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五日和尹存吾,時北人競鷺洲渡)
小酌千年,知他是、阿那年時沈午。
日落長沙,風回極浦,黯不堪延佇。
吳頭楚尾,非關四面為楚。
幾度喚起醒累,淋漓痛飲,不學愁余句。
踏鯉從黿胥濤上,怎不化成龍去。
越女吳船,燕歌趙舞,世世悠悠許。
明朝寂寂,雙雙飛下鳴鷺。
酹江月(五日和尹存吾,時北人競鷺洲渡)問答
問:《酹江月(五日和尹存吾,時北人競鷺洲渡)》的作者是誰?
答:酹江月(五日和尹存吾,時北人競鷺洲渡)的作者是劉辰翁
問:酹江月(五日和尹存吾,時北人競鷺洲渡)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酹江月(五日和尹存吾,時北人競鷺洲渡)是宋代的作品
問:酹江月(五日和尹存吾,時北人競鷺洲渡)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棹歌齊發(fā),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棹歌齊發(fā),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出自 宋代劉辰翁的《酹江月(五日和尹存吾,時北人競鷺洲渡)》
問:棹歌齊發(fā),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棹歌齊發(fā),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的下一句是 小酌千年,知他是、阿那年時沈午。
問:出自劉辰翁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辰翁名句大全
- 送集賢盛諫議出牧維揚江海多年滯軾熊,書林諫霤得儒宗。寬條一劄仙泥熟,慈宴千觴湛露濃。迎舸蔽川交畫鹢,隊笳橫浦細吟龍。輕揚俗改方圖舊,兩馬行催詔傳封。
- 次韻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溝塍繞湖干,瑣細分頃段。湖洄晚漁集,山靜村樵散。沖風偃萑菼,獵獵如卷幔。何當飲清光,乘月行夜半。
- 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櫧楠無冬春,柯葉連峰稠。陰壁下蒼黑,煙含清江樓。景開獨沿曳,響答隨興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疊沙積為崗,崩剝雨露幽。石脈盡橫亙,潛潭何時流。既見萬古色,頗盡一物由。永與世人遠,氣還草木收。盈縮理無余,今往何必憂。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孰云議舛降,豈是娛宦游。陰火昔所伏,丹砂將爾謀。昨臨蘇耽井,復向衡陽求。同疚來相依,脫身當有籌。數(shù)月乃離居,風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謳。寒月波蕩漾,羈鴻去悠悠。
- 高宗郊祀前廟朝享太廟三十首盥至于再,潔誠愈孚。帝用祗處,發(fā)咸嘉虞。勝歌臚嘆,會于軒朱。觀厥颙若,受福之符。
- 青山懷古樵獵識冠裳,何言志四方。離秦風日冷,過楚薜蘿長。夢野違徵詔,時衰枉薦章。故山隈且僻,應種秫為糧。
- 后溪挽詩二首玉佩華裾翠,霜髯睟頰紅。四朝天下老,百世后溪翁。綠竹猗重較,黃裳美在中。平生涵養(yǎng)力,於道有全功。
- 經(jīng)費拾遺舊隱林下茅齋已半傾,九華幽徑少人行。不將冠劍為榮事,只向煙蘿寄此生。松竹漸荒池上色,琴書徒立世間名。白楊風起秋山暮,時復哀猿啼一聲。
- 游褒禪山記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彼炫c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谑怯嘤袊@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娜苏撸簭]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梁驮昶咴履橙?,臨川王某記。
- 小重山·誰向江頭遺恨誰向江頭遺恨濃,碧波流不斷,楚山重。柳煙和雨隔疏鐘。黃昏后,羅幕更朦朧。桃李小園空,阿誰猶笑語,拾殘紅?珠簾卷盡夜來風。人不見,春在綠蕪中。
- 上水遣懷我衰太平時,身病戎馬后。蹭蹬多拙為,安得不皓首。驅馳四海內,童稚日糊口。但遇新少年,少逢舊親友。低顏下色地,故人知善誘。后生血氣豪,舉動見老丑。窮迫挫曩懷,常如中風走。一紀出西蜀,于今向南斗。孤舟亂春華,暮齒依蒲柳。冥冥九疑葬,圣者骨亦朽。蹉跎陶唐人,鞭撻日月久。中間屈賈輩,讒毀竟自取。郁沒二悲魂,蕭條猶在否。崷崒清湘石,逆行雜林藪。篙工密逞巧,氣若酣杯酒。歌謳互激遠,回斡明受授。善知應觸類,各藉穎脫手。古來經(jīng)濟才,何事獨罕有。蒼蒼眾色晚,熊掛玄蛇吼。黃羆在樹顛,正為群虎守。羸骸將何適,履險顏益厚。庶與達者論,吞聲混瑕垢。