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曲折的堤岸彌漫著荷花清幽的香氣,圓圓的荷葉重重疊疊的覆蓋在池塘上。
常常擔(dān)心蕭瑟的秋風(fēng)來得太早,讓人來不及欣賞荷花就凋落了。
注釋
浮香:荷花的香氣。曲岸:曲折的堤岸。
圓影:指圓圓的荷葉。華池:美麗的池子。
飄零 :墜落,飄落。
曲池荷問答
問:《曲池荷》的作者是誰?
答:曲池荷的作者是盧照鄰
問:曲池荷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曲池荷是唐代的作品
問:曲池荷是什么體裁?
答:五絕
問: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出自 唐代盧照鄰的《曲池荷》
問: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的下一句是 ??智镲L(fēng)早,飄零君不知。
問:出自盧照鄰的名句有哪些?
答:盧照鄰名句大全
曲池荷賞析
“浮香繞曲岸”,未見其形,先聞其香。曲折的池岸泛著陣陣清香,說明荷花盛開,正值夏季?!皥A影覆華池”,寫月光籠罩著荷池。月影是圓的,花與影,影影綽綽,莫能分解。寫荷的詩作不在少數(shù)。而這首詩采取側(cè)面寫法,以香奪人,不著意描繪其優(yōu)美的形態(tài)和動(dòng)人的純潔,卻傳出了夜荷的神韻?!俺?智镲L(fēng)早,飄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句意,但又有所變化,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盧照鄰在去世前不久寫的《釋疾文》中說道:“春秋冬夏兮四序,寒暑榮悴兮萬端。春也萬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見其盛而知其闌,秋也嚴(yán)霜降兮殷憂者為之不樂,冬也陰氣積兮愁顏者為之解歡。圣人知性情之紛糾?!边@不免也有詩人自己的性格原因。由于他被病痛所折磨,對事物變化的反映特別敏感。如《釋疾文》中所說:“神翳翳兮似灰,命綿綿兮若縷。一伸一屈兮,比艱難若尺蠼,九生九死兮。同變化乎盤古。萬物繁茂兮此時(shí),余獨(dú)何為兮腸邅回而屢腐?”“草木扶疏兮如此,余獨(dú)蘭騨兮不自勝?!比f物越是繁茂越是生機(jī)勃勃,他就越發(fā)感覺到自己的形象枯槁。同時(shí)他對繁榮的萬物是“感其生而悼死”,“見其盛而知其闌”也有對自己和他人盛時(shí)的回憶與感慨。他的這種思想突出表現(xiàn)在他晚期的詩歌里。
《曲池荷》的前兩句寫的是花好月圓,而后兩句突然轉(zhuǎn)寫花之自悼。這花之自悼實(shí)為人之自悼。詠物詩,“因物以見我”,乃見其佳處。除余山《竹林問答》中說:“詠物詩寓興為上,傳神次之。寓興者,取照在流連感慨之中,《三百篇》之比興也。傳神者,相賞在牝牡驪黃之外,《三百篇》之賦也。若模形范質(zhì),藻繪丹青,直死物耳,斯為下矣。”如此看來,可見盧照鄰詠物詩之造詣。
這首詩托物言志 ,為中國詠物詩之正宗手法,自不待言。其略可稱道者大致有兩點(diǎn):一是詠花詩最易落入精雕細(xì)刻、鏤金錯(cuò)彩的細(xì)微描寫套路,這首詩寫曲池荷,雖略帶六朝余韻,然能于大處落墨,氣象較為闊大。二是切物抒情,較為真切自然,婉轉(zhuǎn)寫來,并無造作,筆未離題而深沉之意盡蘊(yùn)其中。
- 園中書事二絕芳洲晚日鮮,曲岸新雨好。紅薇點(diǎn)圓荷,金{上艸下登}出幽草。
- 七月十一夜涼風(fēng)聚至事書懷三絕句蕭蕭初覺淡云輕,颯颯如聞轉(zhuǎn)樹聲。收拾光輝渾在眼,應(yīng)知騎省賦初成。
- 送丁子昭左司湖南運(yùn)副昔年九轉(zhuǎn)金精熒,鸞幢鵠節(jié)飛青冥。偶同雞犬舐殘粒,至今未脫塵中塵。平生不識紫芝面,邂逅天涯忻一見。安有斯人可棄捐,置身只合金鑾殿。急流涌退人所嘆,上書屢請色不難。浩然笑涉重湖去,一節(jié)映照清湘寒。人生分愿各有賦,鳩鵬何必勞相慕。期君廊廟我?guī)r壑,他日冰霜同晚暮。
- 病中忽有眉山士人史君見過欣然接之口占絕句蜀語初聞喜復(fù)驚,依然如有故鄉(xiāng)情。絳羅餅餤玻璃酒,何日蟆頤伴我行?
- 送友人往振武風(fēng)沙遙見說,道路替君愁。磧夜星垂地,云明火上樓。征鴻辭塞雪,戰(zhàn)馬識邊秋。不共將軍語,何因有去留。
- 妙嚴(yán)禪寺宿霧釀成三日雨,曉風(fēng)鏖退一天云。落花院宇渾無事,閑拂碑塵看斷文。
- 四望亭高亭群峰首,四面俯晴川。每見晨光曉,階前萬井煙。
- 偶得吟皋陶遇舜,伊尹逢湯。武丁得傅,文王獲姜。齊知管種,漢識張良。諸葛開蜀,玄齡啟唐。
-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雍和二章在滌嘉豢,麗碑敬牲。角握之牡,色純之騂。火傳陽燧,水溉陰精。太公胖俎,傅說和羹。俎豆有馥,粢盛絜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鼓鐘管磬,肅唱和鳴。皇皇后祖,來我思成。
- 聽彈琴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fēng)寒。(七弦 一作:七絲)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