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訪李公晦山居》:
鳥洲在橋北,我仆云路迂。
語仆爾何知,彼有高士廬。
問樵得處所,林樾尤扶疏。
修竹僅萬個,古梅非一株。
小畦植蔬果,復(fù)有沼可漁。
下馬式籬藩,攝袂循庭除。
不聞雞犬聲,茶煙起庖廚。
伊人道義富,豈比山澤臞。
蕭然蓬蒿中,尚友泗與洙。
古來連云第,翕赫眾競趨。
漸臺暨郿塢,變滅才須臾。
圣門不朽事,乃屬陋巷儒。
愿君長保此,是亦顏之徒。
注釋參考
漸臺
(1).臺名。在 湖北省 江陵縣 東。 楚昭王 出游,留夫人 漸臺 之上。 江 水大至,臺崩,夫人流而死。參閱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昭貞姜》。
(2).臺名。在 陜西省 長安縣 。 漢武帝 作 建章宮 , 太液池 中有 漸臺 ,高二十馀丈,臺址在水中,故名。 漢 末 劉玄 兵從 宣平門 入, 王莽 逃至 漸臺 上,為眾兵所殺。參閱《漢書·郊祀志下》、《王莽傳下》,《三輔黃圖·臺榭》。
(3).星名,在織女星旁。《隋書·天文志上》:“東足四星曰漸臺,臨水之臺也?!?/p>
郿塢
東漢 初平 三年, 董卓 筑塢于 郿 ,高厚七丈,與 長安 城相埒,號曰 萬歲塢 ,世稱“郿塢”。塢中廣聚珍寶,積谷為三十年儲。自云:“事成,雄據(jù)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終老?!焙?卓 敗,塢毀(故址在今 陜西省 眉縣 東北)。見《后漢書·董卓傳》。后因用以借指奸佞藏財享樂終老之所。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老苗》:“筑營 德勝堰 ,周圍三四里,子女玉帛皆在焉,且以為 郿塢 之計?!?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嚴(yán)嵩》:“ 郿塢 久營,兔窟多術(shù),安能根連株拔,風(fēng)翦霆滅?!?清 倪瑞璿 《閱<明史·馬士英傳>》詩:“金墉舊險崇朝棄, 郿塢 多藏一炬焚?!?/p>
變滅
變化幻滅。 宋 蘇軾 《答廖明略書》之一:“老朽欲屏歸田里,猶或得見,蜂蟻之微,尋以變滅,終不足道?!?明 方孝孺 《贈鄭顯則序》:“至於鬼燐之變滅,不可以理推其跡,雖似乎奇而其為明也微矣?!?龐樹柏 《木瀆寓樓晚眺》詩:“乃知天地間,變滅無定理?!?/p>
須臾
須臾 (xūyú) 片刻 for a moment 須臾不可離 一會兒 in an instant 須臾,蛇不見了?!度龂萘x》劉克莊名句,訪李公晦山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