了。其是珠光寶氣,人影衣香,花團錦簇,在不夜的宮廷里,一派歡樂情景,紛呈紙上。詩中敘玉奴和八姨作為襯映,而“自鞚玉花驄”的佳人,才是主體。畫圖是入神之畫,詩是傳神之詩,詩情畫意,融為一體。作者寫詩至此,于歡情笑意中,陡作警醒之筆。作者說:這絕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處呢?她那明眸皓齒,除了畫圖之外,誰又曾見到過呢?當年的歡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點點慘痛的淚痕了。陡轉兩句,筆力千鈞。
第三段是最后四句,緊承前文,作者在觀圖感嘆之后,更對歷史上一些回環(huán)往復的舊事,致以深沉的感慨。詩說:“吳公臺下雷塘路,人間俯仰成今古。當時亦笑張麗華,不知門外韓擒虎?!睔v史上的隋煬帝,當年也曾嘲笑過陳叔寶、張麗華一味享樂,不恤國事,不知道韓擒虎已經帶領隋兵迫近宮門??墒撬髞硪膊疥愂鍖毜暮髩m,俯仰之間,身死人手,國破家亡,繁華成為塵土。言外之意,是說唐明皇、楊玉環(huán)、虢國夫人等,又重蹈了隋煬帝的覆轍。“吳公臺下雷塘路”,葬埋了隋朝風流天子;“馬嵬坡下泥土中”,也不僅僅只是留下楊玉環(huán)的血污,她的三姨虢國夫人也在那里被殺掉了。荒淫享樂者的下場,千古以來,如出一轍。曇花一現的恩寵,換來的僅僅是一幅供人憑吊的圖畫。
全詩著意鮮明,前兩段十句,全以畫意為詩,筆墨酣暢。“明眸皓齒”兩句轉入主題,作輕微的感嘆。末段四句,揭示意圖,語意新警,亦諷亦慨,而千古恨事亦在其中,如此題圖,大筆淋漓,有如史論,引人深思。
- 松托根蟠泰華,倚干蝕莓苔。誰云山澤間,而無梁棟材?
- 和張仆射塞下曲(一作盧綸詩)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 林下局事吟閑人亦也有官守,官守一身四事有。一事承曉露看花,一事迎晚風觀柳。一事對皓月吟詩,一事留佳賓飲酒。從事于茲二十年,欲求同列誰能否。
- 七夕東西燕子伯勞飛,新月如鉤玉露垂。河鼓天孫信靈匹,鵲橋星渚有佳期。穿鍼乞巧佇立久,織素成章報答遲。定與黃姑享偕老,晉宮休插柰花枝。
- 后渚置酒大渚初驚夜,中流沸鼓鼙。寒沙滿曲浦,夕霧上邪溪。岸廣鳧飛急,云深雁度低。嚴關猶未遂,此夕待晨雞。
- 寓居寄友人雨馀虛館竹陰清,獨坐書窗軫旅情。芳草衡門無馬跡,古槐深巷有蟬聲。夕陽云盡嵩峰出,遠岸煙消洛水平。今夜南原賞佳景,月高風定苦吟生。
- 平綠軒瞰水地仍敞,開窗望不迷。良疇連遠近,秀野混高低。曉起煙千樹,春耕雨一犁。道人深樂此,壞衲且幽棲。
- 泊浙江東岸次斗山韻渺渺江空闊,停帆首屢回。漁家編葦荻,蜃氣幻樓臺。逸少亭應在,鴟夷棹不來,一鉤新月上,時把篾篷推。
- 舊游閑吟芍藥詩,惆望久嚬眉。盼眄回眸遠,纖衫整髻遲。重尋春晝夢,笑把淺花枝。小市長陵住,非郎誰得知。
-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標簽:思鄉(xiāng)分攜如昨。人生到處萍飄泊。偶然相聚還離索。多病多愁,須信從來錯。尊前一笑休辭卻。天涯同是傷淪落。故山猶負平生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