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金人捧露盤
排青嶂,燕臺涼。
駐采仗、樂未渠央。
巖花磴蔓,妒千門、珠翠倚新妝。
舞閑歌悄,恨風流、不管馀香。
繁華夢,驚俄頃,佳麗地,指滄茫。
寄一笑、何與興亡。
量船載酒,賴使君、相對兩胡床。
緩調清管,更為儂、三弄斜陽。
凌歊/金人捧露盤問答
問:《凌歊/金人捧露盤》的作者是誰?
答:凌歊/金人捧露盤的作者是賀鑄
問:凌歊/金人捧露盤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凌歊/金人捧露盤是宋代的作品
問:凌歊/金人捧露盤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控滄江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控滄江 出自 宋代賀鑄的《凌歊/金人捧露盤》
問:控滄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控滄江 的下一句是 排青嶂,燕臺涼。
問:出自賀鑄的名句有哪些?
答:賀鑄名句大全
凌歊/金人捧露盤賞析
上片前三句寫登凌歊臺而看到的山川形勢。長江流至當涂以后,因兩岸山勢陡峭,夾峙大江,江面變得比較狹窄 ,形成天門、牛渚兩處極為險要的處所,為自古以來的江防重地。故而《姑熟志序》在寫到太平州的風俗形勝時說 :“左天門,右牛渚,當涂、采石之險,實甲于東南 ?!贝颂幱靡弧翱亍弊?,寫出峭壁臨江,形同鎖鑰;用一“排”字,寫出江水排開青山 ,沖突而下 ??芍^惜墨如金,言簡意賅,山川形勝,盡收眼底?!把嗯_涼”句轉入史實,說凌歊臺。
以下數(shù)句寫凌歊臺當時之盛及轉瞬之衰。燕臺消夏,彩仗駐山,隨行的妃嬪宮娥(千門珠翠指宮中婦女),個個盛妝靚飾,千嬌百媚,以至使得山花失色,自愧不如。這里,用一個“妒”字,把本沒有感情的“巖花磴蔓”寫得像人那樣產生了“妒”意,寫足了宋孝武帝的窮奢極侈,寫足了凌歊臺當年的盛況。然而,曾幾何時,那個“樂未渠央”的喧鬧場面,已經風流云散,只給這里留下了破敗荒涼的蕭條景象。詞人以“舞閑歌悄”一句把昔日極盛一筆揭過,又寫出“恨風流不管余香”這無限感慨的結句來。此處“余香 ”,是詞人由眼前的巖花磴蔓而產生豐富聯(lián)想的結果 。這些“ 妒”過“千門珠翠倚新妝”的“巖花磴蔓 ”,是歷史的見證。它們在凌歊極盛的當年,也曾被脂水香風所浸潤,幾百年來,花開花落,今天似乎還殘存著余香。然而一代風流,杳如黃鶴,眼前卻依然是花紅欲燃,蔓翠欲滴,這怎是那些醉生夢死之徒所能料到的呢?詞人用一個“恨”字,表示了對統(tǒng)治者奢侈淫逸的譴責,也表達了內心復雜的情感,為下片抒懷作引導。
下片前四句承上作出總結。花團錦簇般的繁華歲月 ,轉眼之間就如夢云消散;千古如斯的秀麗江山,依然籠罩在一派煙水迷茫的暮靄之間。詞人在一“驚”、一“指”之中,表達了自己的無限感慨。
“寄一笑”句是領會此詞深意的關鍵所在。作者此時,官不過佐貳,人已入暮年。昔日請長纓、系天驕的雄心壯志 ,已經消磨殆盡 ,所以只好把千古興亡,寄之一笑 。這“笑”,如同東坡《念奴嬌 》“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發(fā)”中之“笑”,都是痛感壯志未酬 ,烈士暮年的自嘲 、自笑 。詞人雖然口稱“ 何與 ”,但他畢竟在這一句之前之后,都清清楚楚地告訴讀者,他不僅已經“與”,而且“與”得相當執(zhí)著。因此,這“一笑”中寄寓著詞人英雄末路的凄涼和苦澀。
“量船”至歇拍,故作曠達之語,但字里行間仍然充滿著濃郁的感傷情調,與前句一脈相承。詞人量船載酒,隨波泛舟,徜徉在蒼芒的山水之間,所幸還有知心好友與自己相對胡床,差可相慰。在一派凄迷的夕陽殘照里,詞人請他“緩調清管 ”,為自己吹奏笛曲三弄,借以宣泄胸中的郁郁不平之氣。這里,詞人化用了一個古典 。據(jù)《晉書·桓伊傳》載:“王徽之赴召京師 ,泊舟青溪側 。(伊)素不與徽之相識。伊于岸上過。船中客稱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謂伊曰:‘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潦菚r已貴顯 ,素聞徽之名 ,便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被敢猎c謝玄等在淝水大破苻堅 ,穩(wěn)定了東晉的政局 。很明顯,作者在詞中是以桓伊稱許友人的。
作者此處化用古典,依然是抒發(fā)自己不得志于時、不能見賞于執(zhí)政者的郁郁之情。
綜上 ,此詞上片由寫景引入懷古 ,下片情中置景,情景交融,懷古傷今,全詞把登臨懷古與寫景抒懷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表現(xiàn)了詞人對于世事滄桑的深沉感慨和對于人生易逝的遺恨,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內容。
- 郡齋秋夜即事,寄斛斯處士許秀才有客誰人肯夜過,獨憐風景奈愁何。邊鴻怨處迷霜久,庭樹空來見月多。故國杳無千里信,采弦時伴一聲歌。馳心只待城烏曉,幾對虛檐望白河。
- 和淵明祠一寸歸心酒得知,門前官道是危機。道傍也有人歸去,不似先生真?zhèn)€歸。
- 同建陽熊退齋游九日山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云石長掛眼,云何不攀躋。攀躋有何求,林木心所約會。欣欣豈在目,昔有秦隱君。隱君天上去,尚有姓名留。想當嘉遁時,煮茗日唱酬。唱酬者為誰,曰惟姜歐陽。於昭忠與義,追琢而成章。成章匪摛藻,一字不出山。最后有致光,亦復茲盤桓。盤桓尚如昨,人生幾陵谷。至今荒祠下,凜凜人如玉。如玉復如玉,千年仰高風。誰哉共我游,建陽勿齋翁。翁謂朱紫陽,穆穆千載師。昔年此游歷,尚想妙遺句。遺句尚可歌,於焉且徜徉。欲尋廓然處,但見山蒼蒼。蒼蒼未嘗歇,誰識天機深。未知后來者,能復此同心。
- 寄題胡穡齋盆池穡齋主人嗜泉石,一舸來家楚江側。水光山色晴逼人,中有軒窗更清絕。汲泉為池良不惡,坐見漣漪照金碧。匳開寶鑒大如許,月墮冰輪光欲溢。何須泰華尋玉井,謾說仇池有仙穴。個中風露無處著,長為照華洗炎熱。嗟予疎懶真成癖,想像哦詩竟何益。安得身為穡齋客,醉臥池邊聽錦瑟。
- 為齡叟作多年會鎮(zhèn)翠微西,鐘鼓聲中好品題。見大不嫌山寺小,立高應笑世人低。掃莓苔地皆新筑,倚竹梅云是退棲。最與老天相狎處,無邊風月省提攜。
- 臘月二十二夜漏下數(shù)刻小飲徑醉坐小合睡傍無丹書大圣初元,白發(fā)先朝遺老。浪言鐵筆猶存,不覺玉山自倒。
- 午睡藜羹飯脫粟,窮達未須計。日中困炎曦,到枕即昏睡。營營百為擾,合眼盡遺棄。悠然一榻間,爛熟見真意。欲識太古風,去此不多地。我愿四海平,圭竇永無事。夏臥法曹簟,冬夢公孫被。
- 和襲美送孫發(fā)百篇游天臺直應天授與詩情,百詠唯消一日成。去把彩毫揮下國,歸參黃綬別春卿。閑窺碧落懷煙霧,暫向金庭隱姓名。珍重興公徒有賦,石梁深處是君行。
- 景山寺古鼎小憩山前路,清談得道僧。愛渠惟一鼎,持此共三乘。制作前無古,摩挲喜不勝。茲游真可樂,著句憶弄曾。
- 漢宮人入道蕭蕭白發(fā)出宮門,羽服星冠道意存。霄漢九重辭鳳闕,云山何處訪桃源?,幊刈碓聞谙蓧?,玉輦乘春卻帝恩?;厥状岛嵦焐习?,上陽花落共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